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说的经典语录(那些被古人误读又讹传至今的7句经典名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但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言
却在逐渐被误读
接下来
就搬起小板凳
和诗词君起涨姿势吧!
孔子
愚不可及
误解:出自《论语·公冶长》,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形容一个人的愚蠢到了极点,别人都赶不上。
真相:这是孔老夫子在称赞一个叫宁武子的人,他说:“宁武子在世道清明的时候就展示自己的才华,做一名智者;世道浑浊的时候就装傻,做一个愚者。做智者是简单的,大家都能做到,但是能装傻,这是一种高明的举动,却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啊。”
宁武子是春秋时期卫国很有名的大夫,经历诸多变故,但宁武子却能够安然无恙地做两朝元老。
孔子很佩服他这种明哲保身的处事方式,于是用“愚不可及”这四个字给他以高度评价。
孔子
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误解:出自《论语·为政》,全文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一般人都将文中的“立”理解为成家立业。
真相:孔子还说过:“立于礼。”(《论语·泰伯》)。
又说:“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
所以孔子说他“三十而立”,是指他这个时候懂得礼,言行都很得当。
意思是:立的不是事业、不是家庭,立的是人自己。
这是一种自我的觉醒,是人格的独立,是自我把握自我相信的起始。
孔子
学而优则仕
误解:出自《论语》: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优”字时常被以为是“优秀”的意思,于是就解释成:学习成绩优秀的人应当往当官。
真相:“优”的正确意思是“有余力”,所以应该是:“做好了官,有余力就往学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往做官。”
老子《道德经》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误解:这句经常出现在控诉暴君暴政上。“天地残暴不仁,把万物都当成低贱的猪狗来看待;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谓圣人们也没两样,还不是把我们老百姓也当成猪狗不如的东西!”
真相: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
礼记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误解:出自《礼记》,原文是:“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下之。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兵车不式,武车绥旌,德车结旌。”
真相:这是在讲乘车的礼仪,“礼不下庶人”是指这个规定一般老百姓不用遵守。“刑不上大夫”是说如果违反了这个规定,级别是大夫的话,国君也不能用暴力来逼迫。
孔子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误解:出自《论语·阳货》,原文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真相:这里的“小人”指平民百姓或者庶民,这是相对大人和士阶层的另外一个阶层。而此处的“养”字,则指的是相处的意思。
意思是:如果站在男性的角度来说,与女子的关系很难处理好;站在官员的角度来说,与平民百姓的关系很难处理好。因为与他们过分接近了他们就不知道谦逊,过分疏远了就会怨恨。
孔子
父母在,不远游
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不知道有多少父母现在还抱有孩子一定要待在父母近旁的思想,这种做法连孔子都不同意。
真相:我们常常喜欢断章取义,这句话还有下半句“游必有方”。
整句的原文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意思是:父母年迈在世,尽量不长期在外地。不得已,必须告诉父母去哪里,为什么去,什么时候回来,并安排好父母的供养。
俗语部分
“狗屁不通”本为“狗皮不通”;
“无奸不商”本为“无尖不商”;
“无毒不丈夫”本为“无度不丈夫”;
“赤子之心”的本意为“尺子之心”;
“不到黄河心不死”
本为“不到乌江心不死”;
“大器晚成”
原为“大器免成”或“大器曼成”。
亲们是不是惊奇发现
平时惯用一些名言
我们可能误解了它的正确含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