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消除父母争吵对孩子的影响(家庭教育应努力避免)

怎样消除父母争吵对孩子的影响(家庭教育应努力避免)(1)

育邻梦

网友提问:教育孩子,一个人教育,另一个人护短怎么办?

我每次教育孩子的时候,我婆婆总是来护短,导致孩子现在越来越难管教

回复:家庭教育应努力避免:两虎相争伤及孩子。作为父母,应当尊重其他家庭成员对孩子的管教行为。但是,对于其他家庭成员明显有失偏颇的管教应该积极矫正、甚至不惜撕破脸。通常情况下,你强势管教几次之后,其他家长也就习惯了。否则,有了第一次护短的成功,以后你就难管了。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比喻两个强者互相搏斗,必然有一方要遭到严重损害。

《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天地看待万物都是一样的,不会对谁特别好,也不会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生命,被赋予了繁殖能力 生长周期 小部分损伤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质组合形态,所有自然生命都必须以被动适应 主动索取的方式适应自然生存环境。植物从自然物质中吸纳可溶于水的微矿物质结合光合作用生产生命养料、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微生物寄宿在植物或动物体内......自然生命悄无声息地形成了具有相对均衡稳定性的“生态食物链”,自然“生态食物链”中的生命群体之间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高级、低级之分。

人类,自然生命体系中综合智商最高、成长发育最慢、成长可塑性最强的社群性胎生哺乳动物,也是自然生命体系中唯一具备按照自主生存需求通过主动劳动创造生活消费物资的动物族群,驯化播种植物的农业驯服圈养动物的畜牧业和渔业采矿加工制成生产劳动与生活辅助用具的工业辅助人类战胜疾病的医药业......主动劳动创造已经成为人类与其它自然生命区别开来的根本标志。

孩子刚出生时只有最基本的生命体征、出生8个月左右开始能爬、1岁左右能走&能试着说话、3岁以后可以自己独立吃饭&排便、7岁以后基本实现行动自主、15岁以后基本具备完全独立民事行为能力......年过花甲【60岁】之后独立生存能力开始下降、直至个人最终回归大自然,人类个体生命轨迹犹如完整的抛物线、独立自主生存能力不会突然驾临也不会突然消逝。因此,为了更好地将业已形成的文明生存方式世代传承下去,人类社会形成了自然生命体系中最完备的群体生存技能传承体制——教育

怎样消除父母争吵对孩子的影响(家庭教育应努力避免)(2)

家庭教育应形成合力

家庭,以血缘为基础、具有情感纽带的社会单元,以共同的住处、经济合作和繁衍后代为特征,男&女两性以情感纽带为基础、异性交配繁衍后代是人类代际轮替的基础。现代人类社会中,家庭形态包括:以异性恋血亲制度为特点的传统家庭、收养家庭、寄养家庭、单亲家庭、同性家庭等。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理,人类社会中亦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即便他们是同卵多胞胎。作为组合式社会组织,家庭成员之间对任何生活事务都不可能形成完全相同的看法。因此,处理家庭日常生活事务时,出现不同意见、争执多属正常现象。但是,作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不同家庭成员在诸多生活事务上还必须得通力协作。那么,为什么说家庭教育应努力避免两虎相争伤及孩子呢?

国一日不可无君,家一日不可无主,指无论国家或家庭每一天都不能没有一个做主的人。孩子是家庭中的新成员、是见证夫妻真挚情感的结晶、是家庭未来实现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当然,作为家庭中的最小新成员,孩子的一切生活事务都需要在家长的共同辅助下才能完成、孩子的一切综合独立生存技能都需要所有家长协同才能教导好。因此,为了共同教育好孩子,所有家庭成员必须就如何管教孩子达成一个相对统一意见。

现代人类社会是以时间为轴心的分工协作共同体,诚信守时是现代人类主动劳动创造分工协作的核心基础。因此,家庭教育过程中,谁离孩子近(包括血缘和距离两个方面),谁应就该更多管教孩子、谁的生活作息越规律,谁就应该多管教孩子、谁的综合学识越丰富,谁就应该多管教孩子......其他家庭通常情况下应该给予无条件配合。但是,作为未参与直接管教的家长,通常会“热心过度”、总感觉别人的管教欠妥当。

教育工作不比农业,能够见到农作物一天一个样的长势、200天之内指定得到收获;教育工作更不比工业,送进去原材料、分分钟之后便能得到产品。故而,家庭教育的矛盾点通常集中在隔代亲、慈母、严父、甩手掌柜......因为,不积极管教孩子的家长总感觉孩子能自觉成才,今天不管、明天他自己就能变好,今天管太严、明天或许孩子就变傻了。

地球只接受一个太阳的阳光、植物只有一个顶芽、动物只长一个脑袋......自然世界之中,几乎所有物质都存在一个核心统筹。家庭作为人类社会中最小的社会组织,家庭成员在共同管教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理应有一个核心主角。所以,家庭教育应努力避免两虎相争伤及孩子。

怎样消除父母争吵对孩子的影响(家庭教育应努力避免)(3)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需要来自家庭的无私陪伴、需要来自学校和社会的谆谆教导。育邻人:探索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以期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建成社区邻里相帮的教育服务生态圈。

怎样消除父母争吵对孩子的影响(家庭教育应努力避免)(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