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十大必游景点推荐(同时欣赏水陆两种边境景色是什么体验)

暑期的东北,一直是避暑的热门旅游目的地。边境线总长近3000公里的黑龙江省,同时拥有水陆两种边境景色,因此,边境旅游也成为黑龙江的一大特色。

日前,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调研组围绕“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在黑龙江开展调研。无论是界江界湖、粮仓湿地的生态景观,还是边疆民俗、历史遗迹的文化魅力,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委员们在感受边境多样风情的同时,也为当地文旅融合发展提出了建议。

“自然 文化”的边境魅力

黑龙江十大必游景点推荐(同时欣赏水陆两种边境景色是什么体验)(1)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市,是中国最东边的城市,这里有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两条界江交汇,而交汇点主航道西南侧的黑瞎子岛,则是中国最东端的领土。

“虽然叫‘岛’,但它并不是江中间的岛屿,而是一块面积300多平方公里的冲积三角洲。”工作人员解释说,“在东北方言中把‘熊’叫‘熊瞎子’,岛上曾经多有野生黑熊出没,遂得名黑瞎子岛。”如今,为了更好保护野生黑熊,黑瞎子岛上建设了探秘野熊园,也成为登岛游客的打卡地。而这些“黑瞎子”也不认生,或是站起来扒着车窗讨要吃的,或是悠闲地躺在地上打滚搔痒,好不惬意。

黑熊能够自在地生活,得益于黑瞎子岛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了保护黑瞎子岛湿地的原生动植物与生态环境,在岛上建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黑瞎子岛国家湿地公园。2200多米的木栈道悬浮在蓝天碧水草甸之间,漫步其上,夏日少有的凉爽气候和水天一色的宜人景致,让人倍感自然风光的魅力。

黑瞎子岛是“两国一岛”,即西侧一半归属中国,东侧归属俄罗斯。登上黑瞎子岛的“东极宝塔”,远望可见江对岸俄罗斯的城市哈巴罗夫斯克(伯力);拿起望远镜,则能清晰地看到其高楼林立的城市风光,最具标志性的,就是那里烟囱高耸的热电厂。

由于特殊的区位条件,中俄两国分别建设了上岛大桥并实现通车,黑瞎子岛陆路口岸实现通关;也因为濒靠黑龙江、乌苏里江,让黑瞎子岛成为黑龙江江海联运的最佳起点,登岛游客常能见到在黑龙江上行驶着两国的船只。

“文化交流对于边境旅游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对此,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迟子建表示,“边境文旅融合,应突出区域文化特色,充分展示自然、历史、民俗、文化等特色旅游资源,打造自然风光、边境商贸、民俗展示等多样性为一体的旅游产品。”

在这条边境沿线上,还有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而闻名的虎头要塞。许多游客来到鸡西市,都会到侵华日军虎头要塞博物馆参观,并切身体验地下冷如冰窖的日军军事要塞遗址,以铭记历史,警示后人。从遗址所在的山坡向下走,便来到乌苏里江的起点。发源于中国的松阿察河和发源于俄罗斯的伊曼河在此汇合,两河合为的一江便是乌苏里江。江面不宽,甚至无需远眺,就能看到对岸俄罗斯的自然风光,也可以清楚看到两河交汇处。生态旅游与历史文化相结合,也让鸡西成为重要的红色旅游之地。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原党组书记钱小芊认为,黑龙江边境的文旅融合,既为旅游提出了优质内容,提升了旅游的品质,拓展了旅游产业发展的渠道,也为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更广泛的受众,使文化通过旅游更容易被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所接受。

聚焦“融合”发展创新力

如果说抚远黑瞎子岛是我国“最早迎接太阳的陆地”,那么位于祖国北部边陲三江平原腹地的建三江则是“最早迎接太阳的垦区”。因地处祖国最东方,又以盛产绿色优质水稻闻名,建三江有着“东方第一稻”和“中国绿色米都”的美称。

黑龙江十大必游景点推荐(同时欣赏水陆两种边境景色是什么体验)(2)

在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展示、科技创新研发、技术推广应用,让农业旅游成为黑龙江边境线上的又一特色。在展示区观景平台上,俯瞰建三江七星农场1.2万余亩的水稻田,用高科技彩色稻种出的“稻田画”展现着“三江情 七星梦”字样,镶嵌在一望无际的碧绿稻海之中,观之让人心旷神怡。

东北如何由曾经的“北大荒”变为今天的“北大仓”,一望无际的万亩良田又有多震撼,如果不是切身体会,是无法感受到的。据了解,建三江农业科技园区常接待成团参观学习的游客,农业研学观光游、北大荒历史文化游已成为建三江区别于黑龙江其他边境景区的一大亮点。

建三江农业科技园区外,一台台高科技收割机陈列在广场上,像是一个农机车展。其实,这里是农机交易场所,旁边就是一个二手农机市场,农民可以在此卖掉旧农机换新机,一个农机“跳蚤市场”就这样运转起来了。喷洒农药的无人飞机飞跃稻田上空,可以对水稻进行“防病健身”航化无人作业。此外,无人插秧机、无人植保机、无人收割机等先进机械也在建三江的农业先行示范区投入使用,建三江的“智慧农场”“无人农场”为我国现代化农业进行了数字化探索。

“文旅线路的设计与当地独特优势资源有机结合,线下实地场景与线上多维展示结合,比如把农场、农户、中储粮穿起来,让游客知道黑土地的珍贵、知道从种子到归仓的全过程,这种体验将是终生难忘的。”全国政协委员、经济日报社原社长张小影说。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原文化部副部长丁伟则表示,文旅融合发展还要与国家大的发展战略联系起来,自觉为国家战略服务。“文旅融合发展应该也可以与新农村建设、新科技等国家战略有机融合,制定跨领域融合发展的激励机制,将有助于推动更大范围内的携手发展,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大战略。”丁伟说。

扩大文旅品牌影响力

将民俗文化、欧陆文化、红色文化相结合,打造出地域风情的特色项目,一直是黑龙江文旅部门孜孜以求的。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陈哲介绍,为满足游客“白天看景、晚上看剧”的需求,结合地域特色文化和非遗项目,黑龙江已经打造了如《镜泊胜景》、虎林“珍宝岛之夏”的重点景区驻场演出及文化活动。但陈哲也坦言,目前黑龙江还没有打造一台像“康熙大典”“印象刘三姐”“宋城千古情”等在全国叫得响的文旅融合IP项目,现有的文化符号、标识、内涵与旅游结合还不够紧密,文旅融合的新时尚还需要进一步开发。

几天的调研下来,委员们也感到黑龙江边境文旅IP还不够鲜明,景区宣传推介滞后,边境旅游的知晓度也有较大提升空间。对此,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新华通讯社原社长何平建议,要深入挖掘旅游场景、旅游产品、旅游线路的文化内涵,立足本地文旅资源要素条件,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同时树立和加强品牌意识,打造有知名度、美誉度的文旅融合产品。

“要利用文化、文博和旅行社的新媒体,有计划有步骤有分工有梯度地进行传播,形成更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对于边境旅游景区,还要加强与国内外有传播力的网络平台合作,与我驻外使领馆合作,定期提供此类文旅产品的宣传。”张小影说。


原文刊登于2022年8月12日《 人民政协报 》 第 9 版休闲周刊

记者:李冰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