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笋壳叶包粽子(乾隆时代出征将士个个喜欢)

历史上最早关于吃粽子的记载,可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找到。据说,最先在寒食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忠君赴义、鄙弃功名利禄的介子推。而在端午节吃粽子,则是为了纪念楚大夫屈原。沙田柚之乡广西容县的粽子在乾隆时代蜚声帝都,则是由于乾隆下江南到达容县时,从容县带回了一位善于做酿柚子皮这道素菜的御厨。

洛宁笋壳叶包粽子(乾隆时代出征将士个个喜欢)(1)

​据说这位御厨是一位乡野村妇,其丈夫和家人一起到达帝都后,在故宫附近开了一家容州酿菜馆。而这座酿菜馆最有名的一道小吃便是容县箬竹叶包米粽。

洛宁笋壳叶包粽子(乾隆时代出征将士个个喜欢)(2)

​这米粽选用品质上乘的糯米做主料,馅料则以炒花生、炖红菇、焖豌豆、白糖拌肥猪肉为主。菜馆的米粽价廉物美,而且半条米粽下肚后,十分耐饱,早上吃一次,下午基本没有饥饿感,很受外地商人的喜爱。他们往往上午吃了一顿米粽后,再顺便买走一条米粽留路上吃,所以这家酿菜馆的米粽生意蒸蒸日上。

洛宁笋壳叶包粽子(乾隆时代出征将士个个喜欢)(3)

​由于广西容县箬竹叶包米粽耐饱,营养丰富,乾隆年间数次平定外乱的战争,乾隆皇帝都吩咐将士出征前以米粽裹腹,而且每人务必自备两条米粽当做干粮。箬竹叶含碘、钙、镁、铁、锌等等多种维生素和人体不可或缺的氨基酸,同时清热解毒,出征的将士们有了米粽提供养分,无饥荒之忧热症困扰,作战个个奋勇争先,1786至1788年平定台湾林爽文叛乱、1788至1789年的安南之战、1790至1792年两征廓尔喀都大获全胜。

当年将士们吃的箬竹叶(粽叶)包米粽,就是由广西容县容州帝都酿菜馆独家提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