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每天喝(就用补中益气汤)

小编导读

补中益气汤由8味药组成,多用于治疗因脾虚气陷而导致的一些病证,用来效颇佳,是不少医生的心头爱。临床的常用方、好用方,补中益气汤一定榜上有名。如何才能用好此方呢?不妨来看看王立忠老中医的经验总结吧。


药物组成:黄芪18g,人参6g,陈皮6g,当归6g,柴胡6g,升麻6g,白术9g,甘草9g。

功效主治: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治脾虚气陷证,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语音低微,视物昏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脉虚弱,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见以上诸症者。

亦可治疗气虚发热证,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而胖,脉虚大无力等。

临床常用于治疗内脏下垂、久泻久痢、脱肛、重症肌无力、乳糜尿、膀胱肌麻痹而致癃闭、虚性便秘、慢性肝炎、慢性结肠炎等;妇科之子宫脱垂、妊娠及产后癃闭、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月经过多等。

还常用于原因不明的低热、原发性低血压、神经衰弱之失眠及健忘、老年性痴呆、恶性肿瘤及其放化疗后毒副反应明显者;亦可用于眼科之眼睑下垂、麻痹性斜视等属脾胃气虚或中气下陷者。

服用方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用方经验:若兼腹中痛者,加白芍以缓急止痛;头痛者,加蔓荆子、川芎以助升阳止痛之力;咳嗽者,加五味子、麦冬以敛肺止咳;兼气滞、脘腹痞胀者,加木香、枳壳、砂仁以行气消痞;久泻不愈者,加莲子肉、诃子、肉豆蔻等,以增涩肠止泻之功;发热心烦较甚者,加黄柏、生地黄等,以泄下焦之阴火;若虚人外感风寒,兼恶寒头痛者,加苏叶、防风等,以扶正祛邪、增辛散之力。

阴虚发热及内热炽盛者忌用。

王老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子宫脱垂。此类患者常见腰部酸痛、腹部胀痛、白带多、便溏、全身乏力、舌淡脉虚等症状,方用补中益气汤加苍术、法半夏、砂仁、枳壳以燥湿化浊,再以补脾益肾的山药、龙骨、牡蛎收涩以提高疗效。

补中益气汤每天喝(就用补中益气汤)(1)

慢性前列腺炎属中医的“精浊”“白浊”“膏淋”“劳淋”等病证范畴,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多为老年人肾气渐衰,脾胃虚弱,不能收摄,膀胱失于约束,而见诸症。王老常治以益气补肾、活血祛瘀、化浊通淋。方用补中益气汤和萆薢分清饮加减治之,酌加桃仁、红花、王不留行籽等活血通淋。

对于老年慢性浮肿及其他不明原因水肿,尿检无异常者,从中医辨证多为脾肾亏虚,常因日久正气渐衰,水邪壅阻经隧,络脉不利,瘀阻水停,每多迁延不愈。王老治以益气健脾、补肾利水,采用补中益气汤合济生肾气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

头痛属气血双亏者,多因久病或妇女月经过多或产后失血,以致营血亏虚,不能上荣于脑,症见头痛目眩,劳累则头痛加重,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王老以益气养血、补肾充脑为治则。方用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丸,可酌加首乌、蔓荆子、菟丝子、枸杞、菊花。

眩晕若因劳倦伤脾,中气不足而致,王老常以益气升清荣脑法治之。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治之。若见气虚汗多者,加防风、浮小麦、牡蛎;若见大便稀溏,去当归,加苍术、山药、薏苡仁;若兼见头晕头痛者,酌加川芎、葛根、荷叶、蔓荆子。

老年便秘,气虚型亦较为常见。症见大便秘结,甚则10~15天一行,伴少气懒言,自汗,便后虚疲至极,腹中不胀不痛,舌淡苔薄白,脉虚细。王老常治以补益脾肺,佐以润肠通便。方药用补中益气汤加枳壳、蜂蜜、桔梗、火麻仁、郁李仁等,其中重用生白术30~40g,具有运脾润燥通便之功;若与滋阴的生地黄、升阳的升麻同用,可增强疗效。

对于感冒,王老主张治疗的同时,要重视调理脾胃,特别对于脾胃亏虚,脾胃有宿疾的人,若易发感冒,常嘱患者平时服用补中益气丸、香砂六君子丸缓解,亦可预防感冒或慢性支气管炎,疗效颇佳。

内伤低热,病程较长,多为气虚、阳虚者(按:这个阳是中焦脾胃之阳,亦谓之中气、中阳。“阳气者,烦劳则张”,“烦劳则张”实为阳虚,其道理即在于此。这种低热,为虚则不内敛而外越而致低热)。其症状,一般是下午体温升高,劳累之后往往发热明显。王老治疗上一般轻者用补中益气汤,重则用当归补血汤加党参。若汗多加浮小麦。另外,慢性病尤其要重视胃气为本,内伤低热,脾胃已弱,药量宜轻,宁可再剂,不可重剂。

名医方药经验集

临证多年,医人无数,老中医将自己的方药经验总结于此——

补中益气汤每天喝(就用补中益气汤)(2)

《王立忠临证方药心悟》

本书内容分四部分:经方新用、时方妙用、验方活用、用药特色。书中介绍了作者临床常用的经方、时方、经验方及其拓展治疗内、外、妇、儿各科杂病的临床体会,阐述了这些方剂加减运用的规律与方法,介绍了作者擅长运用的100余味药物及50余对对药的精巧配伍应用。为配合论述方药应用心得,书中列举了百余例真实医案,案中均含症因脉治及按语。本书内容丰富、语言精练,包含作者较多独到见解与实践体会,实用性强,具有较高的学术及应用价值。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王立忠临证方药心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王立忠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推荐发表。封面及文中图片来源于摄图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