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经的输穴和募穴(脾经有穴名腹哀)

#健康科普大赛#

脾经的输穴和募穴(脾经有穴名腹哀)(1)

腹哀穴,就是一个可以缓解腹部疼痛的穴位,其又被人称为肠哀穴、肠屈穴。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这个名字听起来特别奇怪的穴位。

腹哀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关于这个名字,《会元针灸学》有着这样的解释:“腹哀者,穴居腹部,哀是乞求也,因足太阴磨胃助消化之功,腹求胃之精谷气养脾润五脏,以助四肢之行动。”也就是说,腹是指腹部,脾土。哀就是悲哀,哀求之意也。也是因为本穴处于人体腹部,需要哀求胃中的水谷精气上承以养脾滋润人体其余脏器,所以古人把此穴称为腹哀穴。也有些人持另一种特别的说法,腹痛常让人哀鸣,而本穴是治疗腹痛的有效穴位,所以被称为腹哀穴。总之,本穴因何而得名已不得而知,但本穴确是治疗腹痛的有效穴位。

脾经的输穴和募穴(脾经有穴名腹哀)(2)

腹哀穴就在我们人体的上腹部,其位置是比较容易找出来的。《针灸学》记载,腹哀穴在上腹部,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它又有一个很简单的取穴方法,就是在我们肚脐上4横指(即3寸),再水平旁开乳头到中线的距离,当乳头直下,即为此穴了。

上文已经说到,本穴是治疗腹痛的要穴。这点古人也早已有所记载。古籍《针灸甲乙经·卷十一》有言:便脓血,寒中,食不化,腹中痛,腹哀主之。《针灸大成·卷六》同样记载:盖以哀气主阴,阴气为用多闭结,故其主病寒中,食不化,大便脓血,腹中痛。现在,临床上也把本穴作为治疗腹痛的要穴。

脾经的输穴和募穴(脾经有穴名腹哀)(3)

本穴的日常治疗保健方法包括了针刺法、艾灸法、推拿按摩法。针刺法在这不介绍,因穴位处于腹部,非专业人员不建议采用此法。艾灸法可以说是本穴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一般的腹部疼痛,我们可以采用艾灸本穴来辅助治疗。一般是使用艾条灸或者艾柱灸的方法。除此之外,隔姜灸,隔盐灸也可用于此穴。最后介绍下最为便捷的方法,按摩法。一般是用我们的拇指指腹揉按本穴,这可以起到缓解腹部疼痛,改善胃肠道功能的作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