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月满弓惊宿鸟对联(名联掌故闲看门中月)

拆字联是对联中的大项,许多让大家耳熟能详的对联都是拆字联,比如我们前现提到过的“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生烟夕夕多”;“少女为妙,古木是枯”之类的经典对联,其实这样的对联妙就妙在它们的直观性,看到一个字一个字拆成语义通顺的上下两联,实在让人深深地感受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国祖先们造字法的精妙。

今天我们就再说一些跟拆字有关的对联。

明代年轻文学家蒋焘,从小就才思敏捷、对于诗文属对是对答如流,蜚声乡里。有一年深秋,他父亲的朋友来访,他们围坐在客厅吟诗、对对联。忽然间乌云密布,接着刮起大风,一会儿就下起了大雨,雨点“劈里啪啦”地打在窗户上。客人中,有一人看见窗户纸上的雨点印儿,触景生情,出一上联求对:

挽月满弓惊宿鸟对联(名联掌故闲看门中月)(1)

(秋雨淋窗)

上联: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郑板桥的字画)

再说一幅。清人郑板桥是著名的书画家和诗人,有一天去深山访友,路过一座古寺院,看到墙壁上写了一则单联,显然,这是一幅上联,等善对的人对下联:

上联: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云:明月送僧归古寺;

这个上联有文采,又以拆字组字格组成了一幅精彩的画面。“寸土”者,狭小的地方,自谦之辞。而“寸土”合起来,恰巧是“寺”字;“言寺”合起来恰巧是繁体的“诗”字。最后又回到了开头的“寺”字。极尽离合、顶真的技巧。郑板桥心里十分赞赏,苦于一时对不上下联,心里一直在盘旋这个上联。

回家的路上,郑板桥在山路上偶然看到路旁有些树木,东倒西歪,枝残干缺,官府在山口处,脱口而出:

下联:双木成林,林上示禁,禁曰:斧斤以时入山林。

双木左右合成林字,林示上下合成禁字,而且最后又合成一句语义通顺的话,以开头的“林”字收尾,跟上联算是妙对。

挽月满弓惊宿鸟对联(名联掌故闲看门中月)(2)

(丁香花)

另一则拆字对联故事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以前的文章中约提到过这幅对子:

古代有个年轻的举子上京赶考,路过一家小店。店主家有个豆蔻之年的姑娘,容貌俊俏,才华出众,举子坐下吃酒,那姑娘给他斟酒,他便大胆地向姑娘求婚,姑娘也大方地回答说:“我出一个上联,你只要能对出下联,我就嫁给你。”举子心想,读书人成天吟诗作对,说别的或许做不到,要说对了副对子,好比探囊取物,当即请姑娘出对。小姑娘于是说出了一幅:

上联:冰冷酒,一点水、二点二、三点水。

这个上联跟前面的一幅一样,用的是繁体字,古时汉字用繁体字,冰字的别体字写作水字左上方一点(氷),那么“氷冷酒”三字的边旁分别是“一点水”、“两点水”、“三点水”了。举子原想,姑娘要自己对个对子只不过是走走过场,哪有举子不会对对子的。没想到,姑娘随便出了个对子就叫他傻了眼——绞尽脑汁,花了多半个月也对不上来。举子由于用心过度,加上相思成疾,一病不起,终于丧了命。姑娘感其至诚,就将这位举子的遗体安葬在小店的屋后。第二年,举子的坟上长出了一丛丁香花。有一天,姑娘的私私塾先生告诉她说:“举子生前没能对出你的对子,死后对出来了。”姑娘忙问先生是怎么知道的?先生说:“你看他坟上什么都没长,单单长出一丛丁香花,这不正好对上了吗。”接着,先生说出这副对子的下联:“丁香花,百字头、千字头、萬字头。你想一下, ‘丁香花’三字是‘百’字头,‘千’字头、‘萬(今简化为万)’字头呢。”姑娘恍然大悟,深为举子痴情而惋惜。

挽月满弓惊宿鸟对联(名联掌故闲看门中月)(3)

(赏月)

让我们从这个爱情故事中拔出来,看今天我们要对的对子的上联:“闲看门中月””闲“字的繁体字是“閑”或者“閒”这里选用后者,这个上联是拆字格,门中月构成了“闲”字。闲适是中国古代文人一生的追求,我们想象他们从门框中看到远处天空中月亮的景象,是不是一幅美妙的图画呢?试着对个下联吧。

(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