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到底卖不卖小杯(平时我们喝的星巴克)

品牌出周边,并不是一件很稀奇的事情。星巴克的周边基本上包含:手机壳、钥匙扣、卡套、杯子等。其中星巴克特别喜欢在杯子上做文章,比较火的杯子就有:猫爪杯、十二星座情侣杯,以及做了21年的圣诞杯等。

在猫爪杯意外爆火后,随后星巴克在其官微PO出一组“小熊星杯”。可见,猫爪杯的作用不容小窥,才使品牌这么急切的再出杯子。

星巴克到底卖不卖小杯(平时我们喝的星巴克)(1)

星巴克到底卖不卖小杯(平时我们喝的星巴克)(2)

据星巴克2019第一财季财报显示,在2018年四季度,星巴克中国/亚太地区同店销售增长3%,交易增长1%,消费者在单次消费中的金额增长了2%。意思就是:消费者在星巴克喝咖啡的时候,顺手买了星巴克价格不菲的周边产品。

马克杯、保温杯、吸管杯、玻璃杯……卖咖啡的星巴克不断推出杯子,究竟星巴克的杯子里蕴含了哪些营销哲学?

关于中杯/大杯/超大杯,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罗永浩老师“较真”画面。

星巴克到底卖不卖小杯(平时我们喝的星巴克)(3)

星巴克杯型中常见的是中杯/大杯/超大杯,容量代号分别是:Tall(354ml)、Grande(437ml)、Venti(591ml),价格分别是27、30、33元。虽然还有一个Short(236ml)的小杯,据说此杯子是给星巴克的浓缩咖啡特定的。

星巴克到底卖不卖小杯(平时我们喝的星巴克)(4)

常去星巴克的人就知道,当消费者在中杯和大杯之间犹豫时,销售员就会提醒消费“3元升级30元的大杯”,言下之意就是大杯比中杯更划算。同理,当消费者选择中杯时,销售员将用同样的方式提醒消费者“3元升级33元的超大杯”。

往往这个时候,消费者“占便宜”的心理就开始作祟,大多选择了杯型设计者想要的结果。因为在消费者的感知世界里,多3元更便宜。

为什么星巴克不是遵循的行业普遍意义上小杯/中杯/大杯,会去另辟蹊径设计出中杯/大杯/超大杯?

一、制造歧义,显得与众不同。

在星巴克还没有这么普及,被广泛接受的时候,“没有小杯”的星巴克,也成了消费者们的新鲜事。

朋友之间、同事之间相互安利,提到星巴克总是会加上一句“哎你知道吗,如果你去星巴克买咖啡的话,要记得他们没有小杯,中杯就是最小的”。

星巴克到底卖不卖小杯(平时我们喝的星巴克)(5)

隐隐地就透露出一种与众不同的 B 格气息。这也成了星巴克品牌文化的一个传播记忆点。

故意制造歧义本身,就是给自己留了一个解释的机会。经过几次提醒之后,你总会对如此独树一帜的品牌,形成深刻的印象。

二、提供问询的机会,提高客单价。

你在星巴克的结账台,一定见到过这样的杯型展示说明:

星巴克到底卖不卖小杯(平时我们喝的星巴克)(6)

当你决定好购买哪种饮品的时候,点单员一定会再向你解释一遍“我们的中杯就是最小杯哦,你确定吗”。每个顾客都要问一遍,浪费几十秒的时间。

本来叫“小/中/大杯”就可以省事多了,可星巴克却如此大费周章,不惜延长顾客排队时间、占用结账台的黄金展示位。

事实是,点单员一句“你确定吗?”,会让消费者迅速产生自我怀疑,极有可能作出升杯的决定,这也意味着更高的客单价。

在星巴克,除了问你“还需不需要其他食物”,其员工向你解释杯型的时候,已经把这个逻辑玩了一遍。

与店员的一来一回中,就会让你对本来已经决定好的事情产生怀疑,然后听从建议。

三、提对比定价策略。

营销市场有一个感知法则(Law of Perception):“市场不是产品的战争,而是感知的战争。”

在这么多印象标签中,品牌都会努力避免给消费者留下“不值得”的消费体验,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复购率和口碑传播。即便常年以“高大上”标榜自己的星巴克也是如此。

花 ¥29 元买一个小杯拿铁 or 中杯拿铁,消费体验是不同的。即便你已经知道星巴克的中杯等同于”最小杯”,只是换了个说法,但后者还是让我们心里舒坦了一点。

前段时间有篇关于星巴克的刷屏文章,提到星巴克售卖 22 元的依云矿泉水,主要是为了让消费者感知到“你看,我连水都卖 22 元,30 元买杯咖啡并不贵吧。”

星巴克到底卖不卖小杯(平时我们喝的星巴克)(7)

实际上在星巴克不同杯型之间,用户对这种定价对比的感知会更加明显和强烈。

小小的价目表,暗藏了这么多商业套路,那既然都来了星巴克,总不能不点吧。怎么办?

3个人去喝咖啡,3个中杯90元,两个特大杯72元,从中你得到了3个中杯,还省了18元,是不是感觉有点过分,既然我都喝星巴克了还在乎这点钱,的却如此,我们去消费并不是单单的是的咖啡,更是它的环境以及提供给我的服务,再加上它的品牌,感觉就是不一样,这里呢只是希望大家可以简单明白一下。

对顾客来说,如果有事要办,能趁热把大杯或超大杯的咖啡喝完,的确会很撑。对星巴克来说,中杯到大杯、超大杯除了多用一些咖啡豆和换了个大杯子外,制作工艺时间成本都是一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