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是个长远工作吗(城投的真实薪资曝光)

在即便是大厂也“优化”“毕业”不断的当下,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所以,这两年国企成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去处。

然而,即便是国企,也逃不出“围城定律”——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

为啥呢?即便是当前环境下,仍不时有国企员工跟小明抱怨工作累工资低,更别说之前市场行情好的时候了。小明一校友,大学毕业去了一家城投公司,大家都羡慕不已,特别是近两年。可是,他却跟小明吐槽说:只是表面看着光鲜罢了,实际收入都不好意思说,每个月还完房贷、车贷就捉襟见肘了,遇到有亲朋好友办酒请客我就担心……

小明这位校友说的,部分也是实情。别看去年下半年以来城投疯狂拿地,但自己并不宽裕。

城投是个长远工作吗(城投的真实薪资曝光)(1)

造血能力弱,利润薄

工资的增长自然跟不上

××城投拖欠一线劳动者工资、××城投延期发放工资……这样的消息,在网络平台不时能看到……

这跟城投疯狂拿地,形成鲜明的对比。

确实,去年下半年以来,22个试点集中供地城市推出的地,有一半左右都被城投拿走。然而,城投正面临着巨大压力也是事实。

城投是一类特殊的市场主体,除了经济责任,还有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而且,后者的重要性排在前者前面。相比一般的国企,其业务有着十分鲜明的特点,分为保障类业务、市场类业务。

保障类业务,如修路、建桥、产业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公园、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体现了城投公司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保障功能;市场类业务,如房地产业务,则体现了城投公司的市场主体功能。

如果两类业务能够相互促进,就能够推动城投公司的资产结构持续改善,建立现金流的正循环。可是,对多数城投来说,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根据《置身事内》一书中的说法:2017年,除北京、上海、广东、福建、四川和安徽等六省市外,其他省份的融资平台公司(即「城投」)的平均收入,若扣除政府补贴,都无法覆盖债券利息支出。

但政府补贴的前提是政府有钱,这些钱主要来自和土地开发有关的各种收入(包括全部归地方政府的土地转让收入、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以及地方可以分成的房企和建筑企业的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一旦地价下跌,政府也背不起这沉重的债务。

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对土地出让金依赖度极高。2020年,土地出让金收入各省均值为2735亿元,占各地政府性基金收入的比重均值为89.7%——福建最高,达95.6%;最低的宁夏也有76.6%。

土地也是大多数城投公司的「奶娘」——地方政府注入土地等资源,城投整理之后,卖掉挣钱。

可是,财政部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地方政府性基金中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下称“土地出让收入”)18613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7510亿元,同比下降28.7%……

如此形势下,城投债务违约,甚至破产重整,已不罕见。

4月11日,重庆燃气就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能投」)已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并同时递交预重整申请。

重庆能投属于发债城投平台,是著名的重庆「八大投」之一,由重庆市国资委100%直接控股,注册资本100亿,拥有全资、控股企业20家,员工4.5万人,一度风光无限。

重庆能投是省级平台,2020年净亏损18.18亿,2021年上半年亏损2亿。很多地市、区县级城投平台,情形更糟糕,而全国各类城投中,光县级城投就占了一半左右。维持都难,就别谈待遇多少问题了。

不少城投也希望在市场类业务上发力,推动公司驶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可是,由于其长期以保障类业务为主,政府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普遍缺乏经营意识,不少城投公司信息化、数字化落后,连自己旗下有哪些资产都搞不太清楚,谈何高效经营。

同时,不少城投积累了大量债务。正常的市场竞争意味着承担风险,在高负债率下,一旦投资失败,会更加艰难。所以,城投转型喊了多年了,但观望的居多。

一城投公司老总,就告诉小明:城投公司因承担较多政府性职能,造血能力普遍较弱,利润薄弱,工资水平的增长短时间难以实现,转型,未来可能会更好,但更大概率是,年底可能就发不出工资,再说,市场业务占比过大,也脱离城投公司的实际,所以,还是先看看再说。戳这里,了解不动产投建营一体化平台

城投是个长远工作吗(城投的真实薪资曝光)(2)

薪酬激励体系缺失

干得多可能拿得少

城投公司转型难、成效慢,除了决心不坚定,观望情绪浓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合适的人,缺能干的人,缺既懂政府又懂市场的人。

一经营还不错的城投公司中层告诉小明,现有的薪酬激励制度不合理,不仅很难吸引优秀的新鲜血液进入,而且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每天都在上演……

面对这些问题,即便是有意改革的城投掌舵人,也往往一筹莫展,因为这些问题,要么是多年的历史遗留造成的,要么则是城投公司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先来说历史遗留问题。

小明的一大学同学,毕业之后进了某城投公司,公司引进了一批先进的设备,他被挑去学习如何操作这些设备,刚开始他还挺诧异,因为他大学经常打游戏,学习成绩很一般,若非他是职工子弟,甚至都没机会进入其中工作。可是,看到跟他一起被选择参加学习的同事,他发现,他已经是其中的佼佼者了,因为其中很多人,计算机打字都还不太熟练,让他大吃一惊……

这样的现象,越是在行政级别较低的城投公司,越是常见。以区县城投为例,其员工构成十分复杂,除了校园招聘和市场招聘,还有组织任命、管委会车改安置、国有企业退编、人事代理、劳务派遣、特殊引进人才,以及退役军人转业安置等。

除校招和市场招聘的人员,其他人员的年龄一般较大,这使得组织的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

其中不少人无法承担专业性要求高的岗位,只能做做行政办公类的工作,甚至做司机。创造的价值较小。可是,非但不能优胜劣汰,甚至不能降薪,因为有“组织委派和社会招聘的区别化对待”“身份变更但薪酬总水平不降低”等规则摆在那。

校招的大学生有干劲,社招的人才有能力,可是,往往会因为“资历不够”,很难获得跟其贡献相匹配的收入。

再来说量化困难问题。

除了人员结构复杂,历史遗留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难题是,工作不好量化。我们知道,薪酬与绩效挂钩的前提是,要对不同部门、不同业务相关的考核指标进行量化,对实在不能量化的工作,也要进行定性。如此,才能对其绩效考核,然后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相应的奖惩。

对于省级城投,甚至不少地市城投来说,问题不大,因为他们的划分相对清晰一些。但对绝大多数区县城投——特别是县域城投就比较棘手了。因为,一个县不大,但该干的事一件也不能少,又不好设置太多的城投公司,所以,通常是一锅乱炖,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绿化、水热电暖、棚户区改造等重点任务外,城投公司往往还要承担大量临时性的工作。

比如近几年参与防疫工作等,有时候,由于临时工作量大且来得密集,一些城投公司还不得招聘临时工应对。而临时性工作,是比较难量化考核指标的。

此外,目前城投公司还呈现出多集团化、业务种类多的特点,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强化内部协同提高效率,整体信用也更高,但另一方面,由于国资委定员等规定,又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人多岗的情况,任务不清晰,自然也就难以量化……

此外,城投公司往往还受制于工资总额受预算控制,需要在限定范围内分配。再加上晋升空间狭窄且渠道单一,优秀人才流失比较严重。

对此,从中央到地方,越发强调要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建立员工激励与约束机制……目前,已经有不少城投在推进薪酬激励制度的改革,但道路还很漫长。

城投是个长远工作吗(城投的真实薪资曝光)(3)

城投是个长远工作吗(城投的真实薪资曝光)(4)

只看表面,没算总账

总盯着市场最高价看

也有一些城投公司经营得不错,员工的待遇也不错,但员工同样抱怨,因为他只拿到手的工资说事,一对标就跟市场最高价对标。

前几年,市场行情不错的时候,也不时有城投、甚至一般国企的员工在网上或者微信群里发帖抱怨:我年薪才三四十万,虽然没有房贷车贷的压力,日子过得还行,但看看之前的同学同事在互联网大厂或者标杆房企,拿着百万年薪,心里总不免有点失落。

这样的帖子下面,评论通常很分裂,但总体上“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评论居多。为啥呢?

首先,互联网大厂、标杆房企的工资看着确实很高,但是工作也累,动不动996是福报甚至007。这些年,不少城投也逐渐远离朝九晚五,但是相对来说,还是有更多业余时间的。

而且,即便是标杆房企的员工,流动性也比较大,明面上是百万年薪,但可能40%都在年终奖里面,没干满一整年,是拿不全的。互联网大厂,通常也是现金 股权,而股权的兑现是有时间限定的……

其次,在城投等国资体系内工作,十分稳定。互联网大厂、标杆房企等,市场行情好的时候确实非常舍得给钱。2017年时,一人力总监私下告诉小明,一家公司挖角,直接开价300万年薪,是他原来薪水的接近三倍,他既惊喜又忐忑,喜的是,没想到年薪300万的工作竟然这么顺利就到手了,忧的是,能否呆得长久。

近两年,随着房地产行情转弱,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优化”“减员”的消息,每天都不绝于耳。到最近,一些稳健房企也开始减员,因为市场疲软,房子销售速度慢,整体规模在收缩,不需要那么多人了……

当然,前不久国央企也传出过减员的消息,但相比之下,比较零星,减员的比例和绝对数也较少。而且,不少还是边减边招。

城投也是如此,虽然遇到的困难不少,但减员的很少。即便是35岁以上,也说不上什么“中年危机”,安全性比纯市场竞争的民营公司好太多了。平衡之下,从长期看,收入不会差太多。特别是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

最后,在城投,有许多隐形的福利,比如结婚生娃,不用担心休产假等问题,更不用担心因此被优化。社保公积金也是按高比例缴纳。此外还有带薪休假,每年的探亲假,还报销往返费用……

这些福利,单个看好像微不足道,但是加总起来,时间拉长,兑换成现金,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在民营企业工作,基本是没有这些福利的。

这就是为什么抱怨“工资低”的城投人不少,但真因此辞职的,占比却非常小。道理很简单,明面上看着虽然不多,其实算总账的话收入并不低……

来源:明源不动产研究院,本文已获授权,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城投是个长远工作吗(城投的真实薪资曝光)(5)

戳下图,了解国企数字化管理工具,实现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