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所有英烈(向每一位英烈致敬)

致敬所有英烈(向每一位英烈致敬)(1)

今天

是第九个烈士纪念日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

不能没有英雄

一个有前途的国家

不能没有先锋

从战争烽火中的冲锋陷阵

到抗震救灾中的义无反顾

从脱贫攻坚中的殚精竭虑

到抗疫斗争中的逆行出征

……

英烈们用鲜血染红如画的战旗

用生命筑起精神的高地

无论有名亦或无名

他们都是铭刻在民族记忆里的光辉一笔

是流淌在民族血脉中的动力之源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今天上午,

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

举行庄严肃穆的敬献花篮仪式,

社会各界人士深切缅怀

革命烈士不朽的丰功伟绩。

让我们开启历史尘封的红色档案盒,

走近那段风雷激荡的峥嵘岁月。

一封迟来半个世纪的遗书——徐玮

这是一份保存在浙江省档案馆的烈士遗书。

致敬所有英烈(向每一位英烈致敬)(2)

徐玮烈士的遗书

1930年8月27日,国民党反动派在浙江陆军监狱内制造了“八二七惨案”,共有18位共产党员被集体枪杀,时任杭州市学联主席的陈敬森同志也在此列,壮烈牺牲。他的弟弟赶到杭州收殓烈士遗体时,在哥哥衣服的口袋里发现一封署名为“九如”的遗书,这封遗书作为陈敬森的遗物被家人珍藏了起来。1954年春,陈敬森的家属将珍藏24年之久的烈士遗书交给党组织,辗转保存在浙江省档案馆。

致敬所有英烈(向每一位英烈致敬)(3)

徐玮烈士(1903—1928)

直到1982年,经中共浙江省党史工作办公室考证才发现,这封署名“九如”的遗书,并不属于陈敬森烈士,而是属于徐玮烈士的。徐玮,乳名“九如”,江苏海门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8月至11月,以共青团中央巡视员身份主持团浙江省委工作,但不幸于11月9日被特务逮捕;1928年5月3日在国民党浙江陆军监狱牺牲,年仅25岁。这封署名“九如”的遗书,是徐玮烈士在就义前写下的。半个世纪后,这封署名“九如”的遗书才得以与徐玮的家人见面。

“人生莫不有死,枪毙死得最痛快,况我死得有意义。”“我一生尽力革命,未尝稍懈,对于你们既没有丝毫补助,又缺少经常关系,所以我死后你们不应视我为家庭的一分子而为我悲伤,你们应继续我志而奋斗。”

徐玮烈士的遗书,洋溢着一个共产党人为革命至死不渝的信念,深藏着对亲人、家庭、国家和民族的挚爱。

勇于献身的好连长——傅永先

“傅永先只活了三十五个年头,他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他留给人们的精神财富是丰厚的。公而忘私,任劳任怨,艰苦奋斗......我军的许多宝贵品格,在这位连长身上熠熠生辉。”这是傅永先烈士牺牲后,解放军报刊登的文章《军人的品格》,用短短五个字,高度评价了军人傅永先的一生。

致敬所有英烈(向每一位英烈致敬)(4)

傅永先烈士(1950—1985)

致敬所有英烈(向每一位英烈致敬)(5)

训练中的傅永先

成为人民解放军是傅永先从小的梦想,从1968年参军入伍,17年的军旅生涯,傅永先把自己大半辈子的时间都奉献给军营,直至牺牲。

致敬所有英烈(向每一位英烈致敬)(6)

傅永先烈士生前穿过的军装

战事在前,国家最大。他抱着“光荣我一个,幸福千万家”的信念,将对家人的爱深藏心底。他曾给妻子去信说:“我能在前线安心工作,你给了我巨大的精神力量,你要照看好两个孩子,当爸爸的没有尽到责任。”过了一阵9岁的女儿回信了:“好爸爸,妈妈现在身体又不好了。但请爸爸放心,我一定把妈妈照顾好,并带好妹妹,我跟妈妈都盼你多打胜仗,早点回来”。这封信笔迹虽稚嫩,却写满了家人对傅永先的理解,写满了女儿对父亲的思念。

1985年2月7日,傅永先和指导员躺在闷湿的坑道里,考虑着第二天的战斗。他对指导员说:“如果我不幸‘光荣’了,请你转告我的妻子,求她把孩子抚养成人,让她们知道,我是为了保卫祖国而离开的。另外,请转告我的妻子,请她不要向组织上提任何要求,因为我是在战场上光荣牺牲的,索性就让我光荣到底吧!”2月8日下午,傅永先在作战中为保护战友生命,用身体挡住了防炮洞口,被炮弹击中英勇牺牲,年仅35岁。牺牲后,他被中央军委授予“勇于献身的好连长”称号,云南前线司令部予以追记一等功,并被追认为“勇于自我牺牲的优秀共产党员”。

抗美援朝火车头五英烈——

祝锦荣、董志、徐永根、周耀林、林铁彪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杭州无数英雄儿女毅然奔赴前线。他们跨过鸭绿江,浴血奋战、保家卫国,将热血洒在异国他乡。除了奔赴在第一线的战士们,还有很多工人发挥自己的特长奋勇支前,保障着整支军队的后勤供给,这其中就有五位来自杭州的铁路工人。

1951年5月7日,P51-769号满载物资的机车由南向北向平壤飞驰,争取在敌机空袭前到达平壤。突然,前方传来机群的轰鸣声,敌机提前出动了。机车继续加速前进,敌机不断飞来,黑压压遮满了半边天。在200余架敌机的狂轰滥炸下,五位青年光荣牺牲,将生命定格在了二十几岁的青春年华,被称为“火车头五英烈”。他们分别是:祝锦荣、董志、徐永根、周耀林、林铁彪。

致敬所有英烈(向每一位英烈致敬)(7)

祝锦荣烈士(1924-1951)

1951年3月,机务段号召职工支前,祝锦荣首先跑上光荣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同志们都用惊奇的眼光看着他,“他是结婚刚7天的新郎官,真的要上前线吗?”

祝锦荣斩钉截铁地说,“当然,没有国哪会有家啊!”“西湖风景也是全国闻名的,我当然舍不得离开。但是,祖国更可爱,假使没有国,哪儿有这样好的家”。1951年5月7日,祝锦荣在朝鲜平壤壮烈牺牲,年仅27岁。

致敬所有英烈(向每一位英烈致敬)(8)

董志烈士(1924-1951)

前往平壤前,董志向团总支宣誓:“在任何困难条件下,不屈不挠,坚决完成任务。”到朝鲜以后,他写信给同志们:“我们经过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时,登高远眺关内外,多伟大的祖国呀,更加坚定了我们保卫祖国的决心。”

董志有一个温暖的家,出发时,他的孩子出生才7天。可当战火袭来时,他心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国”,只有国安,才能家宁。1951年5月7日,董志在朝鲜平壤壮烈牺牲,年仅27岁。

致敬所有英烈(向每一位英烈致敬)(9)

徐永根烈士(1926-1951)

离家前一天,徐永根对爸爸妈妈说:“我这次光荣地到朝鲜去,是为了保护全中国的千百万父母亲,是为了爸爸和工人兄弟们能够很好地在工厂中工作,为了弟弟妹妹们更好地在学校中学习,为了建设可爱的祖国,也就是为了保卫世界持久和平。”1951年5月7日,徐永根在朝鲜平壤壮烈牺牲,年仅25岁。

致敬所有英烈(向每一位英烈致敬)(10)

周耀林烈士(1928-1951)

周耀林到朝鲜后,给父母亲写了一封信:“现在我们的生活非常紧张,工作也很紧张。可是在这紧张的生活及工作之中,我们是有办法、有计划的,都能克服的。这里行车很困难,我们跑了三夜只跑了五站路......此外请大人一切都放心,男在外自己会当心的,请大人保重自己身体。再会吧!”这封信也成为他与家人最后的诀别信。1951年5月7日,周耀林在朝鲜平壤壮烈牺牲,年仅23岁。

致敬所有英烈(向每一位英烈致敬)(11)

林铁彪(1931—1951)

林铁彪得知支前被批准后,兴奋地对同志们说:“我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完成祖国交给我们的任务,不怕任何困难,不辜负人民和父母的期望。”

临出发前,他对母亲说:“姆妈,我要在前线争取做一个光荣的共产党员,胸前佩上三个奖章,回来见你。”可这次见面却成永别。

1951年5月7日,林铁彪在朝鲜平壤壮烈牺牲,年仅20岁。

资料/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新华社

编辑/黄晓好

版式/黄晓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