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战役总指挥部在哪里(平津战役关键一场阻击战)

1948年11月底,杨成武率部直扑张家口。张家口是傅作义集团退往绥远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在张家口驻守的是孙兰峰部,仅有5万多人,孙兰峰自知凭这点兵力根本挡不住解放军的进攻,因此急忙向傅作义求援。为了给张家口守军解围,傅作义派出了自己的王牌35军,不料此举正中了我军的围点打援之计,郭景云和他的35军数万人马被华野第二兵团包围在了新保安。

平津战役总指挥部在哪里(平津战役关键一场阻击战)(1)

35军是傅作义的起家部队,也是他安身立命的本钱,如果我军能将35军歼灭,必能极大动摇张家口守敌的意志。为此兵团司令杨得志对各纵队下了死命令:“军委已严令责备我们到达太迟,致敌35军得以东突,影响整个作战计划。现要我们确实包围敌35军于现在地区,并隔绝与怀来的联系。如果跑掉,由我们负责。我们已对军委负了责任。因此,我们亦要求你们严格而确实地执行我们的一切命令,谁要因疏忽或不坚决而放走敌人,是一定要追究责任的。”

平津战役总指挥部在哪里(平津战役关键一场阻击战)(2)

当时各纵队的具体任务是:三纵在新保安以西和西南阻止敌人突围;4纵在新保安以东和东南阻击敌人;8纵在新保安以北阻击敌人,三个纵队把新保安围得风雨不透。一开始郭景云还满不在乎,狂言凭借35军的战斗力只要一个冲锋就能突出包围圈。然而连续数次突围都被打了回来,郭景云这才慌了神,匆忙向傅作义救援。一听35军被围,傅作义不敢怠慢,急忙派自己的另一支王牌104军前去救援。

平津战役总指挥部在哪里(平津战役关键一场阻击战)(3)

104军的军长名叫安春山,他的名头虽然没有郭景云响,但用兵的谋略却远胜郭景云。他率104军出怀来后没有沿公路前进,而是选择了走洋河以北的乡村土路秘密向新保安移动。安春山的这一行进路线完全出乎了我军的意料之外,直到他行进到沙城一带时才被3纵司令郑维山派出的侦察班发现,过了沙城就是就是4纵的防区,如果不及时拦住这股敌人,4纵就有腹背受敌的危险,35军也很有可能乘机跑掉。

平津战役总指挥部在哪里(平津战役关键一场阻击战)(4)

郑维山深知情况紧急,他立即联系上级,请求指示,然而因为信号的问题几次都无法联系上。军情紧急,已经不能再等下去了,郑维山决定自己带5个团去打安春山,政委带领剩下的部队继续围城,防止郭景云乘机突围。然而他这个决定遭到了政委的反对。政委认为既然兵团已经给3纵下了死命令,3纵就应坚决执行。如果把围城的部队带走一半去打援,谁敢保证剩下的部队就一定能堵住郭景云?假如郭景云从3纵的防区突了围,到时候恐怕谁也负不了这个责任。

平津战役总指挥部在哪里(平津战役关键一场阻击战)(5)

郑维山知道政委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果把安春山放过去,两股敌人一旦汇合的话就更难办了。想到这里他对政委说:“上级有规定,军事问题以军事指挥员决定为主,我有最后决定权。”就这样郑维山将3纵的兵力一分为二,自己带领5个团在碱滩一带挡住了安春山,此时安春山距新保安已经不足4公里。3纵挡住了安春山,为我军全歼郭景云的35军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成为全歼安春山104军的开始。随着这两个王牌军的覆灭,傅作义也失去了坚守北平的信心,最终率部和平起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