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入伏句子 后日入末伏俗话说
后日是农历的七月十八,也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从后日开始就进入末伏了。今年的秋季还能热多久?俗话说:“秋凉不秋凉,且看秋分第一甲”,是什么意思?今年的秋老虎有多厉害?
四季交替的特点
四季的交替,也就是五行的交替,当卯木进入辰土之后,火气就开始显现了。当午火进入未土之后,金气就开始显现了。当酉金进入戊土之后,水气就开始显现了。当子水进入丑土之后,木气就开始显现了。
所以土中有火就可以生金,土中有水就可以生木,土中有木就可以生火,土中有金就可以生水。当土中之木生火的时候,水就结束了。当土中之火生金的同时,木就结束了。当土中之金生水的同时,火就结束了。当土中之水生木的同时,金就结束了。
因此辰为水库,未为木库,戌为火库,丑为金库,所以“辰戌丑未”四个月就是连接四季的纽带,其中春夏之交在于辰,夏秋之交在于未,秋冬之交在于戌,冬春之交在于丑。这四个月都属土,被称为“四季土”。
所以土生万物,又是万物之库,也就是土生木火金水为四季,而木火金水最终都要进入土中,合而为一都是土,也就是四象归一到太极。土就是太极,在天为应龙,在四季为长夏,居于方位之中,连接四季,掌管四象。
入伏有什么特点
在四季之中,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就是四季的特点。而春季的甲,夏季的丙,秋季的庚,冬季的壬就是四季的力量。也就是说春季的甲木越强,天气就越温暖。夏季的丙火越强,天气就越炎热。秋季的庚金越强,天气就越凉爽。冬季的壬水越强,天气就越寒冷。
俗话说:“冬至逢壬数九”,就是以壬水的力量来表示冬季的寒冷。而“冬至逢丙入寒”,是以壬水压制丙火,来反衬水的强旺。冬季属水,水的力量越强,天气就越寒冷。同样夏季属火,丙火的力量越强,天气就越热。
所以夏至逢丙,就是以丙火的力量来表示夏季的炎热。而庚金怕火,所以“夏至三庚入伏,小暑逢庚起伏”,是以庚金的伏藏来反衬火气的强旺。因此“春分逢甲,夏至逢丙,秋分逢庚,冬至逢壬”,反映着春暖夏热,秋凉冬寒的气候特点。
若以反衬的力量来表示,那就是“春季的戊,夏季的庚,秋季的甲,冬季的丙”。由于四季的交替都是在土中进行的,所以“辰月逢戊天气暖,未月逢庚天气热,戌月逢甲天气凉,丑月逢丙天气冷”。
那么初伏和中伏的开始位于立秋之前,而末伏位于立秋之后,也就是说初伏和中伏位于夏季,末伏位于秋季。所以初伏和中伏的火气越强,天气越热。而末伏的金气越强,天气越凉爽,金气就是秋季的凉气,所谓金风送爽,指的就是秋风。
因此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其实是金气较强开始,代表着凉气开始出现了,也就是早晚有了凉风。但是金气的增长过程是从子到午的过程,也就是凉气逐渐从夜晚往白天延伸,最终使白昼和黑夜都笼罩在金气之下,天气就彻底变凉了。
后日入末伏,有啥特点?
末伏位于立秋之后,也就是秋季的第一个庚日,此时金气越强,天气就越凉爽。反之“金气”越弱,天气就越热。后日是庚子日,庚为金,子为水,庚金在生水的同时,庚金的力量也会被消耗,所以在六个庚日之中,庚子的金气是很弱的。因此今年的末伏依然是比较热的。
但是末伏毕竟是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也就是金气较强之时,所以后日的夜晚就容易有凉风出现。末伏的金气越弱,其蔓延的速度也就越慢,也就是凉气覆盖白天的速度会变慢,炎热的时间就会加长。
人们常说的“秋老虎”指的是出伏之后的炎热天气,而出伏指的就是秋季的第二个庚日。今年农历的七月二十八庚戌日出伏。出伏之后以甲日来反衬金气的强旺,今年的八月初三甲寅日,就是出伏后的第一个甲日。
也就是说从八月初三开始,早晚的凉风就比较明显了,天气开始逐渐变凉。一直到戌月的第一个“甲日”,天气就会彻底变凉。寒露节气就是戌月的开始,今年的寒露节气当天就是甲午日,也就是农历的九月十三,所以今年秋季炎热的时间还是比较长的。
秋分是金气上升的顶点,秋分之后,金气开始减弱,此时以甲日来反衬金气的强旺,所以说:“秋凉不秋凉,且看秋分第一甲”。今年农历的九月初三甲申日,就是秋分后的第一个甲日,与未月的庚日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从那一天开始,天气就会迅速变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