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的年羹尧怎么样(雍正王朝中的一个细节)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年羹尧奉胤禛和十三阿哥的命令,去江夏镇找寻《百官行述》的下落,并捉拿刑部“逃犯”刘八女的时候,遭到了当地一个千总阮必大的正面硬刚。
即使年羹尧亮出了主管刑部的十三阿哥亲笔签发的手谕,阮必大照样不买账,要和年羹尧死磕到底。
看到这里,我想不少观众一定会有一个疑问,何以一个区区六品的地方千总,敢于和已经担任四川提督的年羹尧抗衡?难道这是电视剧中的硬伤吗?
我们知道,《雍正王朝》这部剧最不担心观众去挑它的细节,因为剧中的很多细节,都是可以找到对应的伏笔。
就拿阮必大敢于硬刚年羹尧来说,其实在这个片段之前,电视剧已经非常清楚地铺垫了很多细节内容。
剧中,作为太子的猪队友兼招安使者的黄体仁,拿着太子的亲笔信来到江夏镇,准备替太子收编任伯安这个小弟,同时把任伯安收藏的《百官行述》一起带走。黄体仁那点“学外语”爱好,任伯安、刘八女了如指掌,自然忘不了在江夏镇盛情款待他一番。
与此同时,阮必大闻风也屁颠屁颠地跑到江夏镇来对“逢凶化吉”的刘八女表示祝贺,从这一系列镜头,不难发现阮必大和任伯安、刘八女二人之间存在着非同一般的利益关系,看来平日里双方没少官商勾结、坑壑一气。
当然了,如果仅仅凭借这点虚头巴脑的酒肉交情,阮必大是不会为任伯安、刘八女二人强出头,去得罪手持十三阿哥手谕的年羹尧。
接下来,任伯安隆重地为阮必大引荐了在一旁被冷落半天、内心早就不爽的黄体仁。
在听闻黄体仁是京城里来的大官,本能的反应使得阮必大二话不说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给准备“学外语”的黄体仁磕头。
不过,阮必大磕这个头,仅仅只是因为黄体仁是京城里来的侍郎,尚且不知黄体仁还是太子的死党,只道官大一级压死人,不敢怠慢这位京城里来的官老爷——毕竟,就连在江夏镇为所欲为的任伯安都对黄体仁毕恭毕敬。
当年羹尧现身后,阮必大脱掉了便装,换上了制服,开始执行公事。
起初,他只是以为身着夜行衣的年羹尧一伙是过路的蟊贼,于是表现得官威十足。
毕竟这是在任伯安的地盘上,自己平日里和他们狼狈为奸,没少受他们的好处,此时正是到了自己表现的时刻。而且,还有京城里来的黄体仁在一旁观摩,自己必须振作精神,好好表现一番。
在看到年羹尧亮明身份,并拿出十三阿哥的手谕后,阮必大明显有一些坐不住了,估计他心里后悔得肠子都要青了,早知道自己在来江夏镇之前应该好好看一下老黄历。
眼前一方是十三阿哥亲笔签发的刑部命令,另一方则是自己的死党。究竟该服从刑部命令,还是帮死党对抗十三阿哥。
一时间,阮必大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就在这个时候,任伯安还不忘适时@了一下阮必大:
言外之意是告诉阮必大,咱们现在已经换了靠山了,太子的身份地位比十三阿哥高出好多。
不过,任伯安的这层暗示,却隐藏了一个关键的信息——他手里掌握着不可告人的《百官行述》。
而阮必大看到年羹尧拿着十三阿哥的手谕来捉拿刘八女,又看到任伯安一个劲地打着太子的旗号,让自己和年羹尧死磕,又也简单地认为这只是十三阿哥“自不量力”,想和太子叫板一下。
于是,稍加权衡后,阮必大便果断选择站队任伯安一方,决定和年羹尧死磕到底。
任伯安自诩是太子的人了,如果自己死磕年羹尧,守住了任伯安和太子之间的那点利益关系,回头任伯安在太子那边为自己美言几句,将来自己借机攀附上太子,进一步飞黄腾达岂不是指日可待。
所以说,阮必大之所以要死磕年羹尧,既有阮必大投机钻营的那点小心思,其实还有阮必大和年羹尧、任伯安之间存在着不对等的“信息差”。
试想,如果阮必大得知任伯安“指使”他和年羹尧抗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守护那套干着天大干系的《百官行述》的话,阮必大还会替任伯安去这样卖命吗?
我想,他只要头脑正常的话,是绝不会干这种蠢事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