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本色十七个自然段(品味乡音15说爿)

乡土本色十七个自然段(品味乡音15说爿)(1)

作者:安父

从前穷,婴儿用的尿布都是用破衣裤上拆下来的破布片做的,几层叠起来,再以粗大的针脚绗起来。也不像现在用尿不湿一样一次用过就扔,而是通过洗、晒反复使用。这种尿布台州乡间叫“尿爿”,“爿”读〔bǎi〕。

细想一下,台州的“爿”有三种用法:

一是破旧、破碎、破败、劣质、低等一类意思,与名词连用。如破瓦片叫“瓦爿”,破草席叫“席爿”,破衣服称“衣裳爿”。“尿爿”就是这种用法。这种用法也可指非片状的甚至很大的东西,如破桌称“桌爿”,破旧的屋子称“屋爿”。这种词又常常成为表达情感的贬义词。沙发明明是新的,因为看不上眼,就说“这沙发爿值几个钱!”车子是刚买的新车,却说“买这种车爿干什么?”人也明明不是残废,只是穷点无用点,却说“这种人爿谁嫁给他!”这些用法中“爿”具有名词性,在词的组合中具有中心地位,与“破衣”“破车”这种规范汉语中的“破”有词性上的差异。这也就是台州方言词汇的丰富美妙所在。

二是量词,片、块的意思,指那种平展的片状物。如一爿席、一爿瓦、一爿树叶、一爿菜地等等。夸一个孩子说话伶俐,就说“这爿嘴花一样”;厌恶某人说话的胡编乱造,就说“她这爿嘴,能当真?”指树叶等小片状的东西时就等同于“瓣”了。“瓣”与“爿”在台州方言中仅一音之转,“瓣”指较小的片状物,而“爿”所指对象可大可小。

甲骨文有“爿”字,如下图。

乡土本色十七个自然段(品味乡音15说爿)(2)

段玉裁注《说文解字》认为:“析木,左爿右片。”甲骨文可证明,这个观点作为字源(即字的来历源头)是错误的。但我认为作为追加的字义,“析木”叫爿不无依据。“析木”不是非得横向地“断木”,也可以包括纵向地“劈木”;我家乡把劈柴叫做“柴爿”就是依据之一。柴爿为什么叫柴爿?相对于原木,它是片状的;相对于平整光洁的木板,它又是破碎、粗劣的低等东西。

段玉裁又把“爿”的读音注作“读若牆”,我以为也不无错误存在。这个错误的来历是:上古中原都以泥土筑墙,筑墙时要用板从两边夹住然后在中间夯上土,所以“牆(墙)”字偏旁的“爿”是夹泥土的木片即所谓“板筑”的“板”,在“牆”字中它是象形的(象夹板及其外露的两个铆脚)构字部件,起表义的作用,而段氏误把它当作了读音符号,从而推断为牆的读音。

“爿”与“片”“牀”“牆”在文字诞生的关系上现在还扯不清。我猜想,它们都是同源头的:粗劣的木片就是“爿”,到需要量词了,把“爿”反个面就成“片”字;木片支起脚睡人就是牀,木片支起来筑牆就产生了“牆”。在甲骨文产生的商代以前,因为金属工具的落后,人们制作木板不易。随着工具发展,人们制作木板容易了,使用木板也更多了,就又造了专指片状木板的形声字“板”。

乡土本色十七个自然段(品味乡音15说爿)(3)

柴爿

劈柴台州叫“柴爿”,字形、读音及其词义都是最原始的。

尿爿的“爿”,集中了片状、破旧、劣质、低等全部词义和鄙薄的看待态度,是“爿”字字义原始、综合的运用。

爿有爿的价值,现在四十岁以上的国人,有几个在人之初时未曾享受过尿爿的燥爽,得益于它的帮助呢?

乡土本色十七个自然段(品味乡音15说爿)(4)

台州桃渚古城

乡土本色十七个自然段(品味乡音15说爿)(5)

皤滩古街

又想到台州桃渚古城的城爿、皤滩古街的屋爿、黄岩宋瓷窑的碗爿、三门石窗的窗爿……想来,事物其实无所谓爿不爿,只是人们是否关注它,怎么对待它。

乡土本色十七个自然段(品味乡音15说爿)(6)

黄岩宋瓷窑场地的“碗爿”

乡土本色十七个自然段(品味乡音15说爿)(7)

三门石窗

黄沙和黄金其实等值。

图片来源: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