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读懂诗歌情感教学设计(满怀悲悯的灵魂歌者)

快速读懂诗歌情感教学设计(满怀悲悯的灵魂歌者)(1)

满怀悲悯的灵魂歌者(板书)

——汪峰曲词欣赏(上课稿)

一、导入:

同学们好,今天我跟大家聊一聊我喜欢的一个歌手——汪峰。(PPT)汪峰是一个有着人文情怀的歌者,在他的歌里一直在对这个世界发问,他歌唱祖国,也歌颂爱情,他倾诉苦难,也向往光明。他的很多歌能让人受到鼓舞,能让人感同身受,也能让人产生共鸣。《春天里》,他唱生命的寂寥和忧虑;《怒放的生命》,他唱对理想的坚守和对现实的抗争;《再见 青春》,他唱青春和岁月的伤悼;《名利场》,他质问人生的意义和现实的荒谬;《晚安 北京》,他唱繁华背后的荒凉和创伤。

有了解他的同学,可能了解一些关于他的许多八卦,比如他的婚姻(前妻:齐丹、康作如、章子怡。女友:葛荟婕),比如他对“鲍家街43号”的背叛(华纳提出高薪签约汪峰一人,乐队随即解散),比如他的头条,还有他的皮裤……但今天,我们不聊八卦,我们从语文的角度来聊聊他的歌曲他的歌词。首先的介绍一下他的个人经历。

快速读懂诗歌情感教学设计(满怀悲悯的灵魂歌者)(2)

二、个人简历

(PPT)汪峰1971年出生于北京市。自幼开始在中央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学习小提琴,大学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中提琴专业。大学期间,受罗大佑、李宗盛等影响,在专业音乐学习和训练之余就开始进行摇滚乐创作。不久,创作意识受到迈克尔·杰克逊、崔健、披头士乐队、 鲍勃·迪伦的音乐的启发,开始创作具有自我及社会意识的歌曲。19岁那年,随学院交响乐团出访欧洲及亚洲各国演出。20岁时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本科,学习小提琴,中提琴。并在同年获得全国小提琴比赛第二名。1995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完成本科学业后,进入中央芭蕾舞团下的交响乐团工作。 后来发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职业和生活,辞职后转型为摇滚创作歌手。

(补充:汪峰从中央芭蕾舞团辞职后被父亲赶出家门:

汪峰上大学那年,中国大地开始刮起摇滚乐的旋风,“摇滚教父”崔健的一首《一无所有》(PPT)让大家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同时也唱进了音乐学子汪峰的心坎里。充满爆发力的音乐形式和风格让汪峰体会到传统音乐不能带给自己的振奋感,他忽然觉得,只有摇滚乐才能真正的与自己心灵相通,也只有摇滚乐也才能唱出自己心中的激情

从迷上摇滚乐开始,汪峰便不再每天在琴房练琴,而是上完专业课赶紧回宿舍,趴在书桌上尝试自己写歌和谱曲,立志成为一个创作型的摇滚歌手。

快速读懂诗歌情感教学设计(满怀悲悯的灵魂歌者)(3)

汪峰的着装变化和得知儿子开始搞起摇滚乐,这让一直从事古典音乐的汪峰老爸顿时无法接受,气不打一处来,他责令汪峰赶紧作罢,不要“不务正业”。因为当时处在摇滚乐刚刚开始兴起的90年代中期,在汪峰老爸那一代人的心目中,摇滚乐就是颓废、玩世不恭的代名词。于是父子两人产生了巨大分歧和为此经常不断的争吵,所幸汪峰在痴迷摇滚乐的同时也没耽误专业上的学习。

大学毕业,汪峰凭借着优异的专业成绩被分配到“中央芭蕾舞团”演奏中提琴,这是一份有固定收入有演出提成的体面工作,让很多人都羡慕不已,这让汪峰老爸很欣慰。可没想到的是,不到半年汪峰居然辞职了,而且这个时候汪峰刚刚被提上“首席提琴师”一个星期。

这让父子俩的关系彻底决裂,一气之下汪峰被老爸赶出家门。那是1994年,汪峰23岁。辞了工作没有固定收入,又得不到家里的帮衬,汪峰开始了长达七、八年的清苦生活。当时,他住在北京的一家地下室,冬天阴冷潮湿又没有暖气供应,中间换过很多住处,可环境都大同小异。

在这期间,汪峰经常一个人无精打采的在北京街道上彷徨,闪烁的霓虹灯,川流不息的车流看起来都那么炫丽热闹,可是自己却那么孤独无助,成名曲《晚安北京》就在这样的心境下孕育创作而出了。)

快速读懂诗歌情感教学设计(满怀悲悯的灵魂歌者)(4)

汪峰在1994年组建“鲍家街43号”乐队(PPT)并担任主唱。 1997年、1998年随乐队发行《鲍家街43号》《风暴来临》两张专辑。

(PPT)2000年开始个人发展,并发表第一张个人专辑《花火》。此后发行《爱是一颗幸福的子弹》《勇敢的心》《信仰在空中飘扬》《生无所求》《生来彷徨》《果岭里29号》《2020》 等个人专辑,创作并演唱了《怒放的生命》《飞得更高》《春天里》《北京北京》《我爱你中国》等百余首歌曲。

2012年4月,小说《晚安北京》问世 。

2013年6月加盟《中国好声音第二季》担任导师并留任第三、四季。2013年12月2日发行专辑《生来彷徨》。

2014年开展“汪峰2014峰暴来临演唱会”超级巡演。

2017年8月15日,汪峰首部音乐电影《存在》上线,首播当日播放量便突破百万 。

2018年8月29日,获得华人歌曲音乐盛典2018华人年度歌手奖。

2021年7月30日,担任《中国好声音2021》导师。

快速读懂诗歌情感教学设计(满怀悲悯的灵魂歌者)(5)

三、作品的三个主题(也是其歌词创作的三个阶段)

汪峰的歌词作品记录着社会个体在时代变迁中的思想情感的变化,其创作思想从自我低吟到传达大众心声,从自我情感的宣泄到表达社会群体的意愿,从自我关照到关注社会生存、反思人生价值与意义,作品直指人心,引人思考。

2013年,由于加盟浙江卫视收视率极高的《中国好声音》及与国际知名影星章子怡恋情的曝光,汪峰的被关注度可谓到了巅峰。私生活的不断被曝光,汪峰在社会道德、舆论评价面前,毁誉参半。但汪峰在2013年的全国巡演,却达到一票难求(最贵1380元一张)的火爆。不言而喻,作为一名创作型歌手,汪峰拥趸甚众。其歌词作品,又可以说是当下社会所倡导的正统主流音乐:主题鲜明,强调健康向上的情绪,教育作用突出,而非一般流行歌词所重视的娱乐性。

(PPT)在之前我们完成有关“汪峰歌词的生命意识”的作业中,熊梓恒同学说:“汪峰的歌总是在传达对生命的热爱。”杨家玉同学写道:“汪峰不只是一个歌手,更是一个发掘生命真谛的诗人。”郭梼溪同学评价道:“汪峰的歌曲中大多是针对生命的一种呐喊诠释。”(PPT)何青山:“汪峰和其他音乐人不同,他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态度与想法。人生就是旅途,驾驭自己的生活,必须具备一种勇者无惧的态度,才会体验更为丰富多样的生活,汪峰的态度成就了他独一无二的音乐风格,激励一代人,重视自己,重视生活,找寻生命的意义,努力奋斗。”

快速读懂诗歌情感教学设计(满怀悲悯的灵魂歌者)(6)

如果我们再做具体一点的解读,综观其歌词创作的思想主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个体的迷惘与挣扎(PPT)(板书)

主要体现在早期专辑《鲍家街43号》《花火》中。

1990年代以来,发展经济成为举国上下的共同目标。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关注焦点转向赚钱、成功、消费、时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板书),面对当代社会的巨大转型和急剧变化,人们开始自我迷失,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迷惑感乃至虚无感。在各种社会思潮的激荡下,一些文人不约而同地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在社会转型期内心的孤立无援、仿徨失望、迷惘困惑。

这一点,与各种流派的文艺作品的诞生的规律是一样的。(PPT)比如:文革结束之后,揭示“文革”对人民精神戕害的“伤痕文学”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并对历史经验教训进行总结的“反思文学”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进行深入挖掘的“寻根文学”等。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思想得以解放,人们迫切地需要读书,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于是关注现实中的改革发展的“改革文学”应运而生。

到了九十年代,“下海”潮出现了。人们开始关注发财致富的美梦,纷纷下海经商,开始了“淘金”热潮。农村人也开始进入城市打工,城市的楼房也开始拔地而起了。这时候表现都市生活形态,彰显物质欲望,描写个体都市体验以及刻画各类市民形象的“城市文学”慢慢兴起,并迅速淘汰了“反思文学”和“寻根文学”,成为一枝独秀的文学流派。

(PPT)在国外也一样,比如二战结束后的日本,作为战败国,日本的社会秩序和生活方式被打乱,人们找不到生活的方向。一些作家开始描写战后那种萎靡、消沉的社会现实,他们作品中的主人公,都表现出一种彻彻底底的颓废,于是“颓废派”(也叫“无赖派”)应运而生。太宰治是其最杰出的代表,其代表作有《人的失格》(《人间失格》)《斜阳》。

快速读懂诗歌情感教学设计(满怀悲悯的灵魂歌者)(7)

《斜阳》主要讲述战后一个日本贵族家庭的没落。《斜阳》和《人的失格》表达的绝望的价值观相似,但更为娴静,没有《人的失格》那么激进,但是《斜阳》的“绝望感”却更为宏大,它从个人的绝望讲到家庭的绝望,再讲到了阶层的绝望。太宰治文学活跃时期正处日本战后,城市之中弥漫着末日般的颓废气息,他的作品也正是废墟之上的写作,危机意识的悲歌,追求虚无和幻灭。

那么,汪峰这一时期所创作的作品,表达的就是社会个体在九十年代初这个特定的时期,在情绪与心态上的波动,具体体现如下:

(PPT)1.常规生活被打破之后的躁动与不安

《李建国》。“李建国”是一个带有鲜明时代烙印的符号。我们难以统计,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有多少叫李建国的人,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一个群体的代表。

他有一份稳定的好工作

他有一个美满的好生活

有老婆有孩子却很寂寞

亲戚多朋友多却很失落

你一定在那儿见过他

他的名字叫李建国

他爱喝冰镇的可口可乐

他爱穿时髦的便宜货

他喜欢看七点钟的新闻联播

他喜欢听邓丽君的流行歌

你一定在那儿见过他

他的名字叫李建国

如果你问他是谁

他就是我们每个人

他很忙他很累却没有结果

他很怕他很担心两手空空

他说他总感觉他无所适从

他说他总找不到去幸福的路

他已经习惯了说谎话

他已经无所谓真或假

他走在那大街上那么潇洒

他站在镜子前觉得是自己那么傻

你一定在那儿见过他

他的名字叫李建国

如果你问他是谁

他就是我们每个人

作品真实地记录了在改革开放初期各种物质诱惑与外来文化思潮的冲击下那一代人内心潜藏的躁动不安与无所适从。

快速读懂诗歌情感教学设计(满怀悲悯的灵魂歌者)(8)

(PPT)2.传统道德体系瓦解,信仰由模糊到缺失

瓦解

经过这个批发生产的城市

经过建国门几百万支霓虹灯

经过自动取款机股票终端机

经过城东路旁天使般的少女

经过冰冻的电和分裂的月光

经过放着响屁的高级轿车

经过千军万马似的乌合之众

经过我们

将被投入金钱搅拌机的二十世纪末

我眼看着我的精神渐渐崩溃

可我已经无法平衡自己

我眼看着我和这个世界已经瓦解

可我已经无力挽救自己

经过超级市场游乐场和广场

经过电脑芯片和流言组成的机器网

经过欲望风景线映照着的天空

经过濒临疯狂的彻底孤独

经过狂乱的空空如也的一无所有

经过一直凉到脚心底的自暴自弃

经过欺骗获取失去和忘却

经过无数次高潮后

痛彻心肺的莫名伤感

经过灵魂

跳着空虚舞蹈的星期六晚上

经过完美的机器

梦里轻声地抽泣

经过镶着金边儿的

发着光的打折的自由

经过跳起后飞行

可永远不能再落地的失重感觉

经过报纸电话广告牌儿和高架桥

经过香烟屏幕网络和暴风雨

经过街道山脉海和永恒

经过爱和生活经过许多年许多幻想

我们这一代人

用青春购买的梦和灵魂

可残酷的变化将大脑洗练殆尽

价格昂贵的虚无日复一日的眼泪

填满了这世界上最优秀的心脏

尊敬的孔子先生

此刻你的手正指向何方

我躺在柔软的床上冥想着

没有时间的空间

窗外是精疲力尽的未来

所有这一切意味着

也许我的人生将是一个玩笑

我眼看着自己越来越不是自己

可我已经无法找到自己

我眼看着自己越来越看不清自己

可我已经没有信心遵从自己

快速读懂诗歌情感教学设计(满怀悲悯的灵魂歌者)(9)

《瓦解》折射的就是1990年代,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表面繁荣之下人们思想与价值观的巨大变化。整个社会似乎迷失在金钱构筑的物欲横流中,使“我”“越来越看不清楚自己”。传统价值观的被遗弃,使人们身陷于精神世界的荒原之中,迷惘感和失落感随之而生:“我眼看着我和这个世界已经瓦解 ∕可我已经无力挽救自己”。

(PPT)《风暴来临》表达得更加直接:“我们这代走在痛不欲生的虚无上,穿过长街抛下激愤,隐入机器般的温暖,没有一个新的希望,没有一个确定的方向,没有一个期待的声音,风暴风暴来临。又一个孩子将要诞生,又一个老人将要死去,又一种信仰将要破灭,又一个时代将要来临。窗子已被打开,大门快被砸烂,墙外是震耳欲聋的喊声,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吗,所有现存的都将,都将不存在。

(PPT)3.从失意、个性压抑到唤醒自我、寻求自由

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小鸟》:

理想总是飞来又飞去

虚无缥缈

现实还是实实在在

无法躲藏

心里充满欲望

身体没有力量

不想感到悲伤

只好装得放荡

飞来飞去

我飞来飞去

满怀希望

我像一只小鸟

我感觉不到倦意

却又无处可去

空虚把我扔在街上

像个病人逃避死亡

这里适合游荡

眼睛无法闭上

楼群那么辉煌

灯光那么明亮

飞来飞去

我飞来飞去

现实是个笼子

我像一只小鸟

他们给我一对翅膀

他们给我一个方向

他们说那就是幸福

于是我满怀希望

我朝那儿甜蜜地飞翔

然后看到真相

那里没有幸福

只有一堵大墙

飞来飞去

我飞来飞去

满怀希望

我像一只小鸟

飞来飞去

我再也不想麻木

再也不想任人摆布

再也不想在谎言中让生命虚度

我们曾经流浪街头

任寒风拍打着胸口

我们曾经握着拳头

在争取一点点自由

让我们一起唱吧

唱首自由之歌

让我们一起飞吧

飞向天空

让我们一起唱吧

唱首自由之歌

让我们一起飞

像一只小鸟

因为我们

生来自由

快速读懂诗歌情感教学设计(满怀悲悯的灵魂歌者)(10)

《小鸟》抒写的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个体按照既定的人生轨道去寻求希望与幸福,在现实中却撞得头破血流。尤其是副歌部分“我像一只小鸟∕飞来飞去∕飞来飞去”的反复吟唱,喻示遭遇挫折之后的漫无目标与不知所措。在经历了痛苦挣扎之后幡然醒悟,试图寻求出路:“我再也不想麻木∕再也不想任人摆布”,这是对既定生活轨道与现有体制的背叛,歌中的冲突和反抗映射着上世纪90年代失意者们的内心。作为一个摇滚歌手,这也是汪峰用个人音乐语言寻找自我的开端。

汪峰这一时期的作品多是情感上的宣泄,作品呈现的精神状态是“孤独”“惆怅”“辛酸”“空虚”“迷茫”(板书)

(PPT)下面我们来完整地欣赏一下首《小鸟》。

快速读懂诗歌情感教学设计(满怀悲悯的灵魂歌者)(11)

(二)、对社会生存的关注与思考(PPT)

代表作品(专辑)有:《笑着哭》《飞得更高》《怒放的生命》《勇敢的心》《光明》。

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汪峰此时的创作开始由自我的关注与表达、转向对社会生存的关注与思考,具体表现如下:

1.关注社会群体的生存状况,抒写卑微小人物生存之艰难

《哭泣的拳头》中,作者这样写道:“低保金发到工厂细雨落到窗前,隐秘的子弹穿过虚空嵌入胸膛,孩子们手持剃刀冲上街道,只为找到自己之后把自己干掉,这就是你完美的生命,悲哀而真实,像块儿碎片,像一把断剑,像一只哭泣的拳头,没有办法回去 没有时间哭泣,你所能做的就是一声叹息!面对悲哀而真实、迷惘而残酷的生命,除了一声叹息,别无它法,作品向我们展示的是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面对困境的无奈、无助与无望。

(PPT)2.漂泊者的悲歌与生生不息的寻梦之旅

作为《晚安,北京》之后的姐妹篇《北京,北京》,其创作相差十年,在思想情感的表达上则有更为细腻,有着深层的变化:“咖啡馆与广场有三个街区,就像霓虹灯和月亮的距离。”作品更加贴近生活地描写了一群人,始终游离于城市生活之外。“霓虹灯和月亮的距离”,物理空间的遥远,实际喻示着永远无法触及都市的真实生活

作品抒写的是身处繁华都市的边缘人内心的悲凉与矛盾:对于自己所处的城市,交织了太多的爱与恨,但始终不舍不弃地“寻找着追逐着奄奄一息的碎梦”,即便死,也希望“人们把我埋在这里”。

“北京”,实际上已经超越了具体所指,而是精神家园的象征。作品的情感基调虽悲凉,但那种对于精神家园难以割舍的的无怨无悔的爱,早已湮灭了人生所遭遇的悲凉。可以说,这是一首描写游离于繁华都市的边缘人始终在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和归属感的作品。也正因为如此,《北京北京》成了近几年汪峰传唱度最高的几个作品之一。

快速读懂诗歌情感教学设计(满怀悲悯的灵魂歌者)(12)

(PPT)3.无畏艰难、愈挫愈勇的勇者之心

《飞得更高》《勇敢的心》《怒放的生命》《光明》这四首作品可谓异曲同工地表达了社会个体尤其是平凡人在遭遇挫折、面对坎坷时应有的一种人生态度:不怕艰难,愈挫愈勇。如《怒放的生命》所书写的是经历无数次的跌倒与折翼、迷失与幻灭之后,依然能够破茧化蝶,在怒放的生命中寻找灿烂的人生。那难以阻挡的人生豪迈与激情极具感染力和煽动性。因此,这也是汪峰传唱度最高的几首作品。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汪峰创作思想的转变:从自我的迷失到直面人生磨砺,可以说这是汪峰在人生历练、思想积淀后的情感的自然升华。

(PPT)张迅:在汪峰的歌里,生命是应该有所追求的,人生允许有迷惘和失望,但绝不允许有堕落。

雍飞宇:汪峰他会像诗人一样思考,也会像战士一样为梦想勇往直前。

(PPT)罗蓓:汪峰的歌,总是充满了生命的力量,像一双有力的手将我们从黑暗的山谷中拯救出来,不管路多远,也能走到尽头,无论再深的痛,也会有愈合的一天。

这一时期,汪峰俨然成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发声者,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表达各种情感。这些情感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或者曾经有过的真情实感,因此引发了较广泛的共鸣。

(PPT)4.从小情小爱到家国情怀的大爱的升华

从1993年汪峰组建鲍家街43号乐队迄今,汪峰在音乐道路上苦苦坚持了20多年。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随着思想认识的深化,以及情感由激烈到沉稳,汪峰作品的思想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我爱你,中国》即是其思想境界升华后的一首大气磅礴之作。此外,还有为2008年北京奥运创作的歌曲《我们的梦》也是一首展现民族自豪感、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作品。当然,这些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是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力的日益强盛和中国真正走向世界、真正自信自强息息相关的。

快速读懂诗歌情感教学设计(满怀悲悯的灵魂歌者)(13)

(三)、反思自我价值与人生意义(PPT)

代表作品(专辑)有《信仰在空中飘扬》《生无所求》《生来彷徨》。

有人说,这几张专辑又看到了汪峰对摇滚音乐的回归。其作品似乎开始转向对社会现象本质的深层思考与批判。他对社会现象的不平与愤恨、对虚假丑恶的反叛和嘲讽、对现代文明的审视和思考都表现出强烈的批判意识,具体体现如下:

1.对社会不公正现象的批判与愤恨

《一百万吨的信念》中汪峰对一切发出质疑:“不要幻想拥有自由∕自由属于富枭权贵∕不要期盼获得公正∕公正就是人可吃人”。面对社会各种乱象与不公,汪峰用极尽夸张的方式告诉你:“你至少需要有一百万吨的信念∕也许或可能勉强继续活下去”。歌者的愤怒之情溢于言表。

(PPT)2.对追名逐利、虚假丑恶的反叛和嘲讽

《多么完美的生活》“给车子加满油 ∕给自己买包烟 ∕给阳光买一杯咖啡”,看似轻松闲适的生活写意之后笔锋一转:“报纸上到处是灾难 ∕房价就像定时炸弹 ∕有人买下私人飞机 ∕有人切断自己喉管”,贫富生活的悲喜交集构成了巨大的反差。在社会个体看似完美生活的背后,我们能否对自身所处的生存环境视而不见、置身事外?这是汪峰作品背后令人无法回避的诘问。

(PPT)2011年创作的《名利场》是对所谓公众人物在聚光灯下的生活状态的描摹:

你踉跄地穿过街道

快得象泼出的脏水

穿着礼服带着钻戒

身后是追赶与尖叫

助手把你塞进宝马

象被追杀一样逃跑

油门千万别踩太狠

明天头条要有爆料

其实每一个人都看到

你演得比电影还精彩

其实我们大家都明白

这不过是不过是不过是一个名利场

要装就要装得象样

明星和乞丐不一样

要控制好你的表情

要表现出你的善良

愤怒时要保持微笑

得意时要体现悲伤

你是穷苦人的偶像

别打碎他们的幻想

其实每一个人都知道

你在竭尽全力的伪装

其实我们大家都明白

这是个可笑的可笑的名利场

你是否想过有一天

你不再会光鲜亮丽

你曾鄙视的小粉丝

会和你做一个交易

那时的你还骄傲吗

那时的你还伪装吗

命运就象个轮盘赌

谁知道是谁赢还是输

其实每一个人都知道

活着并不象想象那样

当所有的浮华被打碎

这只是个坟墓般低陋的名利场

名利场 名利场 名利场

快速读懂诗歌情感教学设计(满怀悲悯的灵魂歌者)(14)

(PPT)3.揭示现代文明社会中人性的失落

作品《有意思吗》连用27个“有意思吗”对社会生活、人生百态发出质疑。在充斥着节日晚会、看似歌舞升平的现代化进程下的真实生活却是“天空中的蓝色越来越灰……护城河的流水越来越臭”,这首词让当下正遭受雾霾困扰的全国人民情何以堪?作者更为尖锐地指出社会的畸形与不公:“弱小的孩子围着你乞讨……漂亮的母亲缠着你卖笑 ……穷人拼命挣扎依然悲惨……富人有恃无恐无尽逍遥”。现代文明中人性的失落、道德的沦丧才是这首作品的批判指向。

(PPT)4.审视全民内心,期盼精神救赎

当自由成为幻想,当尊严依附于金钱,我们该如何存在?是“找个理由随波逐流”还是“勇敢前行挣脱牢笼”?作者借《存在》十分隐晦地提出了一个问题:当社会道德与信仰被金钱绑架时,作为社会个体的我们,该如何存在?

(PPT)刘诗扬:《存在》的歌词有疑问,有警钟,也有对生命的反思,它不仅在提醒作者自己,同时也在提醒我们每一个人,要努力寻找自身存在的位置及意义。

(PPT)林子豪:一首《存在》,提醒我们不要甘于平庸的生活,不要随波逐流,要让青春绽放更多的光芒,让生命更加精彩。

之后在《满》中,汪峰再一次提出了相同的命题,我们来欣赏这一首歌。(PPT)

城市的垃圾满了,天空的雾霾满了,监狱的房间满了,医院床位也满了,股票的涨停满了,高端的会所满了,移民的指标满了,精神病院也满了,可其它地方都没满,该满的地方都没满,可现在到底怎么办,那么辽阔的空虚,怎么填满?

汪峰在这些歌曲中,试图透过再现社会种种表象来揭示社会本质:这是一个信仰缺失的年代。作品意在引发人们对于生命价值与存在意义的思考。汪峰用他的作品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充斥着无数无解问题的时代,选择以何种方式存在,却是每个社会个体无法回避的自我叩问。

快速读懂诗歌情感教学设计(满怀悲悯的灵魂歌者)(15)

当然,我们必须说,不是所有人都能欣赏汪峰的音乐,就像不是所有人都能欣赏鲁迅、王小波的小说。需要音乐上的品味——例如某些人的音乐品味只能欣赏《小苹果》。还需要思考和阅历,毕竟汪峰作品中常表达孤独、彷徨,常思考生命的意义,若没有足够人生阅历,或从不屑于思考任何和哲学相关的主题的人也很难欣赏。

(PPT)陈炬宏就说了:我们不懂汪峰,大概是因为我们和他暂时还没有产生共鸣的经历。

四、总结:

(PPT)2012年的时候,汪峰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一本散文、小说和诗歌合集,名字叫《晚安 北京》,在这本书的扉页上,有一句话评价汪峰:“用音乐说话的思想者;洞穿现实的社会观察者;满怀悲悯的灵魂歌者;用苍凉的嗓音给中国带来了真实而深切的感动。”我认为这个评价很中肯。

(PPT)邱明勇也在他的评论文章里说到:“汪峰用最粗粝的声音,唱出了最温暖的话语。

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词作品的题材上,从感性的对社会宣泄不满到对自身价值、存在意义的理性思考,从自我低吟到传达大众心声,从小情小爱到家国情怀的大爱的升华,汪峰作品的思想日趋成熟。

(PPT)知乎上有一篇文章评价汪峰:

“他的歌是对人们意识的唤醒,每首歌都充满对生命的热恋。从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世界、一个时代,从友情到爱情,再至人间的大爱,生命的美好由此展现。他的哲学中充满思辨的味道,他的思想深邃却不故作深沉。从九十年代后期对中国年轻人的真实状态和内心的焦虑、矛盾、欲望以及梦想,再到世纪交替的中国社会体制和经济飞速变革……他用敏感的心去体悟社会,关注社会,再用原创音乐去诠释社会。

汪峰——如同一道眩目的光芒点亮中国摇滚界,独自闪耀、独自精彩。他用自己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带你感悟生命、追逐梦想!”

(PPT)媒体人杨澜则评价到:(汪峰的歌)让人忍不住驻足回望,看看走过的路,想想当年的初衷;端详一下镜子中的自己,是否还认得出原本的样子。

快速读懂诗歌情感教学设计(满怀悲悯的灵魂歌者)(16)

五、备课后记

喜欢汪峰的歌其实很早了,但触发我在课堂上给大家介绍汪峰的想法的是,(PPT)2016年美国摇滚乐、民谣男歌手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鲍勃·迪伦写“书”极少,可为什么能超越其他畅销书提名者而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给出的获奖理由是其“用美国传统歌曲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

但,除此之外,从他的歌词内容上来讲。鲍勃·迪伦是美国流行乐坛最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之一,被视为上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的代言人。他的音乐涉及许多严肃的社会问题,和美国当代史上的越战、民权解放运动、学生运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换句话说就是,鲍勃迪伦的歌记录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人们所独有的情感和思想。由此我想到我听到的汪峰的歌曲,不是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吗?

(PPT)与此同时,我还想到我读到的由上海复旦大学文学院的教授陈思和编著的一本《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教授在这部文学史里花了两页多的篇幅浓重介绍了中国的“摇滚之父”崔健。我就在想,说不定哪一天,也会有一位文学史家慧眼识珠,也把汪峰写入文学史。因为根据我的体会,崔健在中国摇滚界的真正伟大之处在于他的音乐的实验性和开创性,但汪峰在题材的多样性方面,在思想的深广度方面似乎已经走在了崔健的前面。

下面我们以汪峰的两首歌来结束今天的这堂课吧。请欣赏《存在》《晚安北京》。

快速读懂诗歌情感教学设计(满怀悲悯的灵魂歌者)(1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