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千万里面有几个百万(不是七千人更没有上万)

前段时间写过《亮剑》中李云龙的独立团为什么没有7000多人的文章,发现有很多人不太了解什么叫编制。

有的朋友不仅认为一个团有7000多人很正常,还有的认为有上万人也很应该。

其理由也很“充分”:全面抗战初期八路军只有几万人,到抗战胜利时已经有100万人了,那一个团有1万多人不是很正常吗?

其实为什么会有军—师—旅—团—营—连—排—班这种编制呢?这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作战的。

七千万里面有几个百万(不是七千人更没有上万)(1)

诚如上述的那种言论,一个团就有大几千,甚至上万人,那么1940年的百团大战时八路军是不是就已经有好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兵力呢?显然不是的。

团之所以称之为团,实际上是有其大致的编制和实力范围的,八路军师的番号虽然就那么几个,但是请注意八路军在抗战中实际上是军区制,每个大的战略区下有很多旅级单位,而旅之下则是作战团,同时部分二级军区、军分区也有所属的作战团,这样具体到每一个团中,其兵力数是没那么夸张的。

1937年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这时一个团有多少兵力呢?

120师东进抗日的时候,除留守部队外有3个番号作战团(715团、716团、717团),共计9595人;129师东进抗日的时候,除留守部队外也带3个番号作战团(769团、771团、772团),共计9367人。

七千万里面有几个百万(不是七千人更没有上万)(2)

参战部队除了师部、旅部及直属部队外,每一个作战团的兵力大都在2500到3000人之间,如129师的769团兵力就有2900余人。

当时,中国军队的步兵团编制通常是下辖3个步兵营及团直属队,兵力在2000人左右。八路军此时的团兵力为何这么充实呢?

大家都知道红军改编时国府对编制的限制是很严的,因此八路军编成后各级编制都很充实,作战团都是比当时一般的团强化过的加强团。

如当时一般的团为3营9连制,而八路军的团为3营12连制,除了这12个步兵连外,还有团直属的2到3个连,如特务连、侦察连、警卫连、迫击炮连等,当然具体每个团可能在直属队的叫法上不同。

以上这种兵力充实的团指的是有数字番号的团,如685团、769团之类。当时115师编制内还有一个独立团,这个团就只有1700余人,相对来说就不那么充实了。

七千万里面有几个百万(不是七千人更没有上万)(3)

八路军开赴华北之后,115师取得了平型关伏击战胜利、120师取得了雁门关伏击战胜利、129师取得了夜袭阳明堡之战的胜利。

这些胜利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在华北国民党军接连溃败的大背景下却是难能可贵的。在国民党军南撤的同时,八路军则挺进日占区。

华北民众发现八路军不仅军纪严明,还能打日本人,因此参军的热情很高,八路军的规模迅速扩大。

上文中提到的115师独立团最初只有1700多人,短短几个月后兵力就达到了7000多人。

可是一个团是无法指挥这么多兵力有效作战的,因此就要进行编制调整。请注意这在之后是常态,也就是说当八路军一个级别的部队发展超出了本级规模后,就要进行升格和分编。

于是115师独立团就升格为了晋察冀军区独立第1师,下辖3个团,平均每个团还是2000多人,这就是后来的晋察冀一分区1团、2团和3团。

七千万里面有几个百万(不是七千人更没有上万)(4)

120师的发展也大同小异,该师以小部队组成工作团组织各地青年参军,先后编成了忻崞独立团、平山独立团、崞县独立团、侯马独立团等部。

忻崞独立团后来改番号为714团、平山独立团改为新的718团、崞县独立团改为719团,侯马独立团则编入各部。

以当时的120师359旅来说,最初只带一个老红军组成的717团。短短半年之后,该旅已经成长为一个拥有3个作战团的满编旅。

1938年初,该旅统计实力数,717团有3200人、718团有2580人、719团有2620人,旅直属队有1100人,全旅总兵力9500人,相当于120师出师抗日时的兵力了。

七千万里面有几个百万(不是七千人更没有上万)(5)

新部队的编成是需要建立在以老红军为骨干前提之上的,如新的718团团长陈宗尧就是长征时期的师参谋长。

而当时八路军部队扩充的方式有三种:

第一:从老部队中抽出营连建制的部队,以这些建制部队为种子再编成新部队;

第二:老部队抽出建制部队后,补充新兵,填补编制;

第三:从老部队中抽出干部及军事骨干,改编各地的游击队武装,使之正规化。

在这一过程中,八路军采用了纵队、支队、大队之类的编制,其中纵队是团级之上的,而支队和大队有时候是相当于团级部队的(有的支队是旅级)。

比如当时的宋时轮支队,其最初的基干兵力是120师716团第2营,全营有4个步兵连、1个机枪连,共计700多人。

七千万里面有几个百万(不是七千人更没有上万)(6)

该部挺进雁门关以北地区,在半年时间内先后组织战斗100多次,毁伤日军汽车390多辆,毙伤日军2000余人。自己也从一个营级部队发展到了3个步兵营、1个骑兵大队、8支挺进队,兵力2000多人,相当于一个团了。

而在宋时轮支队执行挺进平西的任务后,留守部队又整合成了一支1300余人的雁北独立支队,后来被授予120师独立第6支队番号。

当时的八路军就像播种机一样,凡是到过的地方都会留下抗日的种子,使得华北日军深陷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不过由于正规番号的数量有限,八路军除了少数新步兵团是有三位数字番号之外,绝大多数是以新编团、补充团、独立团,某某支队的形势存在的。这一点在1937年到1939年初时,非常常见。

很多人以为国民党方面直到1940年百团大战后才知道八路军的实力扩充,其实在此之前其就已经认识到了,而且还是通过公开途径——八路军自己上报的。

七千万里面有几个百万(不是七千人更没有上万)(7)

1938年10月,朱总司令给蒋介石发报,要求增拨军费及弹药,该电文中提到:

八路军现有正规部队,除原有三个师之外,并组成有11个支队,每个支队下辖3个团,计全体人数已达12万人。

从朱总司令的电文中可以看到,当时国民党军令部可能是提到过允许八路军师改军的,因此朱总要求兑现承诺,该八路军3个师为3个军,每军3个师,每师3个团。两个月后彭总在电文中也提到了这个问题。

1939年6月7日,周恩来正式向陈诚提出:18集团军应扩编为3军9师,并增加军饷。1940年初,在谈判中所提出的3军9师,实力数为22万人。

也正是看到了八路军实力数的增加,早在1939年的时候国民党就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至次年春不断掀起摩擦。

七千万里面有几个百万(不是七千人更没有上万)(8)

与此同时,八路军则不再忌讳师以下部队的编制,在各战略区整训部队中原先的新编团、补充团即各自授予数字番号。

1939年八路军整训了61个团,并计划在1940年再整训50个团,整训的团以2500人左右者为主力团,1500人者为普通团,因各团实际情况不同,实际以2000人上下者为中数。

以1940年6月,八路军129师系统的整训情况来看,已经完成了对所辖旅团的番号调整,计有:

新1旅,辖1团、2团;新4旅,辖10团、11团、771团;新7旅辖19团、20团、21团;新8旅辖22团、23团、24团;新9旅辖25团、26团、27团;新10旅辖28团、29团、30团;新11旅辖31团、32团、33团;385旅辖13团、14团、769团;386旅辖16团、17团、18团、772团;师特务团改为34团。

以上共计9个旅28个团。

所以别看只有一个129师,其实下面人家照样是按照一定编制进行的,而不会任由某一个团如何无限发展。

七千万里面有几个百万(不是七千人更没有上万)(9)

上文中的386旅16团,其前身就是386旅新1团。386旅历史上其实是没有独立团的,倒是385旅有过,兵力只有1000多人。

而在抗战中后期,其实但凡是带有独立团名号的大都是军分区的地方部队,实际上连主力部队都不是。另外八路军有严格的党政、军政体制,瞒报实力数这种情况不允许发生,纵使有的部队因日军分割、封锁而致使统计不精确,但也不会出现数量级上的差距。

1941年到1942年,因为自然灾害和日军加大对根据地扫荡力度的缘故,八路军从40万人缩小到了30万人,而在作战团的体制上也有了很大变化。

之前,八路军即便是普通团兵力都在1500人以上,充实的主力团则有3000人之多。但随着根据地的缩小及战争资源的损耗,已经无力供养较多的大部队作战了。

为了减轻对根据地的压力,同时更持久地坚持抗战,八路军实行了精兵简政和主力地方化的策略,大量压减非战斗人员,同时强化小建制部队的作战能力。

这时候大团小团制就诞生了。

七千万里面有几个百万(不是七千人更没有上万)(10)

如晋察冀军区以3营9连(也有12连者)制团为主力团、辖5到7个连者为基干团、辖3到5个连者为地区队,上述三种团也称为是甲种团、乙种团、丙种团。

1942年2月,晋察冀军区再度进行作战团的编制调整,分为甲种团和乙种团。

甲种团也称为是大团,辖3个步兵营12个步兵连,直属迫击炮、特务连、侦察连各1个,全团兵力2770人。

而以乙种团(即小团)为例,下辖侦察连1个,特务连1个,步兵连4到5个。全团1180人, 武器包括步马枪598支,短枪101支,轻机枪8挺,掷弹筒15个,重机枪2挺。

整编后北岳和冀中区共有甲种团11个、乙种团21个,此外还有31个地区队和其他作战力量。

而在其他各战略区,大小团兵力数也略有不同。

七千万里面有几个百万(不是七千人更没有上万)(11)

以山东军区的大团为例,辖3个营,每营500多人,武器为每连长枪120余支,轻机枪4挺,重机枪3挺(注:此处电文应为误记,当时连不大可能有这么多重机枪),营重机枪排有2挺重机枪;团直辖司、政、供、卫及特务连456人,全团共2053人。

因战争残酷,当时各团普遍不满编,晋察冀军区在1943年初又将所有团都改为小团,而小团也不满编。

1944年1月,北岳区所属4个番号步兵团及骑兵团、独立团一共只有4234人,平均每团人数仅为全面抗战初期的一个营。

但在1944年八路军的实力迅速恢复,各区的主力部队开始逐渐恢复到大团的编制水平,但一些地方独立团之类的部队编制不一,有的也有2000人以上,有的则还是1000多人。

以1945年山东军区的实力数统计来说:

七千万里面有几个百万(不是七千人更没有上万)(12)

其一共有5个二级军区,22个军分区,3个教导团、18个主力团、24个基干团、4个独立旅、2个支队、1个海军支队、113个独立营、800多个区中队,共计27余万人,其中主力和地方部队约各占一半。

上述部队后来编成了8个主力师、12个警备旅及其他地方部队,其中在团的建制上甲种团2500人,乙种团2000人,丙种团1500人为满额。

山东八路军开往东北的有26个团和军区教导团全部、特务团一部,共6万多人,其基本上每个团就是2000多人,而这基本上就是抗战末期八路军主力团的基本规模了。

我们在看到八路军成长壮大的同时,也不该忘记在残酷战争中牺牲的121444名烈士、225687名伤员以及被俘和病亡的八路军战士。其中仅团以上干部的牺牲就有728人,也就是说平均每年就有90名八路军团级干部牺牲。

所以,任何胜利都不是无代价的,任何发展都是鲜血铺就而来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