成人的睡眠多少时间才能更好(睡眠有了新国标)
酣睡的人有同一种幸福的模样,睡不好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
长期睡眠不足会加大患心脑血管疾病、抑郁症、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损害认知功能、记忆力和免疫系统。
那么问题来了,你知道睡多久才达标吗?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倡,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时间从2022年起到2030年要达到7-8小时。
在作息方面,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群体,文件中也明确了不同的睡眠合格时长。其中,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生8个小时;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时间为7~8小时。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告诉你如何睡个好觉。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 郭兮恒
上海中医失眠症医疗协作中心副主任 施明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睡眠障碍科副主任医师 孙伟
自测你的睡眠质量同样睡8小时,为何有人神采奕奕,有人却萎靡不振?问题出在了睡眠质量上。缺少了深度睡眠,就算睡得再香,身体也没有得到有效的休息。
2017年美国睡眠协会发布了一份“睡眠质量建议”,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份来自权威方面的关于睡眠质量的推荐指标。用以下新标准进行自测,就能知道你的睡眠质量是否达标。
1、能在30分钟内入睡
建议睡前1小时不要玩电脑、手机。如果这也不管用,可以稍稍推迟一些睡眠时间,等你真觉得累了再上床睡觉。
但专家建议,推迟睡眠时间不能太晚,如果长期无法在半小时内入睡,需要考虑失眠的可能,建议到医院就诊。
2、每晚醒来5分钟以上不超过1次
如果你夜里醒来几次,都是翻个身又睡过去了,不代表有问题。如果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晚醒来2次也属正常。
超过这个次数,应该考虑是否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或其他疼痛、不适导致,建议去医院就诊。
3、醒后在20分钟内能重新入睡
醒来后10~15分钟,一般身体还保持放松状态,更容易重新入睡。一旦过了这个时间点,身体就会触发一系列反应,让你越来越清醒。
如果只是偶尔出现问题,可以下床做一些放松活动,如看书等,但不要玩电脑。经常不能快速入睡,建议就诊。
4、在床上,有85%时间在睡觉
如果主观感受难以判断,那么你可以用睡眠效率公式,算出睡眠好坏。
睡眠效率 = 睡眠时间/在床上的时间
如果结果大于85%就算正常,达到90%就已经很好了。
此外,尽量不要把卧室用作他途,尤其要少看电视、玩手机或是做任何与工作相关的事。
健康睡眠最好符合这样几个条件:
- 在晚间10点左右睡觉;
- 正常成年人睡眠时间应该是6~8小时,但也因人因年龄而异;
- 醒后第二天精神状态很好。
同时具有以下三种情况,则为失眠:
- 入睡困难、睡觉维持障碍、早醒、睡眠质量下降、日常睡眠晨醒后无恢复感;
- 在有条件睡眠且环境适合的情况下仍出现上述症状;
- 至少有下述一种与睡眠相关的日间功能损害:疲劳或全身不适,注意力、注意维持能力或记忆力减退,学习、工作或社交能力下降,情绪容易波动,日间思睡,兴趣、精力减退,工作或驾驶过程中错误倾向增加,紧张、头痛、头晕或与失眠缺失有关的其他躯体症状。
夜醒型
晚上能正常入睡,但3~4个小时后却异常清醒,每晚深睡时间不足4小时,早上起床后头昏眼花。
建议:
- 将闹钟从床头移开,深夜盯着闹钟只会更加焦虑。
- 心理疏导,最好通过心理医生,帮你认清阻碍睡眠的绊脚石。
- 针灸有助于减轻焦虑,诱导深度睡眠。
晨鸟型
白天忙忙碌碌,晚上一天黑就上床呼呼大睡,但凌晨2点左右会习惯性醒来。醒来之后就无法重新入睡,躺在床上,大脑飞快地思考问题,最终放弃睡眠。
建议:
- 设定一个固定的时间起床,并坚持一周,由此可以计算出一周睡眠时间。比如,按每晚7个小时睡眠计算,要想早上5点起床,就应该在晚上10点睡觉。
- 为了减少“早醒”焦虑,建议醒来时起床放松一下,比如喝一杯果汁或牛奶。越是躺在床上“努力睡”,反而越清醒。
夜猫子型
通常在夜间更兴奋,看电视、看书、上网,一直熬到凌晨两三点才睡觉。早晨因为要上班,还得正常起床,但起来后会觉得头昏眼花。
建议:
- 睡前放慢生活节奏,尽量利用白天时间处理电子邮件、安排家务。
- 尽量远离电子设备。电视、电脑显示器发出的光可抑制褪黑激素,导致睡眠障碍。
- 晚上光照太强,就相当于摄入了咖啡因,睡觉前至少2小时应调暗灯光。
焦虑型
入睡时很顺利,但睡眠中会多次醒来,虽然躺在床上,脑子却转个不停,想东想西,为工作生活琐事而焦虑。
建议:
- 放松身心,转移注意力,比如关注自己的呼吸。
- 让睡眠环境更加恬静,比如加厚窗帘以遮住窗外路灯的灯光等。
- 睡觉时戴耳塞。
赖床型
入睡困难,可能需要1小时左右。而一旦入睡,早晨就怎么也不愿起床,经常睡懒觉。
建议:
- 下午和晚上不喝咖啡因饮料。
- 上午尽量多接受阳光照射,适当参加户外运动。
慢性失眠型
入睡需要1个小时或更长时间,睡眠过程中醒来多次,每次清醒持续几分钟到1个小时,常说梦话。
建议:
- 改善晚间生活习惯和睡眠环境。
- 理想的睡眠环境包括:适当降低卧室室温;光线稍暗;播放包含雨声、海浪声或树叶沙沙声的CD,可掩饰环境里令人心烦的杂音;只把床作为睡觉之所,不在床上看电视。
- 白天练瑜珈,适当锻炼。
过度刺激型
为了完成工作加班到午夜或凌晨两三点,想倒头大睡时,却发现由于过度兴奋无法入眠。
建议:
- 在白天小睡有助于平衡睡眠时间,但是时间不宜过长。
- 即使工作很晚,也应该设定一个固定的睡觉时间。
- 养成睡前放松习惯,如睡前半小时洗温水澡、看书读报、调低灯光亮度等。
缺觉型
由于工作、生活或学习的缘故,正常情况下睡眠不足5个小时,导致经常感觉昏昏沉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问题。
建议:
- 白天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应做的工作。
- 戴上耳塞,避免噪音干扰睡眠。
- 学会“放弃”,从某些事务中脱身,同时,多参加体育锻炼。
偶尔的失眠对健康没有太大影响。如果晚上没睡好,第二天应设法补救,恢复正常睡眠节奏。
1、适当午睡不赖床
即便晚上没睡好,第二天也应保持正常生活节奏。次日早晨不该赖床,建议夏季不超过7点半起床,冬季不超过8点半。
可以按照“熬夜两小时,白天午睡半小时”的比例进行补觉。
2、起床后打开窗帘
早上醒来后尽快打开窗帘沐浴晨光,抑制褪黑激素产生,示意大脑睡眠时间已经结束。
太阳落山后,大脑产生更多褪黑激素,让人更容易入睡。清晨接触自然光还能提高血清素水平,调节情绪,改善注意力。
3、吃个护眼水果餐
熬夜容易出现眼睛疼痛、干涩、发胀等问题。蓝莓、车厘子尤其适宜熬夜人群食用,有助于护眼,其含有的抗氧化物质还能帮助提神、防止疲劳。
4、早餐至少吃两种食物组合
早餐至少吃两种食物。
比如:酸奶 水果 麦片、全麦麦片 牛奶 水果 干果,或果蔬酸奶 全麦饼干等。
早餐还应注意蛋白质、纤维素和营养素的补充。
酸奶、牛奶和坚果中的蛋白质帮助控制食欲;纤维素既饱腹又保持能量稳定,防止血糖飙升;水果则提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5、不要一早就喝咖啡
早上人体内皮质醇水平高,让人感觉更清醒。咖啡因会抑制皮质醇的产生,干扰人体自然节律。
推迟早上喝咖啡的时间,或者只喝水。过量喝咖啡也加重身体脱水,影响注意力和记忆力,导致神经过敏和头痛。
6、降低晨练运动量
有晨练习惯的人次日早上可以取消或减少活动量。睡眠不足时,人体协调能力受影响,运动更容易受伤,还会感觉比平时更困难。
一些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的人,比如,睡眠质量不好的人、年龄超过40岁的人、身体超重者(BMI指数超过28)、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的人,最好不要熬夜,否则可能加重相关病情或诱发意外。
当身体出现一些警报,如头昏脑胀、白天有眩晕、心慌、胸闷、心神不定等明显不适症状时,晚上就应该早点休息,不要熬夜了。
如果实在需要熬夜,建议先睡1~2小时,即便无法入睡,也要躺在床上闭目养神,同样能起到休息的作用。
参考资料:
[1].《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
本期编辑:王晓晴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