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迅速发展我们应该怎么做(年互联网发展走了歪路)
币圈乱象之外,创新者和资本又开始了「去中心化」实践。他们构建 Web 3.0 的实践,回到了对互联网公平的强调上。
采写 | Joshua
编辑 | biu
2007 年,乔布斯在旧金山莫斯科尼会展中心,向世界展示了划时代的 iPhone;与此同时,一个(群)默默无闻的人正用 C 编写着两年后才始发的比特币。
在此后的十几年里,乔布斯手中的 iPhone 和它催生的移动互联生态,将 Web 2.0 带向顶峰,也让苹果成为了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而始终匿名的中本聪发明的比特币,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去中心化的虚拟货币,开启了加密货币时代,并改变了人类对于互联网未来的想象。
人们期冀互联网有一个去中心化的版本,苦 Web 2.0 久矣。在这个阶段,用户获取信息的能力被极大扩展,但同时 Facebook 等巨头也各占山头,利用用户的隐私数据牟利。
需要强调的是,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只是 Web 3.0 理念在金融领域中的其中一种试验。上月,央行等 10 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一直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币圈,在政策的明确之下,有人趁乱渔利,有人如鸟兽散。
回归到本质,去中心化,以及对互联网公正的诉求,才是 Web 3.0 的核心理念。有趣的是,恰好在今年 4 月,加密货币总市值达 2.2 万亿美元,正式超过了苹果公司。
Web 3.0 这个理念,仍在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等革新者的推动下继续发展、深化,持续涌现出像加密插件 Mask Network 和去中心化写作平台 Mirror.xyz 等创新产品。这些创新尝试都指向,在币圈乱象之后,对 Web 3.0 的实践回归了。
另一边,加密风投领域最近也颇为活跃。今年 6 月,知名风投 a16z 宣布旗下第三只加密风险基金成立,规模达 22 亿美元,从 DeFi(去中心化金融)到比特币应用,再到 Web 3.0,涉猎范围广泛。
革新者涌现,资本追逐,他们催生的 Web 3.0 到底是什么?以及最重要的,人们如此急切呼唤 Web 3.0,反映了旧互联网的什么弊病?
01
Web 3.0 是怎么来的?
在讨论 Web 3.0 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之前的版本。a16z 的合伙人 Chris Dixon 指出,Web 1.0 大概的时间跨度在 1990 年到 2005 年。最开始,这个计算机互联协议只有工程师能够操作,直到网景公司在 1994 年推出第一个浏览器,更多普通人才得以参与到互联网之中。
但在 Web 1.0 时期,普通人几乎没有能力在互联网上创造资产或内容。一个个承载资产和内容的独立网页,几乎都需要专业人才能实现。因此,这个时代可以被理解为一个类似于传统媒体的网络结构:只有少数节点能够发声,多数人只是看客。
新千禧年后,随着个人主页的标准化与流程化,互联网演化成了 Web 2.0,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社交网络。以 Facebook、Twitter 等为代表的产品,以一种低成本、流程化的方式,帮个人搭建表达渠道,人们也借此连接了起来。与此同时,以 iPhone 为代表的智能设备的引入,进一步降低了表达和连接的成本。
Web 2.0 完全是效率导向的,它消减了信息传递的摩擦,打破了信息传播对于时空的依赖,发现一个个用户乃至社会的痛点并切实解决。然而,这种对效率极致化的追求,催生出了一个个集权中心。
毋庸置疑,由一个全知全能,可以照顾到所有参与者,并可持续的单一节点进行所有决策,效率最高。然而在 Web 2.0 的体系中,用户作为一种资源,被不同的项目抢夺、竞争,以便后者形成数据垄断。
现在,用户内容都被托管在科技巨头的服务器上,虽然内容本身比互联网早期更多元,但对这些内容的托管和分发却也空前集中。在移动互联时代,用户被一个个从体验到中台,再从中台到数据库的垂直体系绑架,成为笼中之鸟。数据成为更加封闭的资产。
但服务所有人的巨头也可能会「宕机」,2017 年,亚马逊 AWS 的一个故障让美国数百家网站,包括 Slack 和 Quora 服务瘫痪。除此,科技巨头也会审查言论,一个发声者被他们屏蔽,用户通常是无法回溯的。
同时,这种对数据的垄断也极度压迫了创新。不管市场出现了怎样的体验和产品创新,数据寡头总是能「大鱼吃小鱼」,迅速带着它的数据子民重新垄断市场,长期来看,寡头压制了创造性产品的持续性诞生。试想一下,近年来,用户们在手机上是不是装的都是巨头产品,几乎看不到小公司产品?
那么,如何替代这个系统的中心?「比特币」这个作为 Web 3.0 先驱的伟大发明,给出了一种解法。
单从效率来看,比特币是一种效率极差的金融结算系统:它每一秒能够处理的交易数基本很难超过 5 笔,而且处理每一笔交易所消耗能源是远高于任何中心化结算方式的。这是它的技术结构本身决定的:每一笔交易都必须对所有节点进行广播。但与此同时,它实现了一种以往都没有办法在虚拟世界实现的东西:权力中心的消失。
限制「中心」是比特币最大的开创性,而这种大规模减少系统效率,来获得几乎为零的信任摩擦,也成了后续其他的 Web 3.0 项目的重要核心之一。
再举一个例子,BT 下载这种点对点下载模式也很好地体现了 Web 3.0 的思想。观众看流媒体就是直接看巨头服务器上内容,他们生产什么内容,观众就只能看什么,某种程度上,在互联网上的体验很大程度上是由科技巨头的议程所塑造的。BT 下载则是直接取消了「中心」,将直接从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下载文件。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连接到 100 台不同的对等计算机,每台计算机都会向你发送数据。即使有几台下线了,你仍然能够从其他在线的对等机上下载数据。
在这种点对点的模式下,访问网站的人越多,服务新用户的能力就越大,减少了对少数中心化玩家的依赖。总的来说,Web 3.0 改变了当前中心化网络造成的权力不平衡,并将信息发布的权力重新交到个人手中。
02
互联网呼唤公正,
革新者开始实践
自 2009 年比特币上线,它启发了人们对于其他货币与金融衍生服务,甚至是金融领域以外,对公正的呼唤。比如,Facebook 对于数据的滥用,Twitter 对于特定内容封禁等事件,一次次让人们深刻意识到,需要公正的不只有金融。
2014 年,在以太坊白皮书发布伊始,Vitalik 就预言了金融之外一个更加公正的互联网存在的可能性。
以太坊官网上有这样一句话:「以太坊是一个为去中心化应用程序而生的全球开源平台。在以太坊上,你可以通过编写代码管理数字资产、运行程序,更重要的是,这一切都不受地域限制。」用 Vitalik 的话说:以太坊是一个去中心化、绝对平等,充满效率和信任的世界。
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视觉中国
Web 3.0 的革命者们从先前金融革命的阶段性胜利中,找到了建立更好的互联网的三个核心要义:
• 开源:用户应该知悉是什么样的代码在与之交互,数据又是如何被获取和使用的。
• 分布式控制:整个系统的控制权不应该在一个单点或是一个单点群之上,而应该是去中心化或是分布式的。
• 民主化决策:一个系统的进化方向,整个系统的参与者都要有一定话语权。其中,创建者不应拥有全部权力,权力应该随着系统的发展而逐渐减小。
在随后的探索中,我们见到了各路的革新者们用不同方式试图改造互联网。
比如,Vitalik 实践的以太坊,就是从底层基础上去改造。也有革新者试图在已有的社交媒体的基础上,去搭建联通 Web 2.0 和 Web 3.0 的桥梁。
从 UIUC 辍学的 Suji Yan 带领着团队开发出了一款象征着「渲染自由」的加密插件 Mask Network。安装了这款插件后,用户就能对自己在 Facebook、Twitter 等平台发送的信息进行乱码加密,用户指定可以看到的用户将会得到解密私钥,倡导用户夺回自己的数据资产。用户想怎么呈现他的信息,就怎么呈现,这就是「渲染自由」。
Mask Network 的 logo 创意似乎来自「笑面男」。「笑面男」是《攻壳机动队》里的虚构角色,是一名黑客,能够实时地在所有电子视象讯号中以笑面标志摭盖其脸部以隐瞒自己的身份|Mask Network
软件工程师 Cameron Hejazi 则见到了资产化已有社交媒体内容的可能性,他所领导的 Cent 帮助用户将已经发布在不同社交网络中的内容 NFT 化,获得基于 Web 3.0 的收益。其中,推特的创始人 Jack Dorsey 使用 Cent 将他在推特上发出的第一条内容卖出,以 NFT 的形式,卖出了 290 万美金。
连续创业者 Julien Genestoux 专注在去中心化订阅与会员制度,他所创办的 Unlock Protocol 能够帮助用户通过任何已有的社交媒体来展开一个不被平台抽成、完全基于密码学的会员订阅。订阅者通过付出虚拟货币来获得解密的钥匙,而没有订阅的普通用户则只能读到乱码。
而笔者所建立的 RSS3 作为一个支持泛信息网络的协议,帮助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网络中的不同信息形成可被订阅与控制的信息流,并作为形成未来新社交网络的基础设施,帮助着新一代创业者与开发者更好地与以往的巨头竞争。
单纯的去中心化并不具备用户价值,新一代 Web 3.0 项目在全新的去中心化基础设施的加持下,正在切实的用产品为一个个用户提供着 Web 2.0 产品不能提供的价值。
03
要突破什么阻碍,
才能建立 Web 3.0?
与金融类服务不同,社交、内容、游戏等类别对于技术栈去中心化程度的要求相对较低,而对体验、性能与功能要求较高。这两种差别,也让 Web 3.0 的实现方式被分成了两个阵营——「纯种」和「混血」。
「纯种」阵营,也就是去中心化原教旨阵营。这个阵营主张项目的每一部分都应该仅使用去中心化技术,保证系统绝对公正。同时,这类项目几乎不会使用已有的 Web 2.0 中已有的内容和用户档案。比如 BitClout(DeSo)就是从零开始,建立一条「专为社交网络服务」的区块链;Permacast 基于 Arweave 搭建了一个不会被审查的永续播客平台,完全存在于链上。
而「混血」阵营则主张新互联网要建立在旧互联网之上,借助已有的技术、数据或基础设施,取其所长,为新的互联网服务。这类项目多多少少会有中心化的成分,不管是使用中心化的服务器,与中心化的网络合作,或是建立在中心化网络之上。他们认为只有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才可能完成革命。
比如,最近火爆 Web 3.0 圈的写作平台 Mirror.xyz 就是一例。
「为了能够有一个足够好的读写体验,我们决定建立一个(中心化的)后端 API。作为一个网关,它可以帮助我们在把文章发布到 Arweave 之前进行签名验证,或是让我们能够替用户们支付 Arweave 的发布费用,并对文章条目进行缓存来获得极快的响应时间。这(引入一定的中心化后端)使得我们能够拥有世界一流的写作和阅读体验,同时还能实现我们所有的内容去中心化的目标。」Mirror.xyz 的开发团队写道。
「纯种」阵营会认为对方的理念不够坚定彻底,反过来,「混血」阵营认为对方的理念不够务实可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将会看到这两者,用两种不同的革命逻辑,向着同一个方向努力。前者的项目会更多地受到虚拟货币市场波动的影响,有着更高的准入门槛,并很难提供与 Web 2.0 时期成熟应用相媲美的体验,但它的彻底化更容易获得高端核心用户的信任。而后者的项目虽然更能在提供的服务上兼顾两个时代的优势,但其不彻底性也会让一部分用户质疑其可靠性。
但不管是哪一种革命方式,Web 3.0 的项目都有着其鲜明的开放与「模块化」的特点。比如上文中提到的 Mirror.xyz,它作为一个创作平台,不但没有设置关注、点赞、评论等基础功能,它甚至不会为多数用户生成一个文章目录页面。放在 Web 2.0 时代,这几乎会被认为是一个「残疾」产品。而其团队则表示在项目已经处理了内容的生产、展示的情况下,分发由其它协议与网络去完成是更符合 Web 3.0 精神的,如目前与 RSS3 适配的索引、搜索、互动与关系链。
Web 3.0 的变革不仅仅只发生在国外,国内很可能也会发生相似的变化。虽然绝对的去中心化很难实现,但作为开始,一个能够让数据互通的标准或协议,将可以大规模限制巨头们的垄断。
当数据优势不再,用户将看到有很多个微信、美团、微博与抖音,它们使用着同样的数据为用户提供服务。而用户这边,可以随意选择使用哪一个应用接入服务,应用们则是全靠体验,而非数据垄断来赢得竞争。这样一来,巨头们仍然保持他们的合理优势,创新的个体也不会被压制。
「过去很多人说解放数据主权,但是没有一个项目能够把旧世界和新世界连在一起,互联网巨头不会把自己升级。」Suji Yan 表示,「互联网早期有很多美好的梦想,比如说跨境支付、三权隐私、线上治理、永久存储、开放金融、数据属于个人,但是由于各国跟一些商业组织基于自己目的阻挠成为现在这个阶段,我们把现在这个阶段叫做 Web 2.0,将突破阻挠和限制的下一阶段称作 Web 3.0。」
知名开源作者 DIYgod 多年来一直在做去中心化信息分发相关的工作,他之前开发了名为「RSSHub」的开源项目。有意思的是,他在做这个工具的时候,并不知道什么是 Web 3.0,也不知道这就是去中心化的工具。他只是从自己的个人需求出发。
「我想关注一个人,他在微博上,也在豆瓣上,很麻烦,所以就搞了这么一个东西,让所有这些都变成 RSS 格式,然后,我就能直接订阅」。RSSHub 这个去中心化的公开数据流,把以前被大巨头绑定的地数据拿出来,变成一个公开的、随时随地可以去访问的数据流。此前即刻用爬虫追踪某个具体的信息源,就是用了这个技术。而他也后续带着这种理念开发了 RSS3 的核心模块。
在 Web 3.0 这个概念出现之前,人们已经在做相关的实践了。透明和公正从互联网被发明开始,就是最终的目标。我们在途中走了弯路,现在是时候重回正轨了。
编辑按:
本文作者 Joshua 是 Web 3.0 领域的创业者,其项目 RSS3 是 Web 3.0 时代的社交性信息流协议与标准,通过内置的商业、推荐以及存储等机制,将包括关系、内容以及画像等数据返还给用户。Joshua 的邮箱是 joshua@rss3.io,欢迎和他交流。
题图:Unsplash
本文为极客公园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极客君微信 geekparke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