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里的非遗(我国首个世界级)

我们常说的“非遗”全称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我国制定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4级保护体系,在此以外,还有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世界级”非遗。

世界级非遗的评选从2001年开始,每两年一次。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共有19个申报项目入选,其中就包括中国的昆曲艺术,且在当选的 19 个项目中全票通过。由此,昆曲也就成为了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入选首批世界级非遗的艺术形式

昆曲里的非遗(我国首个世界级)(1)

2001年入选的19项世界级非遗

昆曲是集文学、舞蹈、音乐、武术、美术和戏剧为一体的艺术表演形式,具有完整的表演体系。昆曲词曲优美典雅、唱腔婉转动听,角色的表演方式细腻入微,在中国文学史、音乐史、舞蹈史、戏曲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被人们誉为“百戏之母”。

昆曲以唱念做打、舞蹈及花式武术为表现手法,以鼓、板等乐器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进行伴奏,展现了一个唯美的舞台意境。

昆曲里的非遗(我国首个世界级)(2)

昆曲的源流

从明代初期算起,昆曲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 最初,在江苏昆山,被誉为昆曲鼻祖的顾坚和诸多曲家研磨昆山腔,终使昆山腔在纷纭不类的南戏诸腔中脱颖而出,成为引人瞩目的“正声”。
  • 然后,魏良辅从江西南昌投身昆山,将昆山腔改良成一鸣惊人的昆曲。
  • 最后,昆山人梁辰鱼将比较单调的唱曲形式发展成更加丰满的演剧形式,将昆曲搬上舞台,形成了被敬为“百戏之祖”的昆剧。

昆曲里的非遗(我国首个世界级)(3)

江苏昆山千灯镇的顾坚纪念馆

从昆山腔到昆曲再到昆剧,是“百戏之祖”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称谓。腔为声腔,指唱段的腔调样式;曲为曲调,指旋律的曲折形态;剧为戏剧,指情节的唱演内容。由于昆腔是昆曲形成之前的腔调,所以现在一般不多提及,平常主要在“昆曲”和“昆剧”这两个叫法应加以区别和运用。一般以唱为主的活动称为昆曲活动,如昆曲曲会,昆曲清唱等;以演为主的活动称为昆剧活动,如昆剧团演出,举办昆剧艺术节等。

昆山腔在“四大声腔”中(其余三种为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兴起最晚但发展最快,由此发展而来的昆剧在舞台艺术上吸收了宋、元以来的诸多曲种的精华,创造了当时最完整的表演体系。

昆曲里的非遗(我国首个世界级)(4)

昆曲的盛衰

自明代嘉靖年间至清代乾隆年间(约1522-1759)的二百多年中,是昆曲艺术最兴盛的时期。

当时,昆曲是宫廷官府中的常客,是文人雅士的时尚,正是宫廷这种富丽华美的演出氛围,和文人们附庸风雅的刻意追求,使得昆曲日益走向文雅、繁难的境地。那时名家辈出,作品极为丰富,如至今依旧频繁上演的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高濂的《玉簪记》、清代洪晟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与文人阶层、宫廷的亲密结合,让昆曲曾以优美清新的风格超越了当时其他简单粗率的唱腔、戏剧样式,从而登上了那个时代的艺术巅峰。也正因为如此,随着文人、士大夫阶层的没落,细腻幽雅的昆曲逐渐显露出远离普通大众欣赏趣味的一面。昆曲过分雕琢的唱词、过分悠长的演唱、过分缓慢的节奏让普通观众越来越难以接受。

到了18世纪后期,由于地方剧种的兴起,打破了当时的戏曲演出格局,昆曲由此开始走下坡路,京剧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加上战乱频发,政府无暇顾及,新兴戏曲剧种的不断兴起,曾被尊称为“百戏之祖”生存空间逐步缩减,地位日渐衰微。

昆曲的新生

1956年,浙江昆剧团改编演出《十五贯》在全国引起极大的反响,周总理曾感慨地说:“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之后,全国许多地方相继恢复了昆曲剧团,一大批表演艺术家又重回昆曲表演舞台。

昆曲里的非遗(我国首个世界级)(5)

《十五贯》

2003年11月,设于苏州戏曲博物馆内的中国昆曲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这是全国唯一的集昆曲历史、文化、艺术于一体,以陈列、展演、保藏、利用、研究为宗旨的专业艺术博物馆。馆内藏有古戏台、珍贵的戏曲脚本剧本、脸谱戏服、戏文木雕石雕等有形的文物资料,为人民大众了解昆曲接触昆曲提供了空间与机会。

昆曲里的非遗(我国首个世界级)(6)

中国昆曲博物馆

但昆曲真正走入人们的视野,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当是2004 年中国台湾作家白先勇主持策划的《牡丹亭(青春版)》的全球巡演之后。

2004 年 4 月,由中国台湾作家白先勇主持策划、苏州昆剧院师生参演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首演,即获得极大的成功,受到社会的普遍赞誉。

昆曲里的非遗(我国首个世界级)(7)

青春版《牡丹亭》

当时其制定的传播策略主要是:

  1. 走进高校抓住年轻受众;
  2. 传播内容上重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3. 传播渠道上对新媒体更加倚重。

此后,白先勇带领青春版《牡丹亭》剧组在海内外多所知名大学、大剧院进行演出,每到一处,场面都热烈非凡,好评如潮。

昆曲里的非遗(我国首个世界级)(8)

白先勇,中国台湾著名作家,白崇禧之子

白先勇表示:“制作青春版 《牡丹亭》便是试图将昆曲古典美学与现代剧场接轨,在昆曲的传承基础上,适当地融入现代审美法则,创造出一出既传统又现代的昆曲经典范例,以唤回曾经有过辉煌历史‘百戏之祖’的青春生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