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双创中心是干什么的(三阶三层高职双创)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黄京 通讯员 匡芳

年底就业率达97.7%、创业率最高达7.1%、在校生创新创业教育覆盖率100%,高于同类高职院校;连续10年被授予湖南普通高校就业创业督查“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获评全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示范高校;近年在“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业规划大赛中,拿下多个重要奖项……这是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近年取得的创新创业教育“成绩单”。

一所高职院校缘何能擦亮“双创”名片?“双创”教育如何落实?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如何为新时代职业教育赋能?近日,三湘都市报记者来到学校寻找答案。

学校双创中心是干什么的(三阶三层高职双创)(1)

(学校在2019年全省就业创业工作会议上作专题交流“三阶三层”“双创”实践育人经验 图片由学校提供))

模式——

【三阶】分阶段、阶梯式点亮学生“双创”基因

近段时间,在长沙商贸旅游职院,不少师生都会去创业孵化街的悦瘦轻食餐饮店点上一份轻食。“分量足、味道好、食材新鲜”是大家的一致评价。而餐饮店老板何迎,就是该校2019届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起初吃轻食纯属个人爱好,觉得它又美味又健康还能保持身材,所以会经常点一些轻食外卖。”何迎发现,学校附近的商圈经营轻食的商家比较少,于是便萌生了开店想法。

不过,将爱好变成创业项目之前,她经过了一番严格的调查。“在大二的《创业基础》课上,老师给我们分析案例时就强调过‘既要有创业机会的敏锐,也要有市场实地考察的数据’。”就这样,花了整整五周的时间,何迎对周边轻食店铺经营情况、附近居民和师生对于轻食的消费意愿、菜品的定价范围等相关情况做成了报表。有了数据支持,她对项目的运营也更有底气了。她招募了学校的10名学弟学妹一起加盟这个创业项目:湘菜学院的学生制作创新菜品、文创学院的学生负责包装宣传、湘旅学院的学生则负责推广,大家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一起将轻食餐饮做大做强。何迎接下来的目标是,要推广健康饮食和饮食文化,此外还将和部分农户、蔬菜基地深度合作。

“如果没有从大一开始就接受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我根本不可能会走上创业之路。”23岁的何迎认为,自己的“双创”基因是在学校的创业必修课上被点亮的。记者获悉,在长沙商贸旅游职院,开设了两门创新创业必修课,计48个学时、3个学分。另外,还开设了“中小餐饮企业创业与经营”等12门创新创业选修特色课程,以及11门创新创业网上课程,并编写6种校本教材和案例集供学生学习使用。与此同时,该校还分“职业规划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创业项目孵化”三个阶段,对全体学生阶梯式实施“双创”教育,融入大学学习全过程。该校科研与发展规划处处长胡伏湘介绍,在各个阶段,通过设计职业规划书、生涯访谈海报、创新点子、创业项目、营销策划方案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创新精神、创业思维、就业竞争意识等,为全体学生未来创新创业和终身职业发展奠定基础。“虽然最后走上创业之路的学生是少数,但在这种学习过程中,每个人获得的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是受益终身的。”

【三层】分层次、个性化发掘学生“双创”能力

“刚出校门便成老板”是2019届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周旺的真实写照。这个同学眼中的能人,表现出对创业的极大兴趣。“卖过图书和手机、帮人PS修过图、做过网页,其实并不是为了赚钱,就是喜欢不断挑战自我。”这些“小打小闹”的创业经历,却为周旺后来通过学校“三阶三层”精英班成员的遴选考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能够像周旺一样入选‘精英班’的学生只有30%左右。他们比普通学生有更强烈的创业意愿和资质,必须要为他们提供系统化的培养方式和训练。”该校创业学院院长韩燕平说,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模式,“精英班”依托创业学院智慧课堂,采用各种新兴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理论基础,特别是为学生后续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和参加创新创业作铺垫。

以大赛为契机,进行系统训练。在“精英班”上,周旺接受了“创业之星”虚拟仿真系统的培训,“就是在网络平台上招募团队模拟经营一家企业,然后与别的团队PK。”虽然是虚拟的,但周旺认为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管理、团队协作、经营决策、沟通技巧等能力都有了突飞猛进。

在文创学院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周旺还利用寒暑假或节假日,到学校实践基地合作企业开展“准员工”化实践。尽管对自己会展专业知识充满自信,但周旺说,直到去了企业,才发现自己仅仅只是会背专业术语。“书本上的会展流程我背得滚瓜烂熟,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状况都让我从头学起。”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为他后来为进入会展服务行业作好了充分准备。

精英班的学生还有个“特权”——可以进驻学校上万平米的“双创”孵化基地,进行项目孵化,学校会为其提供丰厚的创业政策和场地支持。就这样,大三的时候,周旺酝酿已久的“超级玛丽”健身俱乐部项目,被搬到了基地。“我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完成了从筹备到正式开张营业的所有工作。”通过系列宣传策划,他的俱乐部成功吸引了众多粉丝。2019年6月,他还带着这个项目成功晋级湖南省“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并获得二等奖。毕业之后,周旺又成立了一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干起了会展服务的本行活儿。

“周旺的经历,是学校‘双创’教育中‘三层’模式的最好见证。”韩燕平告诉记者,所谓“三层”是在“三阶”教育过程中,每个阶段都分为基础层、精英层和创客层来实施。“基础层”是一种针对全体学生的普及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的;“精英层”则是为大约30%有浓厚“双创”兴趣、且学有余力的学生重点开展“双创”教育,其借助平台学习、选修课、电影欣赏、企业家讲座、社团实践活动等形式进行,让学生成长为管理型人才;而“创客层”则为10%左右有项目、作品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双创”教育,通过作品路演展示、项目评估、成本核算、项目孵化等方式实施,帮助他们蜕变为创客人才。

学校双创中心是干什么的(三阶三层高职双创)(2)

(学生课程作品——《食刻》项目参加第六届湖南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决赛取得优异成绩 图片由学校提供)

学校双创中心是干什么的(三阶三层高职双创)(3)

(创业学院组织优秀创业导师、创业精英班优秀创业者赴伟人故里探访伟人足迹,探寻艰苦奋斗的故事 图片由学校提供)

举措——

用五个“一”助力“三阶三层”

如果说“三阶三层”打造了高职“双创”教育的“商旅模式”,那要将其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还需要强有力的工作保障机制。作为在60余年的办学实践中,探索确立了“立足长沙、服务‘三湘’(湘菜、湘商、湘旅)”办学定位的长沙商贸旅游职院,用五个“一”——“一项课题、一个领导小组、一所学院、一条街、一门专业”助力“双创”教育成为学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突破口。

【一项课题】

早在2006年,“双创”教育就成为学校推进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抓手。该校副校长崔德明介绍,当时学校第一时间组建了研究团队,申报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并获立项。“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校对创新创业人才的成长环境、成长规律、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规划设计了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这也为创新创业在湖南高职教育中的实施开创了先河。”

【一个领导小组】

学校于2007年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其余校领导为副组长,教务、科研、学工、校企合作、二级学院、财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这个领导小组成员会随着班子调整和干部换届动态更新,但主要职责不变,内涵逐步深入。”崔德明说,“双创”领导小组的成立,体现了学校对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为各项工作地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现在,领导小组每半年召开专题会议,探讨创新创业工作新理念新思路,协调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所学院】

2016年,负责全校“双创”教育组织与实施的创业学院成立。“有编制、有课程、有预算、有场地、有学生。”韩燕平说,创业学院有校内专兼职教师26名,负责讲授必修课、选修课,进行项目指导;由17名企业家、投资人、校友组成的“外援团”,每人每年至少来校进行两次辅导;成立“职业素养与创新创业就业教育教研室”“熊苹创新创业大师工作室”,特聘校内外名师组团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拥有800多名会员的学生社团“创业者协会”,更是教师们的重点指导对象。

【一条街】

开在长沙商旅职院东侧临街门面里的花生活花艺馆,由学校2015届毕业生肖依依创立。“按市场价,怎么着每个月的租金也得四五千元,但学校几乎是给我免费使用。”肖依依是学校创业街上最老的业主,她说:“每当发展遇到瓶颈,回到学校就能向老师请教。”如今,不仅花店品牌得到消费者认可,还与学校合作开发了《花艺与特色创意花店创业经营》课程,指导了学妹成功开设了3家花店。2013年,学校在省内最先成立了校内创业一条街。“这条街是学校规划的第一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总共规划了三期。”韩燕平介绍,学校先后投入了2000万元巨资建设总面积达到7670平方米的孵化基地,即一条创业街(三级项目孵化区)、一栋创业楼(二项目孵化去)、一层自强楼(一级项目孵化区),每个二级学院建设了创新实训中心,形成了高标准的教育和分级孵化场所。

学校双创中心是干什么的(三阶三层高职双创)(4)

(刘国华校长来花店看望肖依 鼓励她要志存高远,创新经营,积极带动在校生就业创业图片由学校提供)

【一门专业】

刚入校不到一年,永州姑娘刘海萍就开始经营自己的创业项目“星空网吧”。作为学校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管理专业的首届学生,刘海萍觉得自己特别幸运。崔德明表示,学校是省内唯一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其以探索创业者培养规律、将创业者作为专业重要培养方向,从2017年至今4年累计招生160人。

校长说——

“双创”教育不是培养老板,而是强化职业核心能力

“高职院校的‘双创’教育并不是要教学生怎么开公司、当老板,其立足点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双创’基因,也就是说,要强化学生职业核心关键能力的培养。”校长刘国华表示,随着产业的发展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高职院校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同时,逐渐向培养管理型、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转型,因此必须进一步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地位、作用和内容。“学校探索的‘三阶三层’模式,将‘双创’教育视为与专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且在强调普及教育的同时,设计了‘双创’教育的重点内容和个性化内容,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合适的‘双创’教育内容。”

在实施过程中,刘国华说,学校还重点建设了《中小餐饮企业创业与经营》、《新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参与建设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开发纸质教材、二维码资源(“一码一空间”)、虚拟仿真资源、微课资源一体化教材,打造创新型、学习型、服务型和专家型等“四型”教学团队,实施项目融入、MOOC平台、优秀教学案例反哺教育等教法,科学设计课程思政,系统探索了高职“双创”教育领域的“三教”改革。

[责编:薛琳]

[来源:三湘都市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