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杰背后的悲惨境界(初唐四杰鄙视链)

初唐诗坛,风神初振。四个初出茅庐的青年一改前朝宫体诗的浮艳靡丽,用清新刚健的诗风扫荡了初唐诗坛,他们就是被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以才子齐名出现在文坛,怀着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

四人并列,定要排个次序,四杰的名次历来有多种排序,宋之问在《祭杜学士审言文》中第一提出"复有王杨卢骆",这是最早的排序,《旧唐书·杨炯传》也采用这个排序,但是杨炯本人对这个名次并不满意,他不服气的说"愧在卢前,耻居王后"。意思就是,我为排在卢照邻前而感到羞愧,但我以在王勃之后为耻。这句话相当直率,一方面表示了对卢照邻的尊重与敬仰,另一方面表示出对王勃的轻蔑。很多人只看字面意思,理解为杨炯不认可王勃的创作才气。其实不然,杨炯曾为王勃作《王勃集序》,给予王勃"每有一文,海内惊瞻"的极高评价,他对王勃的轻蔑,来自于对于王勃人品的不认可。

初唐四杰背后的悲惨境界(初唐四杰鄙视链)(1)

个性张扬的杨炯

众所周知,初唐四杰,个个都是神童。骆宾王七岁就指着池塘里的大白鹅作诗"鹅,鹅,鹅"了;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他写就《滕王阁序》的时候也就25岁;而杨炯也在年仅11岁之时便被举为神童,后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辗转后任盈川县令,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杨炯恃才自傲,为时人所不容,历任小官,郁郁不得志。正是这样的才高位卑官小名大造就了他恃才傲物,耿直的个性。他敢骂敢言,性情直率耿介,对于官场黑暗、社会腐败也常有讥讽之语。比如他讥讽一些伪善的朝官为披着麒麟皮的驴子。因此他能直率的说出这句"愧在卢前,耻居王后"也是符合他一如既往的高傲直爽的个性。

初唐四杰背后的悲惨境界(初唐四杰鄙视链)(2)

在才学上钦佩:《王勃集序》

四人的文风兼具初唐的清新刚健,难分伯仲。而王勃之所以排名居前,除了凭《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外。他还擅长五律,诗中也常有出彩之语,如《秋日别王长史》中的"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皆为千古流芳脍炙人口的名句。在文学上,杨炯对王勃的才气也是十分佩服,曾在《王勃集序》中盛赞写道:"君之生也,舍章是托。神何由降?星辰奇伟之精;明何由出?家国贤才之运。性非外奖,智乃自然。孝本乎未名,人应乎初识。器业之敏,先乎就傅。"可见,杨炯对于王勃的文品是相当认可的。

初唐四杰背后的悲惨境界(初唐四杰鄙视链)(3)

在人品上蔑视:斗鸡与杀人犯

王勃年少成名,生活太过于顺风顺水,未经磨难,所以难免仗才任气,眼高手低,不知政治斗争为何物。王勃十九岁就成为了沛王府的高级伴读书童,沛王这个人颇有见识和能力,几次监国,一度还做了太子。他还有一项个人爱好——斗鸡,十九岁的王勃跟着沛王玩乐,写了一篇精妙的拍马屁文《檄英王鸡》,"两雄不堪并立,一啄何敢自妄",唐高宗也看到了这篇文章,他读后大怒,他斥责王勃不劝谏王子反而有意挑拨诸王间的矛盾,其实他也只是为了开玩笑逗趣,被赶出了王府。有一个叫曹达官奴因犯罪来投奔王勃,他不情不愿的收容他,左思右想,担心受到牵连被官府责罚,私下里,竟然把人给杀了。

初唐四杰背后的悲惨境界(初唐四杰鄙视链)(4)

这样就可以看到,杨炯直率袒露的说出"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并不是他有心嫉妒或是无故贬低王勃的文品,而是对于王勃人品深深地鄙视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