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能陆战队》人物简介(电影超能陆战队都采用了哪些经典元素)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道尔顿笔记

编辑 | 道尔顿笔记

《超能陆战队》人物简介(电影超能陆战队都采用了哪些经典元素)(1)

而《超能陆战队》就非常巧妙地规避了这个问题,它在设定伙伴的时候,直接设定一个机器人一-大白。

而正因为大白是一个机器人,所以他与埃克托这种真实的人类帮手是有若本质的区别的,它不会像人类角色那样,有着正常的表达能力或者体验情绪的能力,它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人类给予它,这是大白作为一个机器人最大的缺陷。

但与此同时,正因为机器人这个特殊的身份,和随之带来的缺陷——它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人类去给予去设定,所以大白在某些程度上,作为一个角色个体的同时,又与主角是一体的一一他们相互不会干扰对方的存在感,甚至彼此都在加强。

这种特殊的人物设定,则使得主要角色的人物关系,从彼此磨合互相成长,变成了相互融合,成为一体。

《超能陆战队》人物简介(电影超能陆战队都采用了哪些经典元素)(2)

比如,大白对于很多小宏常用的口头禅用语的学习过程,无疑增强了这两个角色之间互动的趣味性;而大白的铠甲、飞行推进器、格斗术等等,都是小宏设计给大白或者编写程序导入大白的芯片里的。

虽然大白本身是小宏哥哥一一泰迪的遗留物,甚至可以说是小宏对于去世的哥哥思念的投射物,因为大白的系统里一直都保留着当初泰迪测试它的影像。但随着剧情的推进,小宏为了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不断地改造大白,大白则慢慢从哥哥的遗留物成为了小宏自己的一部分。

甚至在最后,大白为了救它将自己留在了传送门里,丢失了躯体,而小宏看到大白留下的芯片卡,则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将大白重新制造了出来。至此,小宏和大白这两个角色进行了彻底的交融,他俩人物关系的最终样貌就是合二为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超能陆战队》人物简介(电影超能陆战队都采用了哪些经典元素)(3)

总而言之,《超能陆战队》在人物关系上相比狂动物城》与《寻梦环游记》的设定,整体是稍微偏弱的,问题和寻梦环游记一样,但是大白这个机器人的设定则让原本应该是相互磨合的人物关系转换成了相互融合,则设定带来的不平衡感就有所削弱,并带来了一些新鲜感。

主角不断国际化、平民化以增强共鸣感

直至晚年仍旧不断推出新作品的国际知名导演一一斯皮尔伯格曾经说过“题材的创新成了好莱坞最大的难题。”这点迪士尼也不例外,在扎根于美国社会文化基础的同时,迪士尼为了能源源不断获取新的创作题材,从而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更广阔的领域。

这也是近十年迪士尼动画中,最明显的题材倾向一一国际化、平民化,这也使得迪士尼动画的知名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

《超能陆战队》人物简介(电影超能陆战队都采用了哪些经典元素)(4)

取自经典文学故事的动画作品,在题材上保留了一些原作故事的特点,比如说改编自《格林童话》的动画作品,童话以及幻想味道就非常浓重,主角的身份大多为公主;而改编狄更斯的小说的作品,则保留了狄更斯那个年代的部分社会状况,也延续了狄更斯小说的一些趣味与批判性。

总体而言,因为这些原作的诞生年代都距离当今都比较久远,所以其中角色的身份就离大多观众比较遥远而几个经典 IP 的续作,人物设定都不是近十年来所形成的,但也有一些共性一一角色设定都偏向事物的拟人。

比如玩具的拟人、鱼类的拟人以及赛车的拟人等等。这些都反映了迪士尼在创作这些系列动画第一部作品时,选取题材设定思路的倾向。

《超能陆战队》人物简介(电影超能陆战队都采用了哪些经典元素)(5)

而剩下的原创题材,分析其主角身份的设定,就可以看出迪士尼动画近十年来对题材选取思路的倾向。

结合之前的票房数据,其最主要且著名的几部原创题材作品《飞屋环游记》的主角身份是孤寡老人,文化背景选取在了南美洲《超能陆战队》的主角身份是个天才少年。

背景是设定在了一个机器人科技极度发达的国家,题材偏科幻动画本身也带有不少日本文化的元素,“对于大白脸部的形象设计,据说是导演唐·霍尔在日本的神社进行拜访时所产生的灵感”,“卡拉汉所戴的歌舞伎面具再现了日本传统歌舞伎(办)的脸”。

《疯动物城》的身份是一名女性警察,文化背景为原创架空的世界观,但与美国社会高度类似;《寻梦环游记》的主角身份是一个怀有音乐梦想的小男孩,其文化背景选取在了西哥。很明显,迪士尼近十年来主流动画的角色设定,有国际化与平民化的倾向。

《超能陆战队》人物简介(电影超能陆战队都采用了哪些经典元素)(6)

他们的文化背景不再局限于欧美,而是到了世界各地,有南美、亚洲、欧洲甚至波利尼西亚这个鲜为人知的地区;

而这些角色的身份也不再是高高在上一一不是王子就是公主,而是逐渐变成了我们身边每一个人一一有可能是孤独丧偶的老人,也有智慧超群的天才少年,有怀揣梦想的儿童,也有兢兢业业的女警察。

尤其是近两年出品的《寻梦环游记》与《疯狂动物城》,追梦男孩与女警察的身份是最接近普通的。

这些角色的身份以及经历更接近大部分观影群众的实际情况所以说在这种身份设定下的故事,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中国大陆近十年来经济发展的水平不断提升,人民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不断增强。

《超能陆战队》人物简介(电影超能陆战队都采用了哪些经典元素)(7)

但与此同时,国产精品动画却一直没有太大成果。所以迪士尼这两部动画作品,自然容易获得他们的青睐,《疯狂动物城》与《寻梦环游记》在大陆皆获得超十亿的票房收入就是力证。

配角设定运用迪士尼之前经典作品元素

除了主角的人物关系以及设定外,《疯狂动物城》还在配角的设计上,致敬与呼应了许多迪士尼自己以前的经典作品的元素。

迪士尼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动画制作公司,在上个世纪就有不少属于自己的经典动画作品。与《疯狂动物城》之前的经典动画进行呼应对话,也让这个动画重复观看的价值提高了不少。

比如说免朱迪刚进动物城的时候,就有两只幼年小象身穿《冰雪奇缘》里艾莎和安娜服装,冰雪奇缘是在《疯狂动物城》之前上映的一部迪士尼动画电影,其中的经典台词“Let it go”也在《动物城》中有出现,作为朱在动物城中连续受挫之后濒临放弃心态的调侃,意义相似。

《超能陆战队》人物简介(电影超能陆战队都采用了哪些经典元素)(8)

而那只偷了午夜嚎叫的黄鼠狼是最有意思的,他的“本职”竟然是卖盗版碟的,而仔细看他卖的盗版碟的封面,会发现全都是迪士尼自己的经典动画的“改编”,诸如《超能陆战队》、《长发公主》《无敌破坏王》等等,让人忍俊不禁也调侃了迪士尼动画电影自己的确被疯狂盗版的事实。

而这只黄鼠狼也是联动了背后真正的凶手和市场的“线人”,提供给凶手午夜嚎叫货物的正是他。卖盗版碟的商人本身就是个游走在法律边缘的边界人,而且作为商人信息渠道是非常厂泛的,所以它能够连接到午夜嚎叫线索在现实逻辑上是非常说得通的。

这些呼应前作的元素使用进这些配角,在提高作品画面丰富性的同时,也提高了耐看性,使得这部动画可以被重复观看也不觉得腻味。

《超能陆战队》人物简介(电影超能陆战队都采用了哪些经典元素)(9)

通过这些细节可以分析发现,迪士尼的创作团队实际上仍旧是一直有在分析反思自己以及别人作品的优劣的,《疯狂动物城》就是一部将之前的创作经验和反思结果一同呈现的集大成之力作。

对类型化角色形象的运用与颠

迪士尼除了在主要的叙事模式以及人物关系的设立上有一些属于自己的心得外,它还很擅长一些对类型化角色形象的运用,这些类型化角色和社会普遍意识牢固地结合,运用得恰当可以使动画影片能够用最少的篇幅迅速树立起一个典型的角色形象。

《疯狂动物城》的英文叫作 Zootopia,取自柏拉图提出的 Utopia,本意为不存在的、好的地方,延仲意有理想围的意思。

《超能陆战队》人物简介(电影超能陆战队都采用了哪些经典元素)(10)

然而一个真正和谐美好、没有矛盾的地方,是没有办法产生叙事行动的。所以说在世界观的设定中引入二元对立的思想就很有效果动物城本身的世界观设定就很有意思,食肉动物放弃了野蛮嗜血的本性,与食草动物在动物城内和平相处。

为了适应各个不同动物种族的居住习惯,动物城也将城市规划划分成了截然不同的部分。所有的一切都在预示着井然有序,动物们都安居乐业。但实际上这个电影的概念设定本身,尤其是用各种动物去充当电影里的角色,本身就是直接运用类型化的角色形象将他们区分开来。

这些动物看似一起居住在动物城里,但实际上还是被分门别类的:体型硕大的动物与身材娇小的动物,他们的生活区域不可能在一起;而习惯寒冷和喜好炎热的动物也不可能居住在一片区域。这种表面的和谐下,实则充满隐藏的对立和矛盾。

《超能陆战队》人物简介(电影超能陆战队都采用了哪些经典元素)(11)

格雷马斯曾经说过:“主导因素的周围必然存在着一部分与之冲突状态的因素,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从属因素。同样的,负主导因素的周围也存在着一部分负从属因素,四种因素的交织也就构成了文本的主要内容。”

《疯狂动物城》就是这样的情况,这些不同的动物与居住环境的划区,就非常像超市里被归类好,放在不同区域里展示的商品,超市整体看起来和谐,但不同的商品,他们彼此之间没有太多共同的特征,有的甚至有矛盾从而不能摆在一个区域。这种特征,正像美国这个国家本身。

二元对立是结构主义的一项基本假定,是在进行结构主义分析时常用的范畴二元对立不仅是人类意识中的一种思维方式,也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中,逐渐变成一种文化内容。比如男女、阴阳、高低等等。

《超能陆战队》人物简介(电影超能陆战队都采用了哪些经典元素)(12)

而这些文化内容会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断改变或者赋予更丰富的意义,不同文化中赋予的色彩也会完全不一样。就比如中文里,普遍认为太阳代表阳,月亮代表阴而在德语中,太阳是阴性的,而月亮则是阳性的。

《疯狂动物城》中这种二元对立感,最明显地体现在强与弱上。强与弱可以说是深刻反应在所有人脑海中的一组对立词汇,纵观民间故事与各种电影,尤其是动画里的动物形象,很多都带有这种象征的意义。

巴特在《神话修辞术》中提到:任何符号学的研究都要在能指和所指之间设定一种关系。但与此同时他还强调:在任何符号学系统中,他处理的都不是两项,而是不同的三项,因而有能指、所指和符号。

《超能陆战队》人物简介(电影超能陆战队都采用了哪些经典元素)(13)

就比如说免子,在人们普遍的常识中,它们的特征是:胆子小、没有什么攻击性、身材矮小、是大量食肉动物捕食的对象,看起来是大自然竞争食物链的非常底端的物种。而弱者,指的就是在各种竞争中处于劣势的那方。

久而久之,人们看到免子这种形象,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它们非常符合弱者定义的部分。于是兔子的形象作为能指,就与“在各种竞争中处于劣势的那方”这个所指捆绑,形成了一个第三层次的符号,绵羊类似。

同理,狐狸在人们普遍的印象中是:狡猾、残忍、是不少小型哺乳动物的天敌、尤其喜好捕食免子。而强者,就是在各种竞争中处于优势的那方。

《超能陆战队》人物简介(电影超能陆战队都采用了哪些经典元素)(14)

同理,这两者结合,就是一个强者或者压制者的符号,狮子也是如此。

再浓缩一点归类这种强者与弱者的对立符号,便是动画本身已经总结好的一一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这种带有社会普遍意识的象征符号肯定不是在电影里形成的。

而是在电影发明之前,社会意识已经自发地将这两样符号发扬光大了,这是显而易见的,大量的民间故事神话故事、成语俗语已经佐证了这一点,比如说《狼与七只小羊》、《小兔乖乖》,黄鼠狼给鸡拜年等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