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面而来的负面情绪 那听什么都觉得刺耳
藏玙
愿你,一天比一天更快乐
01
储殷被骂了,就是因为评了董宇辉是90年代读者文摘的水平。客观讲,这个评价不算坏,真正了解90年代《读者文摘》的人,甚至会觉得那是种褒奖。那个年代,凡是能收到《读者文摘》稿费的青年老金贵了。
这个事反转得有趣,先是网友喷储殷不如《知音》水平,后是储殷发视频骂新东方找水军,再就突然道歉……整件事神神乎乎的,明明就能在夸夸小作文的时候就此打住,为什么就非得弄成闹剧收场呢?
我想很大程度是因为心思和情绪在作祟。最差的假设,不排除一开始储殷心里有几分羡慕小董想蹭热度的。大概这就是网友总觉得他“夸心不正“吧。我觉得网友对小董哥哥更多的是一种情绪作用吧,类似一种护崽行为。我的偶像啊,你阴阳怪气地评头论足,看着就不爽。就算是夸,也得用我们喜欢的方式。
02
不光这事,这两年来,网络上莫名其妙地骂架骂到腥风血雨,骂到撒手人寰的悲剧比比皆是。撇开事件,单去看当下人们对很多事的态度和反应,变化也挺大的。我们在为人处世方面,变得更感性更情绪化,更直接更自我,更看重表达。(至少在网络上)
1情绪上位的危险
情绪是个神奇的存在,少了没有滋味,多了就要出事。前几天,掌掴儿童推倒老人的鲁某靠着自己强烈到无处宣泄的情绪,把自己送进了看守所。
就像拿《知音》对标储殷的朋友,多半也是情绪一到,随口一说。半斤对八两,谁还嫌弃谁呢。如果自己的榜样真的是小董哥哥,那就不妨放一放过激的情绪,学学小董哥哥的淡定。小董哥哥肯定也不希望粉丝打着为自己讨公道的旗号,靠骂人宣扬对自己的喜欢。
当然,如果夸一个人呢,那就真心实意去夸,别夸了人又刺挠得别人心里毛毛的。其中藏起了的小心思字里行间昭然若揭。
要是我们做事都只靠情绪引路,那大概率是条不归之路。现在的我们,太容易动怒了,也太会制造让人动怒的机会了。
03
上周我换手机套餐,必须去大厅办理,就遇到这样一个事。我前面一个小伙子,可能是他业务复杂,老要核对短信验证码。营业员大姐朝他要了好几次后,他就甩脸子不配合了。大姐看着那么长的队急了,嗓门子大了点。小伙怒了直接掏出手机,怼脸拍人家,说要曝光她服务态度,气地大姐要从柜台打出来,闹地不可开交,最后还是把片警叫来了,调解了半天。
我想说的是,不管在哪,我们都不要放任情绪指导行为,更不要去制造让人动怒的机会。现在虽说拿个手机拍视频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但怼脸拍绝对是一个激怒动作,只能把坏情绪挑拨起来,越陷越糟。
04
2思考让位于表达
还有一点,不得不承认,我们这一代人的通病就是喜欢表达。我们一看到个事情,会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自己的观点,要不然去评论评论这个,去dissdiss那个。
太快的反应会逼着思考退位,太多的闲话会代替了真正的思考。正是这样随意的表达让我们变得更难以包容,难以忍耐。就像这次的《读者文摘》,多少人在发表骂人论之前真正地去了解过《读者文摘》的优秀呢?就算人家说的这话不中听,但是不是也有几分道理呢?有没有想过我们真正阅读的时间是多了还是少了,一颗被外界诱惑随时都能骚动起来的心还有几分文艺……
再说一个小事情,有一次我闺蜜上我家玩,一整天她都在抱怨她婆婆。我呢,就在那滔滔不绝地劝着。可她还是没完没了,搞得我都有点尴尬。结果,我妈一句“那你老公对你不错”,就成功给我解了围,还让人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我问我妈怎么那么神。我妈则说我不动脑子,听话要听音,人家每句话后面都带上老公了。
这不就是让你夸她老公好吗?嘿,我这个大傻子,还费了半天口舌劝了她半天。这事说明了我只在意自己所说的,根本有意识去思考别人的意图。由此推彼,在其他很多事上我也有着类似的毛病。
最后,我们普通人有时间还是搞搞情绪管理,少说三道四,凡事多三思之后再回应,或许很多事情都会做得比现在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