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专家全面勘测秦始皇陵(秦始皇陵全是黑科技)

秦始皇陵五大惊奇

地下陵宫呈现倒立金字塔,用夜明珠作日月星辰点缀穹顶,以上百吨水银模拟江河湖川,人鱼油灯久久不息,世间罕见的珍宝堆积成山。

这些关于秦始皇陵的民间传说流传了许多年,但皇陵本身仍然笼罩着神秘的面纱,千百年来竟无人敢挖。

在1974年,一位陕西农民拿着铁锹重重地一铲,意外挖出了一个陶土人头沉睡了2000年的庞大地下军团渐渐出现在人们面前,开始为世人揭晓这座千年陵宫的秘密。

考古专家全面勘测秦始皇陵(秦始皇陵全是黑科技)(1)

但是时至今日,秦始皇陵园仍然没有真正被开启。

考古专家在2002年通过更先进的仪器,对秦始皇陵展开了全面的勘测,足以让世界为之震惊的“五大惊奇”也渐渐出现在人们面前。

沉睡的皇陵

公元前259年,秦始皇嬴政诞生在邯郸,13岁的时候便继承了秦国国君的王位,等到22岁时才正式登基“清理朝政”,39岁便完成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50岁病死在现在的河北巨鹿县。

这个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始皇帝就连修建的陵墓也独具一格,根据史书记载,总共耗时30多年,动用了70多万劳工,堪称是当时世界上最浩大的工程之一

围绕着他这座陵墓和地宫,千百年传出了许许多多的神奇的传说故事。

考古专家全面勘测秦始皇陵(秦始皇陵全是黑科技)(2)

据说,秦始皇将陵墓修建在骊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该地多黄金和美玉,也有说法认为,骊山呈现簸箕的形状,宛如巨大的莲花瓣,而墓穴所在之处就是莲花的花蕊中心,这是风水上等的吉穴,陵墓似莲花般盛开,江山可以传至千秋万代。

传说中所描述的地宫结构和掩埋其中的陪葬品,我们知之甚少,这也给后代学者留下了诸多不解之谜。而在1974年,陕西农民的铁锹惊醒了沉睡的兵马俑,也开始为我们撩起秦始皇陵神秘面纱的一角。

1974年3月底,干旱袭击了陕西临潼县西杨村地区,当地的农民迫切希望挖一口井,通过地下水来拯救渐渐枯萎的庄稼。

考古专家全面勘测秦始皇陵(秦始皇陵全是黑科技)(3)

这口水井的位置选定后,当地农民主动跑来参与水井的挖掘工作,很快就在干涸的土地上扬起了一片尘土。之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他们已经将表层干涸的土去掉了,可是下面的土壤却丝毫没有变得松软,反而越发越硬。这让在场的农民们非常诧异,当有人挖到3米多深的时候,用手中铁锹用力一铲,从地下挖出了坚硬的红色泥土。

起先大家没有多想,只是以为这下面可能是古代的窑厂。

但是他们再往下挖了五六米,却意外挖出了一个跟真人很像的陶土人头,随后又挖出了古老的弩机和城墙砖,所有人见状心中咯噔一下,意识到自己可能是挖到古墓之类的东西了。

考古专家全面勘测秦始皇陵(秦始皇陵全是黑科技)(4)

省里和县里的文物部门得知消息后,火速赶往这里,成立了第一支考古发掘队,在骊山脚下的这片荒漠的石头滩上开始地毯式的搜寻和试挖。之后历经几十年的不懈努力,考古专家们努力探寻着秦始皇陵地宫神秘面纱背后的真相。

被发掘出来的一、二、三号兵马俑坑占地达到了2万多平方米发现陶俑、陶马8千多件青铜兵器10万多件,谁都没想到仅仅一个陪葬坑,竟然就能有如此大的规模,这在世界历史上也是前所未见的。

尽管专家们已经发掘了一部分,但是他们的脚步只是在秦始皇陵地宫的门前来回走动,探铲从未惊扰到迷宫中沉睡的主人。

考古专家全面勘测秦始皇陵(秦始皇陵全是黑科技)(5)

在2002年,借助高科技“透视”和传统探铲方法,考古专家们对秦始皇陵地宫进行了全面的勘测,足以震惊世界的五大惊喜也渐渐展现在大家面前。

第一大惊奇是秦始皇陵的超大规模。

根据考古勘探的资料表明,秦始皇陵的占地面积达到了56.25平方千米,相当于78个故宫。

光是在1981年发掘出来的3个兵马俑陪葬坑,就已经被评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了,但是这些陪葬坑也不过是秦始皇陵的一小部分罢了。

考古专家全面勘测秦始皇陵(秦始皇陵全是黑科技)(6)

几十年过去了,考古专家们在秦陵陆续发现了数百万平方米的建筑基址,有600多座各种类型的陪葬坑陪葬墓以及修陵人墓

还有专家曾感慨,在秦始皇陵的发掘工作,深度和广度超过了国内任何一座帝王陵园,简直就是一座设计规整、建筑宏伟的都城。

考古专家全面勘测秦始皇陵(秦始皇陵全是黑科技)(7)

第二大惊奇是秦始皇陵中的水银河。

史学大师司马迁是这样描述的:“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

班固的《汉书》中也有相似的描述:“人鱼膏为烛,水银为江河。”

据说,秦始皇陵地宫中水银形成的河川会向着一个方向单向流动,通过专门为水银河设置的通道,能够像真正的河流一般在地下循环流动,既能起到防腐的作用,也能防止盗墓贼惦记。

考古专家全面勘测秦始皇陵(秦始皇陵全是黑科技)(8)

而在民间,甚至还有着秦始皇就躺在纯金打造的棺材里,游荡在水银制成的江河上,巡视着他的地下王国。不过这些都只是传说而已。

千百年来,陵墓中究竟有没有水银,始终是一个谜。而现代科技的发展,却为验证秦皇陵地宫埋水银这个千古悬案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为了搞清地宫中是否真的存在如此之多的水银,考古专家们多次对皇陵的土壤进行采样勘测,发现越靠近地宫的部分土壤中的汞成分就越高,还发现了一个面积约1.2万平方米的强汞异常区。

考古专家全面勘测秦始皇陵(秦始皇陵全是黑科技)(9)

专家推算,地宫中至少含有100吨水银,这样的发现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因为水银制作非常复杂,中国在80年代的时候一年的水银产量也不过300多吨,很难想象在科技远没有现在发达的秦朝时期,人们要如何制作多达100吨的水银。

第三大惊奇是秦始皇陵中的“九层妖塔”。

坐在飞机上往下俯视秦始皇陵封土,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正方形椎体,美国人还将其称为是“黄土金字塔”,是建造在九层夯土之上中华土木大金字塔,甚至比埃及的胡夫金字塔还要大。

考古专家全面勘测秦始皇陵(秦始皇陵全是黑科技)(10)

秦始皇在封土内建起了九层高台,据说是用作他将来“灵魂出游地宫”。之所以建成九层,大概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是“九五之尊”,而“九”也可以谐音为“久”,正好带着长长久久的寓意。

而经过考古钻探进一步证实,幽深而宏大的地宫为竖穴式构造,也是一个与封土同等规模的“倒金字塔”

《汉旧仪》一书中记载,秦始皇陵在施工时“已深已极”“深极不可入”,说明当时已经挖到了不能再挖的地步,这就让人好奇,这个“已深已极”究竟是有多深难道真像传说中那般深可见黄泉吗?

考古专家全面勘测秦始皇陵(秦始皇陵全是黑科技)(11)

第四大惊奇指的是秦始皇的“守护阴兵”。

在三个兵马俑坑发掘初步完毕后,专家们看着眼前的昂首挺胸,整齐排列的兵马俑们,却发现其中的一个画面有些奇怪。

在一个坑中,有个战士正指挥着一组士兵站在最中间,这些士兵陶俑分别拉着4匹马车和战车,带着威风凛凛的气势。

考古专家全面勘测秦始皇陵(秦始皇陵全是黑科技)(12)

这个画面奇怪的地方在于,士兵中似乎少了一个人。这个军队中的总指挥似乎并不在兵马俑坑中,使得整个画面好像少了什么关键的东西似的,显得十分不协调。

考古专家们盯着这个画面左思右想,突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缺少的那个总指挥就是生前立下千秋功绩,死后还想长生,继续享受帝王生活的秦始皇。

他想要确保这群兵马俑足以迎击敌人,于是给每个兵马俑都准备了盔甲。考古专家们在兵马俑坑中发现了大量石片,数量足有600多片,每一片都用细细的青铜丝串联起来。

当然,这样的石制重甲只要遭受一点重击,就很有可能会粉碎。那么为什么要制成石制的呢?难道是想要节约成本吗?建筑陵墓时手笔巨大的秦始皇,想来他应该还不至于吝啬这一点经费。

考古专家全面勘测秦始皇陵(秦始皇陵全是黑科技)(13)

专家们推测,秦始皇在世时仇敌众多,敌人都派出了荆轲这样的刺客来到他眼前,他估计是担心自己死后还会遭到敌人的报复,于是就想给自己的战士提供盔甲,让他们作为“阴兵”,继续保护自己 。

传说在骊山与秦皇陵之间还有条地下通道,阴天下雨时能够听到阴兵过道时,兵马的声息。不过截至现在,考古专家们仍未发现这条地下通道。

剩下的第五个惊奇有些特别,指的是秦始皇陵中,能够久久不息的人鱼油灯。

据传,秦始皇用人鱼油制作了长明灯,此灯在地宫中长长久久地燃烧着,经过2000多年都没有熄灭。那么,这里所说的“人鱼油”是真实存在的吗?

在司马迁的记述中,说到地宫的照明方式,他用了“以人鱼膏为烛”这样一句描述。很多学者都认为“人鱼”来自“东海”的认识,可能与鲸鱼有关,甚至在《三秦记》中还有“始皇墓中,燃鲸鱼膏为灯”的说法。

考古专家全面勘测秦始皇陵(秦始皇陵全是黑科技)(14)

而在湖南出土的秦朝竹简则证实了这一点。竹简上清楚地记载了一件秦始皇派人猎杀鲸鱼的故事。当时秦始皇派出徐福去寻找长生不老药,结果徐福在海上遇到了鲸鱼,就回来告诉秦始皇仙药由鲸鱼守护。

于是秦始皇便派人前去捕杀鲸鱼,因此收获的油脂就用作了长明灯的灯油,也就是所谓的“人鱼灯”。但是想让地宫的长明灯从过去烧到现在,至少需要200头鲸鱼的油脂才够用,同时还要考虑氧气问题。

而经过考古专家勘测,墓中似乎确有什么明亮的物体存在,具体是什么还不清楚,但人鱼油灯或许可以成为一个猜测方向。

考古专家全面勘测秦始皇陵(秦始皇陵全是黑科技)(15)

虽然借用高科技,使后人捕捉到了秦始皇陵地下的一些神秘气息,但仍未彻底揭开谜底,秦陵地宫中仍存在着重重难解之谜。

而考古工作者认为,不挖秦始皇陵就是当下人们最合适的选择,因为秦始皇陵的复杂程度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

诸如地宫中究竟有几重宫门秦始皇的棺椁究竟由什么制造、又是否真的悬浮于地宫之中等等,这样的谜团只能等待有朝一日来解答了。

考古专家全面勘测秦始皇陵(秦始皇陵全是黑科技)(1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