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株连九族是指什么(六亲不认是哪六亲)

古时株连九族是指什么(六亲不认是哪六亲)(1)

血脉相连根同在,中国人对血缘关系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中国古代家族观念十分强烈,沿传至今,尽管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现代社会的家族文化意识有所淡薄,但血缘亲情依旧深深扎根于炎黄子孙的内心深处。

每个人出生后,都有来自父亲的宗亲和来自母亲的姻亲,亲连亲亲加亲亲亲相连,中国人有着极其丰富的亲缘关系。

历史剧中犯了滔天大罪的人常常会被判株连九族,也常常用六亲不认来形容不重天伦,不顾惜亲情的人。

那么这里的“九族”、“六亲”具体指代哪些亲族呢?

“六亲不认”是哪六亲

现代人们在使用“六亲不认”这个成语时,通常用“六亲”泛指所有亲属,对于具体包含的亲缘关系并未做具体区分。

然而在等级制度严苛的古代讲究内外有别,长幼有序,嫡庶分明,对于六亲有着明确细致的定义。

古时株连九族是指什么(六亲不认是哪六亲)(2)

历朝历代对于六亲的范围划分有着略微的不同,但无外乎是以父母、兄弟姐妹、配偶、子女为基准进行展开说明的。

其中特点比较鲜明的分别是西汉贾谊《新书·六术》和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中对六亲的说明。

《新书·六术》中认为六亲都为父系亲属,且均为男性,包括父子、亲兄弟、伯父叔叔的儿子、伯公叔公的孙子、曾伯公曾叔公的曾孙以及同一宗族的中的其他平辈男性。

《史记·管晏列传》曰:“上服度则六亲固。”这里的六亲则更偏向于母系亲属。

唐代学者张守节为《史记》作注称:“六亲,谓外祖父母一,父母二,姊妹三,妻兄弟之子四,从母之子五,女之子六也。”

古时株连九族是指什么(六亲不认是哪六亲)(3)

千百年来,对六亲的解释可谓是见仁见智,古代文献记载的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三种。

其一《左传》涉及范围比较广泛,包括父子、兄弟、姑姑、甥舅、婚媾(妻子的娘家人)以及姻亚(丈夫的家属)。

其二《老子》载:“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三国时期曹魏经学家、哲学家王弼为《老子》作注称:“六亲、父子、兄弟、夫妇也。”

其三,东汉学者应劭对《汉书》六亲的注解是距今最近的,也是现在广为通用的说法,六亲乃父、母、兄、弟、妻、子。

古时株连九族是指什么(六亲不认是哪六亲)(4)

古书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惟有父、子、兄、弟是大家普遍认同的应包含在六亲之内的。

《汉书》中母亲、妻子在现代法律的规定中是属于直属亲属的。因此,《汉书》的说法更加符合现代人们对于亲缘关系的认知。

“株连九族”是哪九族

提到九族,映入人们脑海中的便是杀戮。比起影视剧中动辄株连九族的残暴,哪怕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王朝,株连九族的事情也是寥寥无几。

隋朝大臣杨玄感是唯一被史学明确记载株连九族的人。

封建社会实行残酷的株连法,始于秦国商鞅变法。

最开始是“夷三族”,后来为了更好地巩固皇权,逐渐发展为“株连九族”,旨在斩草除根,不留下任何可能复仇的血脉。

古时株连九族是指什么(六亲不认是哪六亲)(5)

对于九族的包含范围,有古文解说和今文解说两种观点。

二者最大的分歧点在于是否涉及异宗异族,即不同姓但有亲缘关系的宗族。

古文解说认为九族仅限于父宗,上推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四代,下至儿女、孙子孙子、曾孙曾孙女、玄孙玄孙女四代,且都是在五服以内的血亲。

比如自己的这一辈包括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从兄弟姐妹以及族兄弟姐妹等五服以内的亲属,都是同一高祖的四世孙。

而父亲的这一辈都是同一高祖的三世孙,以此类推至高祖为止。

向下则是每增加一辈人递减掉一类出了五服的子侄,儿女这辈族兄弟姐妹的孩子就出了五服不计算在内,以此类推至自己的四世孙为止。

古文说的九族算法推崇的是“父子孙”的基本血缘关系,进一步向祖辈追溯,向晚辈衍生。

九族同姓是一种父系意识的观念,强调父权至上,以父族之权压制母族之权,以尊阳卑阴为基本特点。

古时株连九族是指什么(六亲不认是哪六亲)(6)

今文说对于九族的范围认知则更为广阔,涉及到具有姻亲关系的异姓宗族。

这种说法下九族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最大程度上涵盖了具有血缘关系的亲缘关系。

父系四族包含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妹及其外甥、出嫁的女儿及其外孙。

母系三族包含外祖父一家,外祖母娘家、姨母及其儿子。妻子二族包含岳父一家,岳母娘家。

与古文说相比,今文说的内涵更广泛,它通过姻亲关系把独立的父系宗族联结起来。

一方面突破了以宗亲范畴规范人类家庭血缘关系的狭隘,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封建统治者利用血缘姻亲关系,实现对阶级以及整个社会最大限度的控制。

古时株连九族是指什么(六亲不认是哪六亲)(7)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红楼梦》中四大家族互为姻亲关系,权势滔天,富贵逼人。

然而盛极必衰,随着贾家女儿贾元春病死宫中,贾府获罪抄家,与其相关联的姻亲史家、王家、薛家也难逃厄运,先后被查处。

尽管儒家思想推崇“罪不及父母,祸不及妻儿”的道德观念,但并不能左右封建王朝统治者的意志,株连九族成为了特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人死在了牵连之下,成为了无辜的冤魂。

相传,明成祖朱棣靖难成功后,建文旧臣方孝孺不肯归顺于朱棣,并写下“燕贼篡位”四个大字。

勃然大怒的朱棣下令诛杀方孝孺十族,即在上述所写的九族亲属中,外加一族门生故旧。

据说当时被杀者共达873人,南京城内血流成河。

古时株连九族是指什么(六亲不认是哪六亲)(8)

对于传统,现代人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九族也好,六亲也罢,人们应该用辨证的眼光来看待它们的存在。

中华文明起源于农耕文明,人们依存于家庭和宗族,讲究群体文化。

战国时期子思的《中庸》有言:“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古代的九族、六亲都是人们对于亲缘关系重视和认可的体现。

时至今日,中国人民依旧保持着注重血脉亲情的优良传统,亲人之间互相扶持,家和万事兴。

而株连九族这种违反人性的刑法已经与现代社会所不容,被时代淘汰出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