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的三次西征主要靠汉人(北元灭国后的草原)
自从鬼力赤改掉国号,所谓的北元,也就愈发名不副实了。北元之后的蒙古,被明朝称作鞑靼。而蒙古高原的西部,逐渐被瓦剌控制,且愈发失控了。
如果,将成吉思汗统一后的蒙古,看做一个新的部族;那么,瓦剌则是处于这个部族边缘的一部分。
如果,只认“毡帐上的百姓”为蒙古人;那么,瓦剌就是与之相对的“林木中的百姓”。
明朝初年,鞑靼相当于蒙古本部,专指忽必烈一系的元朝皇帝后裔直属部众,加上蒙古东道诸王部众,居住在蒙古高原东部。
瓦剌,则是蒙古别部,是在元朝建立之初,与忽必烈争位的阿里不哥后裔的属民。
瓦剌的涌现
追溯到铁木真统一蒙古时期,瓦剌各部在忽都合别乞统率之下,多次与铁木真对战,也多次以失败告终。
1207年,忽都合别乞率领瓦剌各部向成吉思汗投降,并被保留统领瓦剌的权力。同时,忽都合别的家族与黄金家族世代联姻,其属民被编为四个千户——这也是“四瓦剌”之名的缘起。
蒙古西征后,瓦剌活动于蒙古西北到北疆一带。这里也正是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领地。拖雷死后,领地传给幼子阿里不哥。这样,瓦剌人就成为阿里不哥的属民。
忽必烈、阿里不哥争夺汗位时期,瓦剌人支持阿里不哥,反对忽必烈。此后,瓦剌人活动的地区,又有海都(窝阔台之孙,创立窝阔台汗国)反对忽必烈,瓦剌人又继续支持海都,反对忽必烈。
瓦剌人,作为元朝初年的不和谐因素,其族人分布于元朝西北诸汗国中,充任将领、军人,并非一个独立的势力存在。
真正把瓦剌人再次聚集起来的,是在元朝灭亡前后。当时,作为瓦剌人的传统领主阿里不哥后裔的也速迭儿可能与乌格齐哈什哈做了交易:也速迭儿承认乌格齐哈什哈为瓦剌王,乌格齐哈什哈带领瓦剌人为也速迭儿效力。
乌格齐哈什哈,被传是克烈部王汗后裔。至于,克烈部怎么就并入了瓦剌人手中,也不奇怪。因为草原上部落的分化、重组,本就是常态。而在乌格齐哈什哈之后,他的直属部落被改称为土尔扈特部(也就是东归英雄那个部落)。
阿里不哥后裔的另一部属民是乞儿吉思人(吉尔吉斯),首领鬼力赤。而鬼力赤还有一层身份是窝阔台庶子合丹大王的后裔,算是黄金家族。合丹大王因为庶子身份,在窝阔台家族中受排挤。于是,在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后,合丹大王坚定站在忽必烈一方,很受重视,被封为陇王(封地应该在甘肃一带)。
所以,鬼力赤作为黄金家族的代表被下派的其他部族做首领,也再自然不过。
很多文章中,把乌格齐哈什哈、古力赤看做一个人。可能是这两个人的行动轨迹相同之处太多的缘故。个人还是认为,这是两个人。
可以说,乌格齐哈什哈领导的瓦剌、鬼力赤领导的乞儿吉思,都属于也速迭儿得以起家的两大实力派。
鬼力赤,乞儿吉思部首领,窝阔台后裔
鞑靼的雏形同一时期,正是元昭宗(元顺帝之子)在位。尽管元昭宗是名义上的蒙古大汗,可忽必烈(元昭宗的祖宗)与阿里不哥(也速迭儿的祖宗)争位,阿里不哥失败后退回漠北,其后代的影响力一直存在。而漠北的中心和林,正处于也速迭儿的势力范围之内。元昭宗自然有种客居的感觉。
尤其在王保保去世后(1375年),元昭宗更加孤立。
所以,在元昭宗统治的后期,便将汗廷移到了金山之北。这里的金山,在如今的吉林省双辽市东北、农安县一带。驻扎在金山的,有元朝太尉纳哈出的二十万兵马。元昭宗依托纳哈出的二十万兵马,再加上自己的直属部众,再加上蒙古的东道诸王部众,构成蒙古本部——鞑靼。
至此,东部鞑靼与西部瓦剌的格局,已经初显。
明军暴击元昭宗死后,其弟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继位的第十年,明朝军队接连发动金山之战(降服纳哈出)、捕鱼儿海之战,蒙古本部遭到重创。
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侥幸突围而出,却又遭到也速迭儿的捕杀。
捕鱼儿海之战,堪称北元的灭国之战。元顺帝、王保保带到草原上的军队及行政机构被一举消灭。
随后,也速迭儿称汗,将脱古思帖木儿汗的部众迁回蒙古西部,并将汗廷设置在瓦剌地区。
几年后,也速迭儿、恩克父子相继去世,阿里不哥后裔中还没有人能够出来服众。这使得,原本就掌握朝政的瓦剌贵族有了进一步上升的空间。
与此同时,被强行迁回蒙古西部的鞑靼部众也积攒了一定实力(期间肯定是有旧部陆续来投降)。
双方相持不下,最终共同拥立额勒伯克为汗,汗位从阿里不哥后裔,再次回到元裔(忽必烈一系)。
买得里八剌(崇礼侯)、额勒伯克(尼古埒苏克齐汗)、脱古思帖木儿(天元帝),三者关系。
草原昏君明朝册封的崇礼侯(买得里八剌)被认为与蒙古大汗(额勒伯克),是同一个人。果真如此的话,这无疑是朱元璋都未曾设想的结果。
1370年,额勒伯克(买得里八剌)在应昌之战中被俘,带回南京,被封为崇礼侯。在南京四年后,朱元璋将额勒伯克(买得里八剌)放回,为的是“保全元氏子孙”(朱棣语)。
额勒伯克(买得里八剌)在回到草原的第四年,其父元昭宗去世,其叔父脱古思帖木儿继位,即天元帝。
1388年,也速迭儿杀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自立。也速迭儿死后,其子恩克继位。
1394年,恩克汗去世。蒙古本部与瓦剌相争,终于将汗位从阿里不哥后裔手中夺回。
在重回草原的第二十年,明朝崇礼侯买的里八剌(额勒伯克)得以继承蒙古汗位,即尼古埒苏克齐汗。
可是,额勒伯克并没有什么作为,反而更像个昏君。他在位期间,为了霸占儿媳,杀掉了自己的长子。而为额勒伯克出这个坏主意的,则是浩海达裕(浩海是人名,达裕是官名太尉)。
浩海达裕出身瓦剌绰罗斯氏,本是瓦剌各部中的领主之一,却绕过瓦剌大领主乌格齐哈什哈,与大汗搞关系。
因为有献策(霸占儿媳)之功,额勒伯克封浩海达裕为丞相,统领瓦剌各部。但在浩海达裕就去找额勒伯克讨要丞相的官职时,却被额勒伯克的老婆(前儿媳),用了美人计,被额勒伯克杀了。
事后,额勒伯克醒悟,作为对浩海达裕的补偿,对浩海达裕的儿子做了三项补偿:
1、 将女儿穆萨尔公主下嫁马哈木
2、 让马哈木继承丞相之位
3、 授权马哈木统领瓦剌。
这其中,统领瓦剌是最实在的补偿。可是,也不知道额勒伯克是头脑太简单,还是故意挑拨离间。当时的瓦剌王是乌格齐哈什哈。
黄雀在后乌格齐哈什哈是阿里不哥后裔阵营最大的实力派,却被下属(浩海达裕)的儿子马哈木夺了位子,自然不服。
于是,乌格齐哈什哈怒骂昏君额勒伯克,“杀我臣浩海,知有我在,竟令我所属之巴图拉(马哈木)领四部耶?”。随即,乌格齐哈什哈裹挟马哈木一起杀了额勒伯克。
这一年是1399年。蒙古大汗额勒伯克,被瓦剌王乌格齐哈什哈杀了。如果天元帝被也速迭儿所杀,还是黄金家族内部矛盾。额勒伯克之死,则成为地方实力派直接出手的标志事件。
乌格齐哈什哈拥立阿里不哥后裔的坤帖木儿为大汗,自己成为太师。两者地位相当。这在明朝皇帝给蒙古的诏谕都是两份也可以看出来。
但是,马哈木又不愿意了。本来,浩海达裕被杀,马哈木得到三项补偿:继承丞相之位、成为蒙古大汗女婿、统领瓦剌。现在,大汗被杀了,大汗的女婿又有什么用?丞相之位本就是空头支票。统领瓦剌更是成为不可能。而且,迫于乌格齐哈什哈的威势,杀大汗的也有马哈木一份。
马哈木,落得一场空,还帮着别人数钱。
很可能这个时候,马哈木选择了与鬼力赤、阿鲁台结盟。鬼力赤作为阿里不哥后裔势力的另一股力量,阿鲁台作为蒙古本部的中坚力量,马哈木作为瓦剌势力的新生力量,三方结盟共同对付乌格齐哈什哈(最大实力派)、坤帖木儿(名义上的大汗)。
1402年,马哈木兴兵讨伐乌格齐哈什哈,坤帖木儿死于乱军之中。
乌格齐哈什哈是不是在这一年被杀,或者死于何时,都有不同说法。但是,1403年之前,明朝给蒙古的诏谕还是一式两份(大汗一份、乌格齐哈什哈一份)。1403年开始,瓦剌三部: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的名字,开始出现在明朝史料里。
但,事情的后半段又不是马哈木想看到的。
因为,鬼力赤作为窝阔台后裔拥有黄金家族血统,有继承汗位的资格,就被阿鲁台拥立为大汗。如此一来,鞑靼掌握实权,瓦剌则失去了往日的地位。
至此,成为鞑靼、瓦剌相互攻伐的开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