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野生菌上市 300元一斤的辣椒1500元一斤的野菌
一转眼立夏就来了。
作为入夏的第一个节气,
立夏虽然平平无奇,
但也标志着那些一年一款的美食即将出现。
看到了它们、尝过了它们,
你的这个夏天,
才算完整!
瓜果蔬菜杜阮凉瓜
生平不吃雷公凿,吃尽凉瓜也枉然!
在吃货界,有一句这样的话:“生平不吃雷公凿,吃尽凉瓜也枉然!”这里说的“雷公凿”,就是传说中的杜阮凉瓜。
为什么杜阮凉瓜这么“牛”?
论产地,惟杜阮不可代替。广东各地都有凉瓜栽种,为何杜阮的凉瓜别具威名?据悉,杜阮镇地处江门西郊,三山环抱,泥土是透气性很强的沙质土,加上清凉山坑水的天然灌溉,十分适宜喜温耐热的凉瓜的生长。
论品性,杜阮凉瓜有担当。一般的凉瓜“肩膀”呈A字形,偏偏杜阮凉瓜是“一字膊”。有担当的凉瓜,同有责任感的男人一样,最得人爱。颜色翠绿的杜阮凉瓜肥大形似木瓜,尤其是在瓜的“肩膀”位置,平顶粒粗,像个史前巨鼎,也有人称之为“雷公凿”。而杜阮凉瓜的肉更厚身,瓜味微苦而回甘,入口爽脆无渣,简直有梨子的质感,甘而粉,粉到起沙,跟吃西瓜一样。
论名气,名“镇”江湖上百年。在海外华侨世界里,很少有人不识“杜阮镇”;而杜阮镇之所以出名,又因为“杜阮凉瓜”这个特产。据当地凉瓜协会的负责人介绍,杜阮凉瓜的名号并不是近十年八年才打造出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前就已经很有名气,据记载,这种凉瓜在杜阮一带种植已有上百年历史,是很多港澳客专门带回家的手信,甚至连米其林大厨都曾拜倒在其瓜藤之下,在杜阮吃罢还不过瘾,更偷偷带出境呢。
论身价,千金不换一瓜难求。有人说:杜阮凉瓜价钱贵。但事实上,正宗的杜阮凉瓜何止一个“贵”字了得,简直能用“有钱都买不到”来形容。当地的瓜农陈振良表示,“地瓜田”里的杜阮凉瓜每亩年产总量为2500—6000公斤,按此产量来说远远无法满足江门本地市民的需求,而其中的95%都出口到香港了,所以一到收获季节,几乎是“每个瓜都被预订下来”。有懂门路的资深食家也说过,如果你不是直接和农民打交道,想尝一口正宗杜阮凉瓜简直是做梦。
樟树港辣椒
辣椒界的“一代天椒”
每年“五一”前后,位于湖南省湘阴县的樟树港镇都会备受关注,因为一年一季的“樟树港辣椒”正式上市,这只每斤将近300元的辣椒,堪称辣椒界的“爱马仕”。
之所以樟树港辣椒更够这么“霸道”,首先是因为樟树港辣椒是清代留下来的纯正老品种,可以说是辣椒的“老祖宗”。
其次,樟树港镇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誉为整个湖南最适合种辣椒的“一片净土”。出产的辣椒看上去不同、闻起来不同、吃到嘴里更是不同。这种辣椒在生长的前期,微辣香甜;在中期,中辣香脆;而到了后期,则辣中带香,味纯而不涩。其椒香之浓烈无与伦比,堪称一代天“椒”。
最后,樟树港辣椒产量极少,每年实际种植面积不到5000亩,亩产只有1000斤左右,不及普通辣椒产量的三分之一,物以稀为贵 ,其价格自然居高不下。
而这樟树港辣椒,最适宜清炒,其皮薄肉厚、浑然一体,那种清脆、绵滑、鲜香,让人一吃就上瘾。早些年广州有好事的餐厅引起这“天价辣椒”,有不少客人往往吃过一盘再点一盘。上百元一盘的炒辣椒,竟然可以卖出几十份。
有老饕直言,不是顾客傻,只是因为樟树港辣椒的诱惑,简直无法抗拒!
野花野菌石斛花
给你带来兰花的味道
提起石斛,相信没有几个人没听过它的大名。但问起石斛是什么,相信也没几个人知道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事实上,石斛并没有传闻中那么神秘,共有1000多个种类,是野外色彩最艳丽的植物之一。说到这也许你还不知道它的来头,其实,石斛就是兰花的一个大品种——包括我们经常在餐桌上看到的用来装盘用紫色花朵韭莲,也是石斛中的一员。
因此,石斛并不神秘。不过石斛大家族中也分成两派,其中一派可以称为观赏石斛,主要栽培对象是花;而另一派称为药用石斛,主要栽培对象是鳞茎,比如著名的铁皮石斛。
无论是哪种石斛,它们都是兰花;是兰花的话,就会开花。
而药用石斛们一般集中在每年的5—6月开花,采收晒干之后,就是“石斛花”了。
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中,都有对石斛和石斛花作过药用记载:味甘,性微温,具有滋阴、清补、助消化、清热止渴的功效。近年来也有研究表明,石斛花的提取物对于抑制肿瘤生长,提高胃肠道功能有一定的贡献。不过,没有一项研究能表明石斛或者石斛花就是灵丹妙药,它们药用价值究竟有多大,仍有待研究。
所以,石斛花目前最大的作用,还是食用——比如泡茶、炖汤等,其味清香带微苦,具有一定的鲜花和草木香味,十分怡人。
槐花
只现身10天,错过就没有!
槐树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尤其是在黄河流域,甘肃、山西、陕西、河北、山东等地区。所以,“吃槐花”这件事,对广东人来说可能有点陌生——不过,若果是老一辈广东人,反而对她是有印象的——“五花茶”里的“一花”,不正是槐花嘛!
的确,槐花在多年以前,就是一款老老实实的药材。不过万万想不到,随着人们对槐花的认识逐渐加深,成功让它翻身一跃,成为五月节令里的“网红”。
槐花,顾名思义槐树的花朵,又名洋槐花。槐花开放了的时候和没开放的时候,名称不一样。花朵开放了的叫“槐花”,也称“槐蕊”;没有开放的花骨朵儿,即花蕾,叫“槐米”。一般来说,采摘槐花就要摘“槐米”,等到花骨朵张开嘴成了“槐花”,那槐花就老了,不好吃了。所以严格来说,虽然南北气温导致了片区开花时间的前后,但新鲜槐花真正能上市的时间,不超过10天。
所以,如果你在市场上见到新鲜槐花,应该想都不想就买下它。
槐花之所以被吃货们发掘,和它散发的迷人香味是分不开的。槐花的嗅香中包含着多种有独特特征的香气成分: 如氧化石竹烯具有木屑和胡萝卜的味道,环氧化蛇麻烯则有啤酒花的气味,芳樟醇带着浓郁的甜木香气息,壬醛具有浓郁的脂肪气味,但经稀释后就会呈现出橙子和玫瑰的微妙芳香。此外,还有蘑菇醇带来的蘑菇和泥土味儿,柠檬烯令人愉快的柠檬般的香气。而新鲜槐花于甜香中还带有一点点腐臭,则是松油醇呈现出的陈腐木材的味道。
槐花的主要吃法是槐花麦饭,做法是将槐花清洗干净后,放入少许盐,在阳光下晾去水分,待水分稍干不会粘手时,拌入适当的面粉,让花朵上自带的些许水分自然均匀地裹上一层薄薄的面粉。将裹好面粉的槐花摊在蒸笼里小火慢蒸,扑鼻的清香能给守在灶台边的人带去甜蜜的通感。
干巴菌
最香的野生菌也出来了
由于受干旱影响,今年的野生菌产量又创新低。其中号称“云南菌王”的干巴菌,价格卖到1500元/500克左右,是去年的一倍多。
干巴菌的产量极低,虽然云南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但只有每年5—9月才会在马尾松树下生长,大片区的日均产量不超过5斤,所以尤为珍贵。
由于干巴菌没有菌盖和菌褶,簇生如牛牙状,故群众俗称为“牛牙齿菌”。刚出土时呈黄褐色,成熟时变成黑褐色而且有一般酷似腌牛肉干的浓郁香味,而当地人称腌牛肉干为干巴,故此菌得名干巴菌。干巴菌的主要食法并不是一颗颗直接吃,一是由于珍贵,二是因为它的口感并不佳。
干巴菌的真正食法是,在汤或者菜里面加一至两颗,或者撕碎加进去。由于其极为浓烈霸道的菌香,可以成为一股主持整锅菜味道走向的食材。所以就这么一点点,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记者曾经在云南楚雄见过当地人吃杂菌火锅,十几斤野生菌包括牛肚菌、鸡枞菌、青头菌等一块下锅,味道已极为惹味,但当人们撒入两三颗干巴菌后,香味还直接提升了一个档次,汤水浓香程度直接升华到另一种味道。可见,干巴菌的厉害,确实对得起它的身价。
河湖海鲜黄鱼
清蒸腌制两相宜
黄鱼,又名石首鱼,它的头骨中有两粒“玉石”,大小如黄豆,平滑洁白,这两粒骨头,和鱼头骨并不相连,地位十分奇特,其他鱼类,甚至各种生物,好像都没有这种方式存在的骨头。这两粒骨头究竟有什么特别作用,生物学家也没有定论,只是推测可能和听觉有关。
夏日,正是吃黄鱼的季节,此时黄鱼在临近产卵期,体内积蓄了很多脂肪和营养成分,身体肥硕而结实,因此肉的味道最鲜美,吃起来有种香甜的感觉。并且黄鱼营养丰富,新鲜的鱼肉中蛋白质以及钙、磷、铁、碘等无机盐含量都很高,而且鱼肉组织柔软,易于消化吸收。
由于黄花鱼的肉呈蒜瓣状,其中没有碎刺,最适合老人、儿童和久病体弱者食用。此时将黄鱼清蒸最凸显其美,肉质爽滑,鱼肉熟后可自然散成一片一片,变成了如老豆腐一样嫩滑。黄鱼也是常被用作腌制成咸鱼的鱼类,腌制之后名堂更多,白鲞、瓜鲞,还有称为“雪亮”、“报春”的,看名字无法和咸鱼发生联系。
倒是广东人的叫法简单明了:黄花筒,所以黄鱼又称黄花鱼也。
小龙虾
此时品尝最肥美
小龙虾是近几年的宵夜爆款菜,但其实鲜少人知道,这个长年占据外卖榜单前列的食物,原来也有季节之分,其实,踏入初夏,便是小龙虾最为肥美之时, 这种存活于淡水中的甲壳类水产,独在盛夏时黄满肉肥,每只重量能达到八九钱,连大螯上的三节都是从头塞到尾的弹牙雪肌,所以,此时去品小龙虾,就不会“只吃味儿”,而是口口肥美。
选购小龙虾,要看背部红亮干净的较好,再翻开看它的腹部绒毛和爪上的毫毛,如果是白净整齐,基本上是干净水质养出来的,可以放心食用。而在做法上,各地在小龙虾的烹调演绎上各有特色,既可以地域划分,也可以口味划分。从口味上来说,小龙虾常见的是重口味派,例如湖南口味小龙虾,江苏的十三香小龙虾,武汉的油焖小龙虾。这些重口味派主要以多种秘制香料和酱料来入味,更突出香味和麻辣风味。
而来到了广东等地,小龙虾便演变出了更多清淡派的做法,例如直接清水白焯、冰镇等做法,是最考验小龙虾品质的吃法,它如同照妖镜,唯有生长环境足够洁净,虾质足够干净的小龙虾才经得起挑战。后来也有不少融汇派的做法,如蒜香小龙虾、金沙小龙虾、紫苏小龙虾、花雕小龙虾等,都将小龙虾与不同风味交融,让人越吃越上瘾。
黄鳝
小暑入馔赛人参
踏入五月,生长在湖泊河流里的黄鳝,便是百姓桌上少不了的一口鲜,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意思是小暑后,天气会更炎热,流汗多,身体自然感到怠倦。有人认为夏令之补,黄鳝为首,它不但低脂肪,营养价值极高,有补血、活血和滋阴作用,最适合女士食用,因此又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即是小暑前后一个月食鳝,疗效比吃人参更佳。
黄鳝细长似蛇,是生活在湖边、稻田的淡水鱼,又名长鱼,与甲鱼、泥鳅、乌龟并称为“四大河鲜”,中国各地均有出产,其中以长江流域、辽宁和天津产量最多。黄鳝经一冬一春的觅食,到了夏天身肥体壮,又以小暑前后最为肥美,而黄鳝全身只有一条脊椎骨,刺少肉厚,能烹调多种菜肴,这是其他鱼种很难做到的。
属水乡的广东“珠三角”,不少人爱吃黄鳝,单单以黄鳝就能做成宴席,早在六七十年代就有“长鱼七食”的做法,即是黄鳝的七种吃法,七食中有焗饭、炒饭及啫啫等菜式。要数“长鱼七食”最花工夫必是黄鳝焗饭,听来虽普通,其实煮法也不易。正宗黄鳝焗饭,一定要用来自增城、三水、台山一带出产之粘米,配以黄鳝鱼骨熬的汤,由生米煲熟才够香。鳝,最好选用野生的,可惜现时野生鳝难求,只能选择模拟野生环境中长大的养鳝。”焗饭加入虾米、瑶柱及炒香之黄鳝肉,黄鳝的精华渗入饭中,层次丰富。
而顺德,作为有名的鱼米之乡,其中黄鳝亦是当地常见菜式。顺德经典的炒黄鳝,便用酱油将切丝的黄鳝焖至软身,吃时拌以西芹,清凉爽脆,为炎夏消暑菜式。另外,我们常食的“啫啫煲”,也常有以黄鳝为材,以蒜、干葱爆香,将黄鳝放入瓦煲焖熟,香味四溢。而江南人吃鳝的历史也由来已久,其中就有上海传统菜——鳝糊,据说炒鳝糊本为徽菜,这道菜传到上海后,经厨师改良后,如今已成为沪菜名菜。
END
图文 | 冯睿峻
部分图片来源 | 综合网络
编辑 | 彭柔琪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