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孙悟空的逆袭人生(惊叹孙悟空的高情商)

西游记孙悟空的逆袭人生(惊叹孙悟空的高情商)(1)

本文是「关键决策案例分析」系列

第 16 篇文章

本系列深度解析

古今中西的经典决策


【案例】

当时猴王欢欢喜喜,与木德星官径去到任。事毕,木德星官回宫。他在监里,会聚了监丞、监副、典簿、力士,大小官员人等,查明本监事物,止有天马千匹。这猴王查看了文簿,点名了马数。本监中典簿管征备草料;力士官刷洗马匹、扎草、饮水、煮料……日间舞弄犹可,夜间看管殷勤,但是马睡的赶起来吃草,走的捉将来靠槽。那些天马见了他,泯耳攒蹄,倒养的肉膘肥满。

(孙大圣)闲时节会友游宫,交朋结义。见三清,称个「老」字;逢四帝,道个「陛下」。与那九曜星、五方将、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将、河汉群神,俱只以弟兄相待,彼此称呼。今日东游,明日西荡,云去云来,行踪不定。

大圣闻言,欢喜无任,当日查明了株数,点看了亭阁,回府。自此后,三五日一次赏玩,也不交友,也不他游。

却说那大圣已至灌江口,摇身一变,变作二郎爷爷的模样,按下云头,径入庙里。鬼判不能相认,一个个磕头迎接。他坐中间,点查香火:见李虎拜还的三牲,张龙许下的保福,赵甲求子的文书,钱丙告病的良愿……

——《西游记》第3、4、5回

【场景介绍】

小时候通过电视剧了解西游,总觉得这是个取经团队分工合作的创业故事。最近闲来无事随便翻了几章原著,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细节,原来很多认知都是有问题的。

在我们的印象里,取经团队有明确的分工:唐僧负责情怀,悟空负责打怪(技术组),八戒出情商(气氛组),沙僧出力气。然而在原著里,挑行李担的人其实是八戒。八戒之所以总是吃得多还喜欢牢骚,就是因为他确实是平时干活最多的。

既然八戒出力气,那情商谁出呢?你绝对想不到,这个人竟然是悟空。

粗粗统计一下,西行路上真正被悟空靠实力碾压的妖怪可能连十分之一都不到,大部分都是他找领导,搬救兵制服的。

很多评论家包括学者都对这点非常不满,包括批水浒的金圣叹,他偶尔在批水浒的时候会顺带嘲笑西游,认为孙悟空一打不过就搬救兵,导致故事不好看。很多人更是百思不得其解,既然天兵天将都对孙大圣无可奈何,为什么面对妖怪他还得去搬救兵?难道妖怪比神仙还厉害?

正是我们对取经团队的整体印象出了偏差,导致我们在这点上充满了疑惑。如果孙悟空是技术攻坚组的,那么遇到老大难问题就该他亲自攻坚,为什么还要请外援?那不是让他的技术实力大幅打折么?

西游记孙悟空的逆袭人生(惊叹孙悟空的高情商)(2)

这件事或许得从头说起。

先思考一个问题:西游记到底是个四大男主群戏还是孙悟空的大男主戏?

如果是群戏,那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成长弧光:就是在故事结尾的时候,人物的性格都升华了。其实细读西游你会发现,故事最后只有孙悟空自己的境界明显升华了。我甚至怀疑这部戏就是在写孙悟空个人的成功故事。

如果是分工戏,我们就会认为孙悟空打怪的本领是最重要的;如果是大男主戏,孙悟空个人的情商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将成为整部戏的关键。

我们印象中,孙悟空是个本事大情商低的人(猴),如果没有紧箍咒约束,他会作出很多离谱的事来。

然而孙悟空情商真的很低吗?

【决策分析】

我们看前引的几个大闹天宫细节。

1、孙悟空上任弼马温之后,兢兢业业,认真清点了马匹,给每个人安排任务。在他管理之下,御马很快就膘肥体壮,马场业务被他管理得井井有条。

2、不久之后他嫌弼马温官小,擅离职守。天庭在太白金星劝说下追认他「齐天大圣」。这相当于一个候补资格,类似于翰林。他不仅没有骄傲自满,反而利用候补的空闲到处刷脸,跟三清四帝(道教系统最高等级的神仙),天兵天将混了个脸熟。

3、很快,孙悟空补缺了。天庭给孙悟空看管蟠桃园的实缺。这个职位其实不小了,蟠桃是神仙们延年益寿的高级补品,限量发行。孙悟空补缺之后再也不到处闲逛了,而是兢兢业业地给王母娘娘看管蟠桃园。

从这三个细节来看,孙悟空进天庭之后做的事跟古代一个有能力的年轻文官很类似:干业务,混圈子,补缺之后继续做业务。

西游记孙悟空的逆袭人生(惊叹孙悟空的高情商)(3)

钱穆先生在《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就介绍过:在明清时代有个不成文的规定,科举高中的进士进京之后先不补缺,而是在翰林院学习,利用这个空闲一边读书,一边结交人脉,顺带熟悉制度运作方式。

几年之后,大部分翰林会候补一个京官的缺,职位不高但与皇帝接触较多,能力超拔的将来再升迁或者外放各省。曾国藩当年就是先入翰林,再补京官,后来一路做到了礼部侍郎。

孙悟空在大闹天宫之前的主要事迹,基本上就是在模仿这个过程。至少从执行效果看,他的业务能力不仅不差,相反,算是出类拔萃了。

当然,如果只是这样,孙悟空也就是个普通神仙,不可能成就后来的大业。

孙悟空的本事还不止于此。

我们看大战二郎神这个细节:孙悟空发现二郎神比自己本领高强,正面硬刚不是对手,他做了一个职场老人才会想到的办法:跑到二郎神的庙里查香火簿,看看二郎神到底有没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至少也能看出二郎神到底香火如何,以此判断二郎神的位阶。

西游记孙悟空的逆袭人生(惊叹孙悟空的高情商)(4)

读到这我甚至怀疑西游的作者是不是锦衣卫出身,一个脑回路正常的作家不可能写出这种情节,得是有着何等阅历的人才能想到查老底这一出?

也不知道是谁教给他的,孙悟空对天庭各位的情况的都烂熟于胸,可以说是知根知底。后来取经路上请援兵的时候,他面对各路神仙常能把他们的很多秘密说得一清二楚,连做了多年天蓬元帅的八戒都自叹不如。

我猜想,可能他在做弼马温的时候就已经学会这个方法了。御马就相当于公车,里面有各路天将的行动轨迹。而且书中说,孙悟空一番清点,发现「止有天马千匹」,说明大量公车不仅被当成私车用,而且还借了不还。

在西行路上,孙悟空对各路高人总是点到为止,明明是他们对手下管教不严,但他基本上都大事化小,说几句囫囵话就过去了。这样将来再去求助,料想他们也还得帮忙。

西行路上,孙悟空没和哪位高人结下梁子。就这等情商,值得我们认真学一学。

【心法提炼】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莎翁说的;「读出什么样的哈姆雷特说明你是什么读者」,这是我说的。

很多人一生都活在怀才不遇的境地:能力超群,吃苦耐劳,但就是无法成功。于是他们喜欢看体育比赛,喜欢游戏世界,毕竟在那里,个人努力还是可以成功的。在他们眼里,西行路上的孙悟空退化了,油腻了,不帅了。

然而很多人一生都没有参悟透一个道理:在人生的某个阶段,能力的边际价值下降,调度人力的能力逐渐成为最重要的因素。

如果这层天花板突破不了,人生尽头就一眼望穿了。

每个关键位置上其实都坐着一些类似的人:他们总有本事搞定那些难搞的事,有本事调动那些难搞的人,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图运转。他们看似平庸,只是因为他们做的事外人看不到而已。

孙悟空在取经路上主动收敛本领,在遇到难处时尽可能去寻找救兵,难道不是一种更高明的做法吗?在这个意义上,孙悟空升华了。

孔子所谓「君子不器」,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