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多像当了一辈子的兵(士兵面孔撞脸许三多)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今天的士兵面孔为你介绍的是:小眼睛,小个头,一笑大嘴叉子咧到耳朵根……和许三多活脱脱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四级军士长王有柱;“不拼到最后,怎么知道自己不行!”的四级军士长刘永邦;身材魁梧,皮肤黝黑,被称作“神行诡兵”的下士方占鹏;被分到同一个新兵连,不停“约斗”的上等兵闫虎、闫豹兄弟俩。

详情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报道——

许三多像当了一辈子的兵(士兵面孔撞脸许三多)(1)

四级军士长王有柱

撞脸“许三多”

■胡晓宇 肖 瑛

“别叫我许三多!”

时隔多年,许多老兵还记得王有柱喊破嗓子的怒吼。

那年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首播,20岁的邓州市九龙乡籍上等兵王有柱,在全旅一夜爆红。

小眼睛,小个头,一笑大嘴叉子咧到耳朵根……和许三多活脱脱一个模子刻出来。

“不会是亲戚吧?”每当有战友侧目惊呼,王有柱会不自觉地沉下脸,黑眼仁“嗖”地斜到三角眼的最高处,这使得他更像一个“愤怒版”的许三多。

他讨厌许三多,讨厌他那不知进退的轴劲儿。他喜欢成才,许三多只有部队一条道,成才多灵光,不管到哪儿都能混出个人样。

“村里人都说你跟你哥一样,当两年兵就得回来,你学学许三多,替老子争口气!”爹在电话里哽咽。王有柱对着听筒呼哧呼哧地喘粗气,许三多三脚踢不出个屁来,自己聪明好学,新兵训练是标兵,专业学习是优等生,凭什么要去学一个靠苦干傻干熬出头的“瓜货”?

“许三多!你爹又骂你龟儿子啦?”看完《士兵突击》的战友们笑闹着,王有柱“咚”地一拳砸在墙上:“别叫我许三多!”

“我不是许三多!”从上等兵到中士,王有柱都在刻意摆脱这个符号,想以“高智商”与“高情商”彻底与许三多剥离。

那年改学汽车驾驶,晚上学习室坐满了加班的战友。王有柱挂着耳机,悠闲地敲敲这儿、拨拨那儿:“这点书还用得着加班背?看把你们笨的!”

熄灯了,他却在被窝里弓成虾球,拧开手电默背汽修知识,枕边摆着一本“道具”小说。他宁可被抓住看小说,也不想破坏“高智商”的形象。

“他们都羡慕我过目不忘!”如今,他教育徒弟时语气坚硬,“你必须很努力,才能做到看起来毫不费力。”

捧着“优秀学兵”证书,王有柱轻松地进了小车班。

“你不小了,钱不能这样乱花!”那天,主任翻看着他并不富余的存折,蹙起了眉头。

“我没乱花,也就是买几包好烟,战友感情总要维系嘛!”

“都说你像许三多,你看许三多是靠这赢得尊重的吗?”

通往高原演习场的道路,被前面的装备车轧成了纵横交错的沟壑,骤然而降的冰雨把路面冲得玻璃般湿滑,王有柱紧紧把着方向盘,用心感受着轮胎的抓力,小心翼翼驾车驶过高高低低的坑洼……这是他第一次被抽调驾驶大型装备车,随机动通信分队执行实兵演习任务。

“有柱,辛苦了!提提神!”旁边坐着的分队长,“啪”地点燃一根烟,轻轻塞到他嘴里。那一瞬,王有柱倏然明白了主任的话,最终让许三多赢得尊重的,是毅力、能力,还有军人的担当。

“在演练场上驰骋,才是我当兵的意义。”奔袭雪域“战场”数月,脸晒脱了两层皮的王有柱,没有花掉一分钱,却向连队递交了转开装备车的申请。

战车隆隆,车轮滚滚。短短数载,“看着很轻松”地,这个不喜欢许三多的年轻人,成长为骨干、班长、特型重型装备车首选驾驶员。从雪域高原到大漠戈壁,从实兵演练到抗震救灾,执行了近20余次重大任务,实现着从“许三多”到“王有柱”的突击。

“看着很轻松”地,他赢得了5次“优秀士兵”,体重直升20斤成为胖版“许三多”,却多次与立功擦肩而过,王有柱笑着甩甩手:“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就是我!”

今年初,所在单位编制调整,王有柱从汽车连班长变为机动通信连导航班副班长,岗位要求一专多能,他得管理和培训全连驾驶员、精通各型装备车的驾驶维修,还必须迅速掌握导航专业技能。

夜静灯明。学习室里,王有柱和新兵们一起钻研着教材。对“许三多”这个符号的偏执,早已随着“不加班”的神话一起消散。“嚓嚓嚓”写着笔记,他头也不抬地怼了一句:“没本事,像谁都白搭!”

心声

做个有理想的好兵

■王有柱

有人问我,你的理想是什么?我觉得,就像许三多说得那样:“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我就想做个有理想的好兵。

(图片摄影:肖 瑛)

许三多像当了一辈子的兵(士兵面孔撞脸许三多)(2)

四级军士长刘永邦

卫冕之战

■张宇轩 相双喜

接过军医开出的诊断书,头上还冒着热气的刘永邦顿时被泼了个透心凉。“软组织挫伤,卧床半个月!”他感到既无奈又窝火,“难道我的卫冕之战,就这样被一个不起眼的小弹坑给终结了?”

刘永邦是陆军第76集团军某旅红四连的一名四级军士长。这天中午,天气格外炎热。他正挥汗进行拖轮胎训练,积极备战创破纪录比武竞赛。

助跑、蹬地、摆臂,40多公斤重的轮胎被刘永邦一点点拖着动了起来。正当他全力加速时,突然感到被什么拉了一下腿,脚下一滑,身子一扭,硬生生地栽倒在地上。

“不好,脚崴了!”他一只脚踩进了一个不起眼的小弹坑,一阵钻心的疼痛瞬间袭来。他捏了捏脚踝,已经肿得像个桃子。

“赶紧去卫生队看下。”战友们好意相劝,刘永邦却一口回绝,“这点小伤算什么,还有一个来回,跑完再说。”他深吸一口气,双手撑地,试着重新站起来,但没走几步,又一次摔倒。

“啥?就这点小伤还要卧床半个月?集训队下周就要进行最后一次比武选拔,我咋参加?”在卫生队,刘永邦和军医红了脸,但一纸诊断书还是让他不得不抱憾离开。

这是他第二次参加创破纪录比武。4年前,他在武装五公里越野项目上一举夺魁,为红四连捧回了金灿灿的奖牌,并因此荣立三等功。

“这次还没披挂上阵就被淘汰!”错失比赛机会的刘永邦,连着几天都没睡好。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一周后,集训队传来消息,新增一个比武课目,1000米负重跑。

“我还要报名!”刘永邦一下来了精神,“我倒要试试是我的脚板硬,还是操场的地皮硬?”

1000米负重跑是个特战课目,需要背上100斤重的沙袋跑1000米,考验的是人在负重条件下的极限体能。带伤走进集训队的刘永邦,第一次扛起沙袋就跑了1000米。看他疼得咬着牙,眼神里却溢满幸福。

“你还是先把伤养好!”得知刘永邦又要参赛,指导员潘敏有点担心,可刘永邦执意要去。他信誓旦旦地说,“咱四连啥时候出过孬兵,何况我这点小伤!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刘永邦从不认输的性格在连里是出了名的。有一次红蓝双方实兵对抗,刘永邦担负开辟通路任务。在长达400米的纵深通路上遍布蓝方设下的圈套陷阱,刚一接敌,红方就被火力覆盖,伤亡超过三分之二。“就算是老虎,我也要掰它一颗牙下来!”刘永邦主动申请加入“敢死队”前出破障,蓝方的子弹像雨点一样密集,他左突右闪,硬是在枪林弹雨中清理了10多个路障……最后,红方大获全胜。看到刘永邦腿上被划开十几道血口子,指挥员称赞他说,“真是杀出一条血路!”

参赛机会失而复得,刘永邦自然格外珍惜,他开始了魔鬼式的训练。别人扛一个沙袋,他扛两个,别人一天三练,他晚上还要加练一次。20天下来,他瘦了十多斤,肩上、背上、手上都磨破了皮。看着伤痕累累的刘永邦,不少战友劝他“悠着点”,他却笑着说,“伤疤是军人最美的勋章。”

站在比武赛场的那一刻,刘永邦铆足了劲儿准备死磕到底。发令枪响的瞬间,只见他扛起齐胸高的沙袋,像一头猛虎蹿了出去……第一圈他落后第一名10米,第二圈他越跑越快,终于在最后一个弯道实现超越,第一个冲过终点线。

冲线那一刻,他扔下沙袋,张开双臂,尽情地享受着胜利的喜悦……

(图片摄影:母其迪)

心声

死磕到底是硬汉

■刘永邦

不拼到最后,怎么知道自己不行?!死磕到底不仅是一种勇气,更是战场上克敌制胜的精神利器。

许三多像当了一辈子的兵(士兵面孔撞脸许三多)(3)

下士方占鹏

神行诡兵

■肖玉彪 李 乐

浓郁如墨的夜色,笼罩着古尔班通古特荒漠丛林。

丛林深处的一个独立屋外,纹丝不动的“蓝军”狙击手透过瞄准镜搜寻着目标,全副武装的特战队员来回不间断巡逻。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守护屋内一份作战指挥方案。

“红军”指挥所内,在通信侦察、无人机侦察相继失败后,临危受命的侦察兵方占鹏,趁着夜色做着武装渗透侦察前的最后准备。

“我只需要一架无人机掩护我!”方占鹏提出自己的需求后,将身上装备全部卸下,仅带了一把刀和催泪弹转身就走。

没多久,“蓝军”房屋内电源被切断。寂静的树林中,冲破百米封锁区的无人机在低空加速飞行……

“砰!”狙击枪声响彻夜空,“蓝军”特战队员纷纷向无人机方向开枪,正当所有人冲出房屋应对“敌情”时,一枚催泪弹在“蓝军”中炸响。

风声瑟瑟,警报鸣响,枪声不绝于耳,“蓝军”大乱。这时,一个黑影从黑暗中闪出,以雷霆之势“解决”了门口的几名哨兵,闪身进入空无一人的房屋内……

夜间渗透侦察,声东击西,行踪不定,手段诡异。几分钟后,“红军”指挥所内,得知方占鹏已突破重重封锁拿到了作战方案后,大家都瞪大了眼睛,“真是神行诡兵啊!”

出色完成这次任务的方占鹏是武警新疆兵团指挥部六支队的一名特战队员、下士警衔。眼前的他,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由于经常在比武竞赛中摘金夺银,他成了中队官兵最想超越的目标。

别看他现在是特种兵里的高手,刚进特勤排时,却是个十足的“菜鸟”。第一次特战队员考核,他以5000米倒数第三、器械倒数第一、战术0分的成绩刷新了特勤排自组建以来的历史最低纪录。

“人的一生,最怕的就是向困难妥协。只有敢于冲破自身极限,才能成为特战尖兵。”中队长苏正政的话,对那时的方占鹏来说就像是一针强心剂。

痛定思痛之后,他主动请缨赴宁夏反恐训练基地参加集训。集训期间,一次次的肌肉定型训练,就为练出最快的出枪速度;一次次的全装负重奔跑,就为突破自己的身体极限。

“要求两分钟完成的课目,我就逼着自己1分钟完成。需要3秒钟完成的动作,我就在1秒钟内完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只有他自己清楚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今年武警新疆兵团特勤分队比武竞赛中,面对72名层层选拔的特战队员,在30天58个课目的比拼中,方占鹏一举夺得“侦察尖兵”桂冠。

90公里定向越野考核那天,细雨蒙蒙,雨水让原本就崎岖不平的山路变得更加泥泞。数十名侦察队员每人手中仅有几条模棱两可的提示信息,没有北斗导航,没有GPS,甚至指北针都没有。

方占鹏机警地像猎豹一样,拉着战友长途跋涉。冷风吹过,比人高的植被窸窸窣窣地不停抖动,寒光一闪,方占鹏手起刀落……

仅仅通过植被形态、星辰判定方位,两天内到达4个散落的坐标点,完成90公里定向越野。方占鹏“神行诡兵”的称呼越叫越响。

(图片摄影:王晓明)

心声

向极限要战斗力

■方占鹏

能从“菜鸟”变尖兵,我的体会是,只有平时敢向极限要战斗力,战场上面对强敌才能游刃有余。

许三多像当了一辈子的兵(士兵面孔撞脸许三多)(4)

上等兵闫虎、闫豹

虎豹“约斗”

■刘亚伟 严家罗

看着闫豹据枪瞄准有些迟疑,闫虎心里默念,“别紧张,调整好呼吸,有意瞄准无意击发……”几声枪响过后,闫虎竖起耳朵听着报靶。当听到“45环”时,他不自觉地嘴角上翘。“少我4环,还欠点火候。”

“神气啥?下次约战,谁赢还不一定呢?”退出射击地线的闫豹,冲着一脸得意的闫虎喊道。

入伍之初,兄弟俩被分到同一个新兵连。一开始闫虎总是让着闫豹,没想到闫豹却不领情,还撂下一句狠话,“哥,以后打仗,敌人还会让着我吗?”“好,我叫虎,你叫豹,我们就来个虎豹‘约斗’吧!新兵结业时,看谁立的战功最多。”

看到兄弟俩在“约斗”中不断的超越自我,战友们都不禁为他们的拼搏精神竖起了大拇指。

下连后,闫虎被分到炮兵分队,而弟弟闫豹则成为一名装甲兵。虽然不在一个单位,兄弟间的比拼却从未“断线”。每次连队组织军事训练,兄弟俩总是不断地给自己“加餐”。

这不,5公里训练场上,始终保持冲锋状态的闫豹像猎豹般向前奔跑着。眼看只差500米就到终点了,由于冲刺过猛,脚底一滑,闫豹突然崴脚了。只见他咬牙坚持,一瘸一拐地艰难行进,向终点发起了最后冲刺。

冲刺过线那一刻,闫豹一屁股瘫倒在地。“22分50秒!”成绩一出,班长捶了一下闫豹的肩膀:“好样的,有拼劲!”

“班长!我哥肯定比我还能拼,绝不能让他小瞧了。”闫豹嘿嘿一笑。他的感觉蛮准,学炮手专业的闫虎确实也没“闲”着。

“过限制路前,一定要减速、减速……”只听班长李志鹏大声喊道。在温度近40摄氏度的战车里,闫虎在班长李志鹏的指挥下,反复练习如何快速通过限制路。

“这小子蛮拼的。”李班长这样评价闫虎。为了熟练驾驭战车,实操训练第一个月,他的双手被各种机件碰伤10多处,但他从来不叫苦叫累。很快,闫虎的专业技能水平突飞猛进,不到半年就成了同年兵中的佼佼者。

前不久,兄弟俩在执行重大任务中再次撞了个满怀。一见面,他们就打起了“遭遇战”。

“哥,听指导员说你的投弹水平进步不小啊!”闫豹笑着说。

“要不咱俩比一比!”闫虎也来了兴致。

按考核要求,每人4枚弹,前2枚投远,后2枚投准,距离远、投得准者即获胜。弟弟闫豹率先出场,他右手引弹,一个箭步上前,身体顺势一扭,手榴弹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朝落弹区飞去……

“闫豹, 42米, 1个大圈1个小圈。”裁判报完成绩,观战的官兵都对这位上等兵刮目相看,要知道上等兵能投40米可不容易。

轮到闫虎出场,没想到一出手就是42米;第2枚弹,他更是使出了浑身力气——45米。

“闫虎, 45米,2个小圈。”最终,闫虎胜出。他也由衷为弟弟的进步感到高兴,“闫豹,加油,下次见面咱们再比。”

“一言为定!”说完,兄弟俩相视而笑,来了个大熊抱。

(图片摄影:夏德伟)

心声

敢拼才会赢

■闫 虎 闫 豹

只有在训练场上多拼搏,战场上才能比敌人更强悍。我们兄弟间一次次“约斗”,换来的是强烈的进取精神,锤炼的是过硬的军事技能。

许三多像当了一辈子的兵(士兵面孔撞脸许三多)(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