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为善而不见其益(菜根谭君子如介石)

原文:君子严如介石,而畏其难亲,鲜不以明珠为怪物,而起按剑之心;小人滑如脂膏,而喜其易合,鲜不以毒螫为甘饴,而纵染指之欲。

有德行的正人君子像冰冷坚硬的石头一样严峻,

使得人产生畏惧之感而难以与君子亲近,

很少有人不把如明珠般的君子看做是怪物,从而产生拔剑刺杀的念头;

没有德行的卑鄙小人像脂膏一般圆滑,

人们喜欢他们容易接近,很少有人不把像毒虫一样带着毒针的卑鄙小人看成是甘甜的糖,从而产生想尝一尝的欲望。

有德行的君子,对自己要求严格,对自己的错误不姑息纵容,对别人的要求相应也比较严格。

因此在与正人君子交往时,很容易使人产生畏惧的感觉,

菜根谭为善而不见其益(菜根谭君子如介石)(1)

觉得君子难以接近、不好相处,有时甚至使人产生除掉君子的欲望。

卑鄙小人往往比较容易接近,他们与人交往,圆滑灵活,甜言蜜语,容易使人产生好感。

唐玄宗时,任用李林甫为相。李林甫很得玄宗信任,他不喜欢读书,懂得音律,与爱好音乐的唐玄宗很有共同语言。

李林甫长得白皙,非常善于修饰打扮,外表容易使人产生好感。

他很会说话,经常和颜悦色地待人,甜言蜜语使得别人很愿意和他交往,以为他和蔼可亲。

实际上他是一个口蜜腹剑的小人,嘴甜如蜜,心中装了一肚子的谋害别人的阴谋诡计。

菜根谭为善而不见其益(菜根谭君子如介石)(2)

他辅佐皇上,不是以国家大事为重,而是常常揣摩玄宗心思,只想哄得玄宗高兴。他处处小心应对,处处令玄宗满意。

他虽然没有真才实学,却善于经营,在皇宫中布下耳目,宫中有事他立刻知道。

因此他能够揣摩出玄宗的心思,投玄宗所好,哄骗玄宗,深得玄宗的信任。

同时的一位良相张九龄,才干突出、学识渊博、敢于直言。

张九龄直言进谏,有时候难免有些言语令唐玄宗听着很不顺耳。

正直可靠的张九龄敌不过圆滑嘴甜的李林甫,最后唐玄宗罢了张九龄任用李林甫为相。

由此可见,我们在生活中需要对那些嘴甜如蜜的人保持一定距离。

处处奉承别人的人,恐怕是有一定目的才这样做。那些刚直不阿的人,虽然给人非常严厉的感觉,却不会在背后害人。

与君子相交,能使自己有所收获,与小人交往,不知何时就会被小人算计。

所以我们需要多接近君子,不要因为他们非常严厉就对他们产生厌恶的感觉,

菜根谭为善而不见其益(菜根谭君子如介石)(3)

成人的世界很复杂,尤其是现在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

有的人面善心狠,有的人阴奉阳违。更有的人出言不逊,人面兽心。

想必,许多的人都受到阴险小人,口蜜腹剑之人的伤害。

孔老先生曾说:“凡人心险于山川,难知之于天”

大致的意思是说,人心的险恶要比山川还要险峻。想要了解和直到一个人的人心要比登天还要困难。

相信像李林甫这样的人,在当今的职场上并不少见,甚至比比皆是。

所以当我们遇到这样的人时,一定要善于分辨,敬而远之。不要正面与之为敌。

古语说:君子者,罪而不纠,容雅非常。小人者,罪而留心,得志必报!

君子拥有容人的雅量,即使无意中得罪,也无意与其争执。

而小人,则会不同,即使你是无心,他们也会记在心里。

即使表面云淡风轻,内心却会记恨无比。待他们一朝得志,便会无情地伤害你。

这种人,最大的问题在于内心的不善良。

做人,其实首先要善良,善人者,人亦善之。

你带人真诚善良,别人才会对你也真诚善良。反之则亦然。

小人一词最早出于《论语》。

  如今人们多用于形容那些喜欢做些搬弄是非、挑拨离间、隔岸观火、落井下石之事的人。

  这种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毫无公德可言。如果他们还能被称为人,那也是被我们称为“贱人”的人。

  大文豪契诃夫曾写过一篇著名的小说,将此类人物称为“变色龙”。

  鲁迅则直截了当地将其划人“哈巴狗”之列。

他说“这种狗,它虽然是狗,又很像猫,因此也就为阔人、太监、太太、小姐们所钟爱,种子绵绵不绝。

菜根谭为善而不见其益(菜根谭君子如介石)(4)

它的事业,只是以伶俐的皮毛获得贵人豢养,或者中外的娘儿们上街的时候,脖子上拴了细链了跟在脚后。”

  俗话说,狗通人性,这是哈巴狗的过狗之处。

在芸芸众生中,它一眼便能识别富人与穷人。遇见阔人都驯良,遇见穷人都狂吠,有时还会冲上去咬上几口。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战国时期一则故事,

宠臣郭开此人乃春秋时期赵国人氏。赵悼襄王登基后,

他的养女阿媚被选妃入宫,不久后便册封王后。这位大王的岳丈从此平步青云。

在主子的宠爱下,成为朝中炙手可热的人物。

  后秦兵攻赵,邯郸告急。赵王急派宦官唐玫前去魏国,看看负气出走,赋闲在野的老将廉颇能否再度出山。

  面对使者,廉颇当即食饭三斗,肉七斤,精神抖擞,披挂上马,驰骋纵横,八面威风。

  在中国浩瀚的军事史林中,“廉颇之勇,马援之雄”,这两颗璀璨将星,以其辉煌的战绩,杰出的人品,被历代尚武之人奉为楷模,崇拜至今。

  可是,心胸狭窄的郭开唯恐老将回国后,自己将大权旁落。

于是重金行贿宦官唐玫。面见赵王时说:“廉将军虽老,尚能饭,然与臣坐顷三遗矢矣。”

就这不足二十个字的结论,断送了一代名将,也断送了赵国。

  就连当时秦国的间谍敖都对此行径,都难以理解,问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身为赵国大夫,你不怕赵国亡吗?

郭开答曰:赵国的存亡是国家大事,可廉颇是我个人的仇敌,理所当然,咬他一口。

  人称太史公之笔:雄、深、雅、健。纵观此文,字字千钧,力透纸背,三言两语,便将一个欺世盗名,媚上傲下,狐假虎威,狗仗人势,为泄一己私愤,捞蝇头小利,可出卖家人,出卖祖宗,乃至出卖整个国家的小人嘴脸,浮雕般地凸现在世人面前。

  在《白话史记》一书中,我看到了此公模样:他宽衣大袖,羽扇纶巾,面壁而立,正在挥毫疾书。

然而就是在这副好皮囊之下,却包含着一颗祸心,满肚子坏水,泼墨开去,点点斑斑,山河变色,生灵涂炭。

  行文至此,我不仅感到小人的可恶,更惴惴于小人的可怕。

  惹不起,也躲不起,无可奈何。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脍炙人口的诗句,多年来广为流传,它道出人们的心声,同时也反映了一种无奈的心态。

  自古以来,君子坦荡荡,却极易受伤,如鸟入樊笼,举步维艰。

小人口蜜腹剑,笑里藏刀,却如鱼得水,左右逢源。

  昔日,郭开身为赵国大夫,妒贤嫉能,卖主求荣,

菜根谭为善而不见其益(菜根谭君子如介石)(5)

可当国破之时,他却手持秦国绿卡。摇身一变,在新主子那照样吃香喝辣,受宠有加。

孔夫子乃举世公认的一代宗师。他的一生重点研究了两种人,一为君子,二为小人。

  孔子门下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正人君子,济济一堂。

然而对于小人,也只能像孔老先生那样,发出一声叹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无论在哪一个领域也无论从事哪一种行业我们总是会经常地听到有关小人的话题。

一提到小人人们便不约而同皱起眉头长吁短叹了一番之后共同得出的结论是小人真是太坏了小人真难对付小人太可怕了,

凡是步入社会的成年人几乎都有着被小人侵扰或伤害的经历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特别是那些主持正义直道而行的正人君子们,更是小人类群重点打击的天敌。

其是冤家路窄,狭路相逢,不把这些正人君子伤害得体无完肤,一败涂地,小人类群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因为谋人害人是小人们终生履行的“使命”不构陷他人小人们是吃不香也睡不着的。

小人们狼狠贪毒,心如蛇蝎,无事生非,睚眦必报。

自古及今,天下的正人君子遍受小人的荼毒横遭小人们的祸水,真也是个血泪横飞, 叫苦不迭。

按说既然被称作正人君子,就应该具有端正的人品,正常的思维能力。或者是才华卓越的人。

那些麻木不仁、 目光呆滞,是非不明,人鬼不辨的人,是不配顶以正人君子的桂冠的。

既然如此,既然正人君子不但具有端正的人品,而且起码要具有正常的思维能力。

那么,为什么斗不过小人,为什么在小人们的明枪暗箭的攻击下,纷纷败下阵来,甚而至于头破血流、一蹶不振呢?

这是一个被人们经久忽视的命题,也是纵贯古今的未解之谜。

正因为没能从根本上找到解答这个谜团的警示,人们对小人才失之防范任凭小人的宰割、伤害。

也正因为如此小人们——这个异于人类本身的特殊生物类群。

才得以恣意纵生,其毒种传布绵绵不绝,就像那些覆盖大野的荆棘和野草,侵吞着我们生活的园田,侵吞着我们人生的领地。

那些深受其害、饱尝其苦的君子们,只能是痛心疾首而又无可奈何,

现在人们普遍讲人文关爱,社会文明的进程已经被提到了兴国兴家的空前高度来看待。

如此不积极地铲除小人类群人类文明社会进步人文关爱又从何谈起呢,

但小人类群有一种特殊的本能他们个个都是自我“人体包装”的天才,是制造形形色色的假面具的专家。

只要小人需要,只要能实现其贪婪的渴求和邪恶的欲念,他们是随时随地要变换嘴脸的。

管教你如坠五里雾中不知真假美丑为何物。

就如同《西游记》中那个化作美貌村姑的白骨精,而正人君子只能成为吃亏上当的“唐僧”。

人人皆知小人之存在,人人又久知小人之难辨,当面正人君子。背后卑鄙小人,只要你稍一疏忽就会落入小人的圈套。

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小人毕竟是小人,对付小人还是有办法可循。

小人的本领不可谓不大,他可以使帝王者沦为阶下囚,

可以使功高者变为断头尸,可以使尚德者成为逆道人。

多少仁人志士经历无数大风大浪,结果却败道在小人的阴沟里。

那就是要轻其言,重其行,尤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分辨,不要被假象蒙住了眼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