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美感(看陶器观尘世一半艺术)

  • 原创丨版权:书报文摘
  •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 如果喜欢,请记得关注我呦~

陶器美感(看陶器观尘世一半艺术)(1)

“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滋润细媚有细纹。”是古人对陶器的赞叹。在平日生活里,我们接触陶器最多的是茶陶。

陶器美感(看陶器观尘世一半艺术)(2)

如此精巧灵秀,制成茶陶,衬得茶香更醇厚,茶水更香冽,让品茶之人对茶盏爱不释手,为茶人的饮茶时光增香添彩。

闲暇之余,品一盏茶,邂逅陶器,也遇见生活。

01陶无艳,人无锋

陶器之温润尔雅,每每看到都让人赏心悦目,耐人寻味。红是赭红,翠是墨绿,蓝是暗蓝,或清丽而带有空濛,白净而带有混沌,棕黄而带有斑影。

这些痕迹又不是粗糙率性的,而是带有专注和精微的松弛。

这么看来,陶的色彩好像是由多种颜色共同调匀,浑然天成,古朴雅致,内涵谦逊。

每一个器皿,都力求朴素的“无心之美”,毫无造作之气。柳宗悦在《工艺之道》里说的:“谦逊和无我构成了成就器物的初始。”

陶器美藏三分,不尽外展;人也应藏锋三分,谦和待人。

延参法师曾说:“知人不必言尽,留些口德;责人不必苛尽,留些肚量;才能不必傲尽,留些内涵;锋芒不必露尽,留些深敛;有功不必邀尽,留些谦让;得理不必争尽,留些宽容;得宠不必侍尽,留些后路;气势不必倚尽,留些厚道;富贵不必享尽,留些福泽;凡事不必做尽,留些余德。”

谦和让我们待人接物自有一把衡量的标尺,去适度行事。

陶器美感(看陶器观尘世一半艺术)(3)

其实我们活在世上都不如意,都有坎坷,谁都不会风调雨顺,这个世界本就没有谁可以真正的理解谁,正因如此,我们更要用最大的善意去考虑、揣度别人。

面对优秀的人不自轻,面对不如己的人不轻视。做身边亲近人的中央空调,当他们失意时予其安慰,得意时予其祝福,即使是在最愤怒的时候,也要忍住那句最伤人的话。

收起锋锐的话语和暴躁的情绪,谁会觉得浑身是刺,到处扎人的小刺猬好相处呢?

陶器的耐看,是因委婉含蓄越看越有韵味;人的耐处,是因谦和包容,越处越相宜。

人活一世,包容一切,谦和有力,你会少一些人际的烦恼,多一些自在相处的愉悦。

02陶在窑火中历练,人在尘世中沉淀

大多陶艺作品,都经过亚光釉色处理,素美中带有一种东方人喜欢的包浆感和怀旧感。

各类陶器多多少少,会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斑驳,粗砺不平的触感,还有那好似在静默一隅独自发酵的色彩,像极了人生应有的状态——沉淀感。

陶器美感(看陶器观尘世一半艺术)(4)

上乘的陶器忌浅薄轻佻,没有内涵;而精彩的人生忌单调空洞,没有故事。

想起沈从文在谈到他的童年生活时,他说他在读一本小书的同时又读一本大书。因不满于私塾的知识,小小的沈从文常常逃课同世俗生活和一切自然相亲近。

看祠堂织竹做香,观棋人下棋骂战,逛市集的热闹与市侩人的小生意,捉土蟋蟀,下河洗澡,一派清波荡漾出了与水的亲切感,自此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认识到思索,最终积淀于笔下,才有了《边城》里的湘西水和动人情。

人活一世,就应当在生活中多些历练,识人情,观百态,不论成败与否,那些收获到的爱与感动,经历过的进取与坚强,曾经渴望过的与一直保持的向上的仰望,这些感受与经验都不会消散,会随着时光荏苒而沉淀,如陈年的老酒愈发珍贵和香醇。

杨绛先生说:“愿你生命中有足够多的云翳,来造就一个美丽的黄昏。”

陶器美感(看陶器观尘世一半艺术)(5)

沉淀不会凭空而来,多读一本书,多行一里路,多看一处景,多定几个小目标,多完成几件需要付诸努力才能达到的事。

甚至多一些疑惑与挣扎,这样我们才会深入思考,发生一个又一个小插曲,让我们的人生故事感丰富起来。

陶器的质感来自微妙的色彩;生活的质感来自历练中的沉淀。

03陶器由匠人成就,你的人生由你来成就

调泥、拉坯、塑造、修形,仔细打磨,反复锤炼,拿捏每一道弧线与尺度。陶艺人总是用最简单的材料,最朴实无华的双手,履行最纯粹的艺术诺言。

日本当代著名陶艺家安藤雅信,在谈到为何不用昂贵的珍稀土时,他解释道:“土料的产地、成色,并不能直接决定一件作品的分量。因为泥土,始终仅是自然界的平凡一物,需靠创作人的修养与手艺,才能提升它的价值。所以即便材料并不名贵,真正的艺术家,也能用心与手,将其点石成金。”

陶器美感(看陶器观尘世一半艺术)(6)

陶器由匠人成就,你的人生由你来成就。

开始,人的家庭背景,禀赋天性固然已定,但人生的宽度和高度从来都不设限。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你的勤奋与努力会在之后不断拓宽你的眼界,拔高你的高度。

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勤,不自立。

易卜生说:“你最大的责任就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铁。”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匠人,负责把自己的生活锻造成器,熠熠生辉。

世间的纷扰与生活大锅烩里的升降沉浮、利弊荣辱,不断地挑战和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那些生活中的柳暗花明,奇迹再现,都是我们自己每一次选择的结果。

质地一般的土料,在经历匠心独运与窰火的碰撞后,锻造为上乘佳器;平凡普通的人历经千岩万壑不辞劳的磨炼后,终将飞珠溅玉,石破天惊。

不抱怨,不自卑,反求诸己,责己行动。战战兢兢地摸索,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人还是得要自己成全自己。

陶在涅槃,人在羽化。

轻轻地拈起一个陶器茶盏,品陶器的静美隽永,思陶器映射出生活的理与义。

若有心,应许自己一个陶器人生:谦和待人,时常沉淀,总是历练。这也倒不失为一种不错的生活姿态。

陶器,一半艺术,一半生活。

陶器美感(看陶器观尘世一半艺术)(7)

作者简介:优八,热爱国学经典的大学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