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海瑟薇19岁电影(法国性感女神的转型之作)
红颜秀曾经在去年为大家介绍过一部只有法国才会创作出的电影,
《女性的瘾者》,
在一个冬夜,一位知识渊博又善良仁慈的老者遇见了一个遍体鳞伤躺在雪地里的瘦弱女子乔伊。
一个生理冷淡的博学长者,一个有着疯狂过往和悲惨现在的女人,
两个人躲在寒冷冬夜的温暖小屋中,一同喝着热茶、接受着篝火的烘烤,
伴随着乔伊对老者屋子里的联想与脑海中迸发的火花,展开的是一个个惊心动魄、充满了扭曲欲望的故事。
你本以为这会是一部惹火诱人的情与爱的激情片,
其实这是一部颜色复古绚丽、整体色调清新统一的文艺片;
你以为一个“女性的瘾者”的生活应当是疯狂又丰富的,其实通篇都展现了“孤独”!
一部有着“女性的瘾者”噱头的电影,却在内里充满了幽默、美学和诗意,
一边聊天,一边回忆过往,一边推动电影情节发展,非常独一无二的叙事方法,
不仅仅关于“生理”,还关于科学、生物、哲学、文学、音乐、艺术……
斐波那契数列、钓鱼、黄金分割、巴赫…….
就像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不仅仅是“生理”,而是讲一个陌生人的生命。
优雅又性感,理智又感性,用唯美的画面、悠扬的配乐和反骨的意识去讲述人类坦荡的本质和欲望,
看来这样一部电影,你不会感到情与爱的激情,也不会感到血脉喷张,反而会思考人的反叛、欲望和本质,
能将这么多元素混合在一起造就一部优雅又露骨的电影,你不得不承认,这是只有法国电影才能做得到的。
《女性的瘾者》第一部中粉雕玉琢、复古清新的女主角着实惊艳了众人,
然而第二部却成了一个稍显老态、性格固执偏执残忍的“颓废”式女主角。
而饰演乔伊的法国女演员夏洛特·甘斯布,如今虽然皱纹和疲惫爬上的她的眼角和眉梢。
但当她做出那个经典的眯着眼睛、抬起下巴将香烟叼在嘴边的不羁又迷离的姿态时,
你不仅会感慨这个被誉为“法国最有气质的女人”的女演员的身上确实有一种令女人都动容的美丽和优雅。
这样的法国级别女演员,
大家是不是以为,导演或者演员自己都会选择大女主剧、爱情电影这样类型来展现她的演绎呢?
然而,一个真正的好演员是不会因为岁月对她容颜的摧残,或者角色在一部电影中的局限性而限制她的发挥,
今天,红颜秀要为大家介绍的这部电影《童年的许诺》,正是这位“法国最性感的女人”的转型之作。
《童年的许诺》改编自全法国中学生指定重点读物《我答应》,《贝礼一家》王牌简直群操刀,一部喜泪交织的亲情暖心之作,
坎城影后夏洛特·甘斯布,动人演出全欧洲的母亲典范,
横跨五个国家、耗时十四个星期、深入20至50年代历史核心的史诗巨作。
该片在豆瓣上获得了8.1分,IMDB获得了7.4分。
一个法国男人,罗曼加里,他的人生可以说是精彩非凡,
在波兰度过的贫困童年、法国尼斯阳光下的青少年时期,乃至于二次世界大战时担任飞行员,在非洲立下了彪炳的战功。
能够成为一位伟大的战士和著名作家,必将经历艰辛的人生中的酸甜苦辣,
而这一切,全都是为了他的母亲妮娜(夏洛特甘斯布饰演),
这个可爱又特立独行的妇人,对儿子的强烈母爱,令家里的人生充满责任感、波折、热情与神秘,也令加里最终成为了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只是,如此无止无尽的母爱,也终将成为他生命的负担……
而电影《童年的许诺》就改编自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法国文学巨擘罗曼加里,1960年出版的自传小说《我答应》,
描述罗曼加里成为法国文学巨擘的传奇故事,他与母亲之间至情至性的动人回忆,
一部横跨二十世纪的史诗巨作、系列交织的亲情爱情和一个人一生苦难与成就的亲情暖心电影。
《童年的许诺》可以说是一部史诗级的作品,
关乎一个作家动荡的人生,从表演、画面、剪辑、配乐、无一不精致,无一不高级。
故事从童年时加里的视角入手,
这个小男孩被迫早熟,跟着一个要强、自立的母亲一起生活,过早的接触了这个世界的阴暗面和人情冷暖,
他的母亲做着辛苦的裁缝的工作,却因为单身犹太女人的身份和爆裂固执的性格,经常受到邻居占便宜、白眼和辱骂。
《童年的许诺》非常优秀的一点就在于:
它没有在人物刻画上因为人物传记的特点过度的“美化”或者“强化”一个人物,
这样一个坚毅自立的母亲,并没有像我们固有印象中的那样被刻画成一个善良坚韧、即使受到侮辱也会宽容待人的大女主形象。
在《童年的许诺》中,她是一个极其矛盾又复杂的人物形象,
对儿子的掌控力和责任要求极其严格,从小训练他弹钢琴、拉小提琴、跳舞和贵族礼仪,为他缝制最珍贵的皮草;
年纪轻轻的儿子几乎从未享受过童年的乐趣和天真。
在漫天大雪中,母亲和儿子因为犹太人的身份被无赖的赖账,
她拉着儿子的手几乎是顶天立地地对邻居们大喊:
“我的儿子将来会成为法国大使、作家和飞行员”。
在儿子青春期到来之际,不仅将与儿子偷情的女仆赶走,
并且因为不舍,冲动地冲上儿子去上大学的火车,差点回不了家。
这样的母亲以现代年轻人的视角看来是不是控制欲极强、完全不给孩子自由,自负又愚蠢?
的确,人无完人,加里的单身母亲有着任性的性格,因此也导致了各种各样的毛病,
青春期的加里迫切的希望离开这个控制欲极强的女人,
当他即将踏上远方的火车时,他对母亲的依依不舍、喋喋不休的交待没有任何眷恋,反而关注着旁边拎着一大堆行李箱、风姿卓越的漂亮姑娘。
然而,从妈妈在波兰向着邻居宣称的那些“儿子将来的成就”的那个时刻,最终成为了定义他整个人生的时刻,
这位母亲即使有着相当强的控制欲,
但也正是她的栽培下加里才从一个懦弱的男孩、一个贪图享乐的青春期男孩,最终成长为了一个母亲宣誓的自己终将成为的男人。
奔波到大都市巴黎,却难逃犹太人的出身,在背后被人指指点点,因为周围人嘲讽的目光和母亲单身常常被欺凌的身份,时常感到自卑和害怕,
童年、青春期的加里面临着的是这样的苦恼,也是千千万万年轻人正在面临或者曾经面临的苦恼,
就像《伯德小姐》中的克里斯汀,我们会因为自己卑微的出身、别人的目光、自己的平庸感到自卑,
“在年轻时,我们渴望成为任何人,除了自己。”
而在那样一个动荡的时代下,
出身卑微、单身家庭、性格懦弱的小加里也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无所事事、只知道充满抱怨和愤怒的社会败类,
也得亏他有这样“太有占有欲”的母亲,造就了他今后波澜曲折但最终辉煌的人生。
因为单身母亲的身份格外不容易,但她几乎奇迹一般的“又当爹又当妈”最后培养出了一个两获龚古尔奖、成为法国英雄的儿子。
在童年时期,加里的母亲会昂首挺胸地对看不起她的邻居讨要自己的尊严,
她对10岁不到的小加里说过一句极有雄心壮志的话: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三样东西值得你去捍卫:心爱的女人、母亲和法国。当下一次有人侮辱你的母亲时,记得狠狠地揍他。”
青春期的加里欺骗母亲,报纸上刊登的是自己的笔名,母亲也会选择无条件的相信他;
在加里告诉母亲自己因为玩女人而被军队降级之时,母亲自信又不羁的问他:
“那个女孩美吗?”
犹太人的出身、单亲母亲抚养长大,而这样一位和男人一样追求着自由、平等的女人终究以自己的力量和教育,
驱逐走了加里心中自卑的阴霾,使他最终长大成人。
母亲,也只有母亲,会毫无功利心的、真心实意的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出人头地,
愿意将自己所秉承的强大价值观、力量与自信交付给儿子,愿意无条件的信任自己的孩子。
如果说,红颜秀前几期为大家推荐的《天才》美剧中的科学天才爱因斯坦和艺术天才毕加索是天生就有着天才基因的人,
那么最终成为当代最重要作家的加里则是在母亲的推动下成为了天才。
在年幼时他读列夫托尔斯泰读莫泊桑时,母亲说:“你一定会成为当代的列夫托尔斯泰”;
在满天纷飞的战火中,她给他的信中写道:“孩子,记住你一定不要停止写作,记录下你的经历和心中所想”;
在加里因为伤痛孩子般的想要选择放弃之时,她几乎不近人情的对他说:
“你不再是个孩子了,你是个男人了,莫泊桑、拿破仑、贝多芬都曾患重病却坚持写作、创作和战争,为什么你不可以?”
于是,在战火纷飞、人人疲惫的二战中,只有加里,他夜晚坚持着写作,白天做飞行员;
在自己的战友被敌军炸坏了双眼之时,他告诉战友:“我们一定能活下去,为了法国,只需要投下这枚炸弹,我们就落地”;
在偌大的军队中,只有这个被众人排挤、不被上司看好的年轻人,敢一个人驾驶着飞机投奔戴高乐。
是那个坚强、自信、勇敢的女人的栽培,才促使加里最终成为一个性情细腻的作家和一个热血勇敢的战士。
如果说毕加索、爱因斯坦那样的天才是为了驱逐自己心中所向往,最终不顾一切规则和标准,只为了做自己最终成为一代天才,
而这个童年时期并未展现出天赋和热情的加里,却完完全全是因为母亲有些“强迫式”的个人经历和价值观导向下,最终成为法国传奇作家,
他辉煌的人生都在兑现童年时对母亲的承诺。
有人可能会疑惑,“这样被逼出来的天才,会不会有哪个时刻是痛恨母亲的?是后悔没有归于平淡的?”
然而红颜秀的观点是:“哪一种荣光不是戴着镣铐起舞?”
大把人羡慕爱因斯坦的成就,却忽视了他背后日日实验、动破头脑、在二战中奔波的辛苦;
很多艺术爱好者羡慕毕加索的才华,而我们却忘了关注在《格尔尼卡》背后毕加索曾画过的千千万万个鸡蛋。
在经历了“童年的许诺”之后,远离他乡的加里仍然拥有的是最终的选择权和决定权,
是他决定,在战火纷飞中驾驶那架飞机投奔戴高乐;
是他决定夜晚写作、白天作战;
也是他在军队首领歧视自己的犹太人出身时,依旧能够昂首挺胸,
辉煌的人生又怎么可能只有自由和成就,或许越束缚便越有自由,越是苦难就越叫人学会不屈服。
影片的结尾非常落寞,冠盖加身、华服归来的加里,却错失人间的拥抱,
世界上所有坚强有爱的母亲都怀揣着偏心、自信和无条件的信任,母亲就是我们的主心骨和长明灯,
当他功成名就回来之时,母亲已经不在了;
当母亲仍未看到孩子的成就之时,却依然保持着百分之百的自信的给他寄去自己早就写好的信件。
“这个天才,会不会有哪个时刻是痛恨母亲的?是后悔没有归于平淡的?”
在最后,加里留在书籍上的一句话:“我曾经活过!”告诉了我们答案,
年轻时谄媚性感的女人会离开自己,军队的首领不会相信出身卑微的自己,报纸上的书迷也可以轻易不喜欢自己。只有母亲是自己永远坚强的后盾。
至少,在最后的时刻,在自己的著作上写下“我曾经活过”的加里是感激母亲赐予的自己抗争的这一生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