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条古语看透人性(俗语食色性也重点在下一句)

俗语:食色性也,重点在下一句,老祖宗告诉你,何为人性

众所周知,我们华夏民族是一个拥有十分悠久浓厚历史文化的民族,这是我们国家拥有的一笔无可替代、万分珍贵的“财富”,也是值得让我们所有国人为之万分自豪的一点。

就拿我们大家最为熟悉的一种文化—俗语来说,这种文化其中的深奥以及所体现的智慧想必不用笔者再多言也是不言而喻了。虽然我们民族这些宝贵深厚的文化得以流传下来,但在文化传承与发扬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

就拿笔者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则俗语来说,就体现出了人们传承学习文化过程中出现了大多数文化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今天要分享给各位的俗语是:食色性也,这句俗语想必大部分人都有听说过,然而现在人们对它的理解却存在着很大误会。

如今人们对它的理解可以说是断章取义,真的只按字面的意思浅显的理解了,现在很多人对它的理解是喜欢美色不过是人的本性罢了,这也成了那些好色猥琐之徒为自己丑恶行为进行辩解的理由与借口。

十条古语看透人性(俗语食色性也重点在下一句)(1)

虽然说历史上古人留下来的和色有关联的言论语句有很多,但不管怎么说,这样的理解还是与这句话原来的含义有很大的差别。

很多人以为这句话最初是出自孟子之口,其实不然,据相关资料显示,此话最先是告子说的,孟子最后不过是引论他的话而已。可能很多人对于告子这个人都不太了解,甚至或许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历史上有这个人的存在。

十条古语看透人性(俗语食色性也重点在下一句)(2)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告子这个人是人性本善、本恶论之外的第三论者,也就是说在他看来,人性本来没有什么善恶之分,他更是主张性并无善无不善论。尽管说在当时他自成一派,但是在当时他的言论还是很有影响的。

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并不是简单的字面理解,“食”在这儿的正确含义应该是喜爱,而俗语中的“色”也不是简单的指我们口中所说的美色,在这里泛指的是一切美好的事物;“性”的意思是指人本来的天性,因此连起来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应该是:喜欢美好的东西是我们每个人的天性。

十条古语看透人性(俗语食色性也重点在下一句)(3)

当然,人们现在的理解也不能全说是错误的,用这句话去形容美色或者人们喜欢女色也没有什么不妥,但这样并不能说明这句话就可以成为那些无耻猥琐之徒为自己的恶行为进行辩解的借口与理由啊!

这只会让那些人更加猖狂和不知羞耻而已。人们现在对这句话的理解只能说是对这句俗语的一种狭义层面上的理解,是很片面的,所以说我们还是不能忘了它最初广义层面上的含义。

另外笔者要说的是,大家都只知道“食色性也”这句话,其实这则俗语还有后半句,而这则俗语的重点也应该在下半句,只不过这下半句已经被很多人遗忘不为所知。这下半句就是:“君子好色不淫”。

十条古语看透人性(俗语食色性也重点在下一句)(4)

相传这后半句是出自孔子之口,这句话所表达的含义可以说更加精辟,整则俗语的前半句道出了何为人的天性,而后半句则将整句俗语的意思进行了更全面的延伸。

后半句话的意思是,无论是君子、圣贤之人还是奸恶小人,喜欢美色作为每个人的天性都是在所难免的,也就是说即使是好色也有雅与俗之间的区分,这也是君子与不君子在一方面上的区别,都是自然天性,重点在于度的把握与方式的掌握。

这么简短的一句话就蕴含了这么多的道理,可见我们的老祖宗多么有智慧。将我们民族这珍贵的文化瑰宝毫无条件的继承与发扬下去毋庸置疑,但在这期间对文化中所蕴含的深意正确理解与传承还是至关重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