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包局气法图解(阴阳二气周流运行全身)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三百五十七(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阴阳包局气法图解?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阴阳包局气法图解(阴阳二气周流运行全身)

阴阳包局气法图解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三百五十七。(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摶而勿沈,名曰一陰。陰陽(雩重)(雩重),積傳為一周,氣裏形表而為相成也。”——《黃帝內經•陰陽離合論》

(接前文)我们再往后看另外一个关键,就是“抟而勿沉,名曰一阴”,“抟而勿沉”是什么意思?我们之前讲三阳经的时候也有类似一句话,叫做“抟而勿浮,名曰一阳”,那个地方我们解释抟就是抟聚,就是汇聚的意思。这个地方的抟也是抟聚汇聚,是不能过于沉。(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三阴脉本来就是主里的,里面的经脉是沉的,不是浮于表的,要是过于沉就不对了,所以应是“抟而勿沉,名曰一阴”,也就是说抟聚在一起,不是过于的沉到下面,不是过于的沉到下面就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三者之间是紧密协调的合在一起,所以叫做“三经者,不得相失也”。三者虽然分开是各干各的活,但是合在一起又是一个集体,我这样讲可能大家能明白。

抟字左边一个提手旁,右边一个专心的专,专的写法在古代跟搏击的搏特别像,而且搏和抟又是通假字,所以《类经》在引用这个字的时候就引用搏,就是搏击的搏。张景岳在《类经·经络类二十九》里边的注解∶“三阴皆阴,阴脉皆沉,不得相失也。若过于沉,则为病矣。故但宜沉搏有神,各得其阴脉中和之体,是为三阴合一之道,故名曰一阴,此三阴脉之离合也”。这个地方注解就很有意思,张景岳一直认为这个地方是把的脉,身体的脉,指的是脉搏,脉搏应该是沉搏而有神。因此就“各得阴脉中和之体,此为三阴合一之道,故名曰一阴”。这就是三阴合一,又不浮,又不沉,沉中又有神,就是这样一个道理,这就是张景岳的认知。

我们再往后看,后面有一句话可能大家会有一些疑问,叫做“阴阳(雩重)(雩重),积传为一周”,这个字我认为应该念传播的传。关于这段话怎么理解?(雩重)(雩重)这两个字《黄帝内经》上怎么写?左边是一个云的繁体字,但是云的繁体字最底下不是简体字的云,而是像一个亏本的亏,右边是一个重量的重,这两个合在一起,这个字念(雩重),王冰注解为∶“(雩重)言气之往来也。积,谓积脉之动也。传,谓阴阳之气流传也。夫脉气往来,动而不止,积其所动,气血循环,水下二刻而一周于身,故曰积传为一周也。然营卫之气,因息游布,周流形表,拒捍虚邪,中外主司,互相成立,故言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这一段话把后面的话也解释了,就是“阴阳(雩重)(雩重),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刚才王冰的这段话就是把这一整段话全解释了,他讲的就是阴阳二气运行不息,周流全身,就是因为阴阳离合表里相成的缘故。

“气里形表”,也就是身体内在是气在运行,身体外面是形,就是我们的身形,大家在外面能看到,这就是阴阳离合,阴在里边,阳在外面,阴阳(雩重)(雩重),积传为一周。所谓积传为一周,就是营卫之气,全身的气血在身体里边如环无端的循环。讲的就是阴阳离合表里相成的道理。

《素问识》里边讲的大多数都是一些关于音形、字义考据的内容,他说∶“简按(雩重),字书并引本经,不释其意,篇海云,音中。字汇补云,一本作冲冲,非,以(雩重)音冲也。王注为往来之义,必有所据,通雅云,忡忡,犹冲冲也,古素问作(雩重)(雩重),忡忡,忧貌,出诗召南,冲冲,行也,出广雅,义不相涉。盖根据音而漫解者。”他对于(雩重)进行了一番考据,(雩重)(雩重)的意思就是气血流转。张景岳认为是用来形容阴阳之气运行不息,他在《类经》里边对(雩重)是这么注解的∶“言阴阳之气运行无已也”,讲的是阴阳之气运行不会停止的意思。咱们学《黄帝内经》不是进行文献学研究,当然有一些关键词咱也需要进行注释,咱们根据上下文就能理解了,就是阴阳二气在身体里边循环,二者不可分离,所以气运行于里而形表现于表,是相辅相成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三百五十七。(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