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屎臭还是不臭好(拉屎臭和不臭哪种更健康)
导语:吃喝拉撒是我们每日都在做的事,我们一日三顿饭吃下去的食物都会被食管、胃、肠道分解、消化,最终会被分解成没有用的物质,排出身体之外。
或许很多人在排便时发现了这样的一种现象,明明自己吃的东西没有什么特别的气味,但是为什么排出来的粪便这么臭呢?
而且这种臭味并非是不变的味道,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那么拉屎臭和不臭到底哪一种更健康呢?
大便气味是怎么产生的?
当人们吃完食物之后,食物会“纵身一跃”顺着,食管、胃、小肠这些负责消化、吸收功能的“管道滑梯”滑入大肠当中,而这也就意味着食物已经通过胃肠道的加工洗礼了。
通俗的来讲,当食物被身体消化道摄取精华去其糟粕之后,最终会经肛门排出的食物残渣便是我们的大便。
在正常情况下,粪便是由1/4的固体和3/4的水分组成的,这些固体物质当中大约有30%的肠道微生物群,10%~20%的无机物,30%是没有消化的食物和消化液、脱落上皮细胞,而2%~3%的是蛋白质。
粪便的气味和肠道当中的微生物群息息相关,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在正常情况下,人类胃肠道当中大约会含有至少500多种不同的微生物,数量能够达到100万亿,重量大约是一公斤。
而在这其中大多数是细菌,也有原生动物、病毒、真菌等,主要分布于大肠和回肠当中。
而这些巨量的肠道微生群的使命便是辅助食物消化功能,以及防止病原微生物入侵身体当中。
食物在其发酵的作用之下,便会产生氧气、二氧化碳、硫醇、甲烷、硫化氢等多种气体,相互作用融合起来,便形成了“荡气回肠”的带味肠气。
而肠道微生物还会产生一些粪臭素、吲哚等代谢产物,在这些问题的熏陶下,会让人们的粪便“别有风味”。
什么样的大便是健康的?
★大便的频率
每一个人的排便频率是不一样的,而影响排便频率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饮食、年龄、药物、疾病情绪等。
所以排便频率根本就没有标准答案,如果经常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那么可能三四天都不会排一次大便。
如果总是吃一些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那么一天很有可能就会排便三次。只要每天都有放屁的问题,肚子没有胀气感,一周内大便次数不小于三次都属于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大便的颜色
正常的大便颜色是浅棕色或者是深棕色的,这是由于身体当中的红细胞在进行新陈代谢时的分解产物,便会使大便变成这种颜色。
★大便的形状
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是医学上一种简单直观的大便形态分类法,他把大便分成了以下这7类,也能够帮助我们大家了解不同意义的大便形态。
拉屎臭和不臭,哪种更健康?
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一点排出的粪便都会带有一定的味道,不会存在不臭的现象,同时臭味的浓烈程度与每日的饮食息息相关。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在烹饪食物时会加入各种各样的调味品,这样才能够使我们吃进去的饭菜更好吃。
而每一个人吃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这也导致自身摄入营养物质的比例也不相同,所以排出的粪便气味也存在着味道的差异。
除了平时的一日饮食以外,臭味也与肠道是否有问题息息相关,另外也与排便次数、是否服药也有着一定的联系。
所以在这里要强调一点,排出的粪便臭或者是不臭是根本没有办法判断身体是否健康的,也根本无法说明到底谁的身体更加健康,但单凭借这个我们永远得不到答案,但是要提醒大家一点,如果排除的粪便有以下这些气味,那么就要及早就医检查了。
提醒大家:若出现这些气味,要引起注意
其实大便的气味也有可能是身体健康的“照妖镜”,如果排便时出现以下这些气味,预示着某些疾病:
恶臭味
如果没有吃高脂或者是高蛋白的食物,大便出现了恶臭味,很有可能提示着胰腺疾病、慢性结肠炎等。
刺鼻酸臭味
如果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一般是食滞或者是消化不良所带来的问题,可以适当的去吃鸡内金、山楂、陈皮等帮助消化的食物。
黑便伴有腥臭味
如果粪便是黑便并且伴随着腥臭味,此事提示很有可能是消化道出血,并且出血量比较多,这是因为鲜红的血液在肠道当中经过氧化以后便变成了黑色。
水样便伴鱼/肉腐臭味
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很有可能是肠道当中有较多的血液或者是粘液分解的表现,要考虑是否是急性肠炎伴随着消化不良。
如果要想顺畅排便,需要注意4点
1、适当的进行运动,不要久坐不动,运动可以有效促进肠胃蠕动,大家也可以结合腹部按摩来改善排便不顺畅的现象;
2、在饮食方面一定要多样化,适当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这样可以促进肠胃蠕动也能够缓解便秘的问题,让我们的排便更加轻松;
3、在排便时要保持专注,避免由于外界的干扰导致自己出现排便不畅的现象;
4、最好不要长期服用泻药,如果有长期排便困难的问题,一定要及早就医检查。
结语:如果大便出现的异味,这都是胃部给你的警示,大家也要多多关注排出的大便,如果出现了异常,一定要及早就医检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