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孟母三迁看教育(妈妈的心愿孟母三迁)

孟子,又叫“孟轲”,战国时的邹国人,公元前372年-前289年。

他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有“亚圣”之称,和孔子并称“孔孟”。著有《孟子》一书,这是一种“语录体散文集”。

《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共同完成。其核心是“以仁为本”。“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观点,皆出自于《孟子》。

从孟母三迁看教育(妈妈的心愿孟母三迁)(1)

但是,集市又太过热闹,附近经常有“杀猪宰羊”和“打铁吆喝”的喧闹声。有一天,孟子又和附近的小孩玩起新的游戏,什么呢?

学那些生意人,模拟”屠宰猪羊“。孟母得知后,觉得这怎么能行?皱眉说道:“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孩子的成长!”于是,又搬家了。

从孟母三迁看教育(妈妈的心愿孟母三迁)(2)

第三次,他们搬到了学堂附近,相当于“学区地带”。

这个地方,求学、学礼的氛围非常浓,在每个月的第一天,经常会有当地的官员到访文庙,这些人进行跪拜、行礼,人和人间的交往非常友好礼貌,孟子潜移默化中就学习到了,久而久之也就记在心里。从此,孟子就很少逃课、也不再贪玩。孟母见了后,觉得很满意。

她说:“这才是适合我孩子住的地方啊!”母子就长住在这里。孟母望子成龙,搬家多次,如果放在今天,想搬到一个条件完美的学区地带,可不容易,毕竟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也进入了快节奏状态,但孟母的这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教育思想却永远不会过时。

从孟母三迁看教育(妈妈的心愿孟母三迁)(3)

“孟母三迁”告诉我们:环境造就人才,同时也能淹没人才。

不同的教育方式会有不同的教育效果。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对我们的未来和生活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追求高品质的物质生活,我们更需要有“追求高品质精神生活”的先进意识。而孟母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妈妈的心愿就是子女健康平安成才。最后,祝全天下的母亲,节日快乐!作者最新最全动态请关注:晚睡学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