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讣告怎么写(先上讣告后上天堂)
◎武冰聪
回首过去的2018年,许多名人与世长辞,带着美好的回忆离我们而去。放眼国内,有武侠大师金庸、相声演员常宝华、评书艺术家单田芳、歌手布仁巴雅尔、演员朱旭、主持人李咏等等;纵观世界,有宇宙之王霍金、漫威之父斯坦·李、樱桃小丸子的作者樱桃子以及时尚大师纪梵希等等。有人说,2018年让我们失去了江湖、宇宙、英雄和童年。带着惋惜、缅怀和追忆,关注诸位名人的讣告,却又不难发现在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媒体总能在第一时间发布出细致动人的长篇讣闻。
以2018年末逝世的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为例,消息传出,瞬间席卷各大媒体。果不其然,《纽约时报》的讣告专栏又开辟了大版面,来追忆这位美国前总统的一生。精心筛选过的大幅黑白主图,长达数千字的生平履历,在主人公逝世不足24小时内立即发出。看似极高的新闻业务水平背后,是欧美大报长期以来坚持的一个流程——提前写好名人讣告素来是新闻业的惯例。这背后是一大批讣告记者的精心运作和西方人观念中对死亡从容应对的态度。
笛卡尔曾经指出,人死了而灵魂不死;亚里士多德也提出了一切生物皆有魂的主张。长时间来的思想熏陶,奠定了欧美国家对于死亡的诗意理解和从容态度,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名人讣告文化和葬礼风格。
提前准备讣告是社会名流的“殊荣”
提前给名人写讣告带有不尊重的意味?事实绝非如此。这不仅是少数西方社会名流获得的“殊荣”,也是被西方社会广泛认可的温情纪念。《纽约时报》就曾表示:“世界上最有趣的阅读,可能就在讣告栏里!”
在我国的传统媒体报道中,讣告并不能占据一席之地,而讣告在西方却是十分常见的报道题材,三十多年的讣告报道发展,已经让它在主流媒体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吸引了一众铁粉。
美国媒体中甚至形成了大名鼎鼎的“讣告三魁首”,分别是:《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英国的几个大媒体并称“讣告四巨头”,它们是:《每日电讯报》《卫报》《独立报》《泰晤士报》。几大媒体聘请专业人士撰写讣告的传统,推升了讣告成为一种独特的媒体文化。
在这些报纸中,讣告并不是庄严肃穆、黑白相间的祭奠文字,而是生动鲜活甚至略显俏皮。英国《卫报》的讣告版面图文并茂,每位逝者都以欢快活泼、独具特色的形象出现,照片也并不会刻意调整成黑白色。奥斯卡奖获得者、女演员杜克,在69岁时与世长辞,《卫报》选择的封面图是她年轻时期的经典剧照,嘴角上挑的微笑和略带戏谑的斜眼,成为对人物最传神的刻画。此时的死亡只是人生大戏的谢幕,并不悲伤,反而是极具艺术效果的呈现。
《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的讣告版面都特别添加了时间检索功能,读者可以通过时间排序清晰地知道,有哪些名人在同一天离开人世。《每日电讯报》则喜欢以职业领域做区分,相似职业的逝者被请入同一模块,这样的分类也让大众更方便地了解,近期哪个领域的名人相继辞世。
欧美媒体的名人讣告不仅报道本国人,也报道外国人,甚至是立场、政见完全相佐的人。《纽约时报》就因为一篇有关本·拉登的讣告而为人称道。迈克尔·考夫曼和凯特·泽尼克是本·拉登讣告的作者,在这篇长达5000字的讣告中,本·拉登的个人经历得到了完整的梳理,而非囿于恐怖分子头目的传统形象。然而,这篇精心准备了多年的讣告,没有等来本·拉登的死讯,作者考夫曼却在2010年1月与世长辞。
在许多欧美人的心目中,讣告并非代表死亡,而是关乎生命,它是人生脉络的梳理,过往种种的见证,在人世间留下的最后一笔痕迹。讣告,充满着神圣而温馨的色彩,而不是冷冰冰的告示牌。
名人讣告的乌龙故事
提前给名人写好内容充实、故事性极佳的讣告以应对突如其来的死亡,虽然可以给媒体赢来新闻先机和优质报道,却也存在极大的隐患:一不留神的“技术性失误”,就会导致讣告泄露的乌龙事件,只能忙不迭地向当事人和民众致歉。
荷兰的国家地理频道就曾闹出这样的乌龙,2012年该媒体因为报道44岁的荷兰二王子约翰·弗里索不幸逝世的消息,引发民众的广泛传播和悼念。然而后来经荷兰政府信息服务部发言人证实,二王子只是在滑雪时遇到雪崩,脑部受损昏迷。之后国家地理频道发布致歉声明解释,此次的讣告发出是由于技术故障,电脑系统受损导致提前存在数据库中的讣闻被转到了播放系统。
这样的乌龙事件层出不穷。出生于1926年4月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已经在位67年,她也即将迎来自己的93岁生日。高龄女王一直是讣闻版面关注的焦点,而女王本人也已经多次“被死亡”。
最近一次英国女王“被驾崩”事件发生在2015年,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卡瓦扎在个人推特上发布“伊丽莎白女王过世了”的信息,并@BBC官方账号,随后该信息引起多家媒体和民众的跟风转发。当被官方证实信息有误之后,该记者解释称,当时把手机留在家里,由于隐藏发文的设定失灵而泄露了这条之前准备好的快讯。之后BBC也道歉称这次的乌龙事故为“一级讣告演习”。
有关女王的讣告,是数十年来英国媒体和公职人员的关注焦点。《卫报》曾揭秘,英国的每位君主去世时都会有独特的暗号,作为传递讣告的标志。六十多年前乔治六世国王去世时,人们以“海德公园角落”作为讣告暗号。《卫报》称,假若伊丽莎白女王逝世,率先知道消息的私人秘书将会立即用加密电话通知首相,并讲“伦敦铁桥”,如果首相不能理解,秘书将进一步明示“伦敦铁桥倒下了”。这则名为“伦敦铁桥计划”的讣告讯息,自1960年代被拟定,数十年来相关的公务人员每年都会在英国圣公会总部召开2-3次会议,不断完善计划。而这一切的计划和执行,女王本人是完全知情的。
讣告记者:神秘而传奇的职业
既然预先准备好讣告已经被名人们所接受,精彩而快速的讣告又是新闻业的必争之地。那么是谁在背后完成这一切?是谁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为这些世界名人书写和总结一生?他们就是各大媒体里的那群讣告记者。虽然服务于媒体,但讣告记者却和普通新闻记者的工作颇为不同。
布鲁斯·韦伯是《纽约时报》的资深讣告记者,2016年8月15日,《纽约时报》刊出名为《一篇写给讣告生涯的讣告》的文章,这篇总结职业生涯的离职信,也为我们揭开了讣告记者的神秘面纱。
“没必要绕弯子。在新闻业一个不那么为人注意的领域愉快地驻守八年多后,我在本周最终谢幕,要往前走了。这周五是截稿期限(哈!),然后我就成为一名前讣告作者了。”回顾八年的工作,韦伯首先向一千位逝者致意,他们是韦伯成就的见证。这里面有11岁的孩童,也有104岁的老人,有警察和罪犯,演员和运动员,也有科学家和法官,甚至政坛大佬和商界名流。他们中有的人威名远播,也有的人臭名昭著,韦伯说,但他们除了值得纪念的特别之处以外,也是与我们一样平凡普通的人。
在这篇文章中韦伯也指出了自己和同事的遗憾,记者们往往很欣赏自己的写作对象,但又通常没有机会见到他们。他们的创作大量依靠网络世界里的信息挖掘,在自家报纸的档案库中,寻找“泛黄的旧报纸”作为故事的消息来源。一旦主人公逝世,讣告记者则要率先联络逝者的家人亲友进行电话采访。韦伯说,这个过程虽然折磨人,但又十分必要,因为这能赋予报道中的痛苦以真实的分量。
文章中,韦伯还向读者透露,《纽约时报》中讣告记者是平均年龄最高的一群人。这一方面是因为讣告记者通过搜集旧广告、老资料写文章的工作特质,可以让步入老年的记者不必时常在外奔波,另外也是因为在大量时间里,他们和写作对象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讣告记者们经历了逝者参与创造的大量历史。此外,韦伯说,我们所有人都有过悲伤的经历,都知道个人悲剧刚发生后的感受。
美国著名讣告记者玛里琳·约翰逊曾给马龙·白兰度、伊丽莎白·泰勒和戴安娜王妃等多位名人撰写讣告,她在著作《先上讣告,后上天堂》一书中,也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历与感受。她用“悠游于死亡国度”来形容在网络上浏览各式各样的讣告专栏,并且她指出,讣闻版面覆盖面越来越广,各色人等都成为它的报道对象,越来越多的新闻记者掌握讣告的技艺,创造出传记领域的明珠。
在讣告文化如此普及的情况下,各大报甚至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套路,作为自己独特的讣告格式。玛里琳·约翰逊在书中总结道,《纽约时报》喜欢以“丧主定义句”来书写讣告,将逝者的死亡原因和身份背景交代得清清楚楚,而英国的媒体则有删繁就简的普遍特质,很少对逝者的身份加以铺陈描述。
此外,书中介绍到,伦敦的报纸在提到死因时,往往也喜欢采用自然流露的方式,甚至显得有些愉快的氛围。一则摘录于英国《独立报》的讣告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去年十月,苏格兰人像艺术馆举办了一场派对,庆祝《苏格兰女性传记辞典》的诞生。身为历史学家、作家、女权主义活动家和词典编纂者之一的苏·英尼斯也到场。她明白庆祝活动举行得早了一些,这部作品至少还需要一年才可以面世。“到时候为这本词典肯定还会举行很多庆祝会。”她说,“但我可能没法参加了。我希望开一个自己还能参加的派对。”她知道,脑癌正在吞噬她的生命。房间里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但她还是坐在轮椅里四下转着,和朋友们聊天。五个月后,她死了,终年56岁。
这样在讣告上大做文章,甚至还赋予死亡乐观的色彩,操纵着木偶线的讣告记者是否会因此受到社会的谴责?事实并非如此。撰写讣告的文化不是媒体的一厢情愿或名人之间的潮流,其中折射出来的是西方社会对死亡的普世价值观。
温馨葬礼并非比惨
西方人对于生死的态度不仅体现在媒体的讣告中,也体现在由逝者与家属自行举办的葬礼上,在这一点上,名人与普通人有相通之处。
2018年4月,美国前第一夫人芭芭拉·布什与世长辞,此前她曾放弃在医院接受抢救治疗,而选择在家中与家人共度最后的时光。当地时间21日葬礼举行,她的儿子佛罗里达州前州长杰布·布什,在葬礼上致悼词。令人吃惊的是,杰布的发言中没有任何哀伤的词语,而是充满对温馨家庭生活的回忆,和对这位坚毅母亲的敬意。前来现场致哀的宾客甚至在杰布回忆的点滴小事中笑了起来。
杰布·布什讲道:“母亲最后一次去医院,我父亲也假装生病,只为了和母亲在一起。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因为,母亲生病的第二天他就说自己病了,他去到母亲的房间,在她睡觉时握着她的手。他的头发竖起来,戴着氧气面罩,穿着病号服,换句话说,他看起来像从地狱走了一圈。但母亲睁开眼却说,天哪,乔治,你帅爆了!”台下就座的两位美国前总统,也发出了开心的微笑。
芭芭拉的例子并非个案,而是整个美国式风格葬礼的缩影。一位给自己取名“姑娘”的台湾女生,旅居美国十余年,她喜欢利用博客记录自己的生活。她总结在美国十年间参加的三个葬礼,得出了“台湾的丧礼是在比惨,美国的丧礼是在比谁的回忆比较美好”的结论。她也在博客中详细描述了美国葬礼的流程,首先由牧师或神父在教堂里举行仪式,之后死者的家属与亲友上台致辞,讲述对于死者的记忆。随后是唱诗环节,结束后,所有宾客则会聚在一起吃喝交谈,观看视频。在以回忆和祝福的方式来告别逝者的美国葬礼上,鲜有众人的放声哭泣,更没有披头散发精神不济的亲友,它是一场把大家聚集在一起追忆往昔、怀念逝者的大派对。
“姑娘”在美国印象最深的一次葬礼,是她曾在教堂里和几百名不相识的来宾一起高喊“Go Gators”。由于逝者从小就痴迷于佛罗里达大学的美式足球队,于是在葬礼上他的弟弟请大家帮忙,举手高喊为这支球队加油三次。“姑娘”说,她也在那一次的葬礼上,听着逝者家属的发言,和大家一起笑出声来。
面对死亡时的美国式欢乐精神,也展现在普通人对于讣告的态度上。居住在明尼苏达州的Aaron,在32岁时被确诊罹患脑癌,但在病情逐渐恶化之时,他却特意找时间和妻子一起坐下来写自己的讣告。在讣告中,他向大家坦言自己蜘蛛侠的真实身份,而死因则是由于被放射性射线照过的蜘蛛咬了一口,而引发了并发症。回忆一起撰写讣告时,他的妻子说自己从来没有同一时间这样又哭又笑过,并且很高兴在丈夫生前陪他这样做。她真是太爱这个男人了。
不仅是乐天派的美国人有此作为,同样的事情在欧洲也并不少见。早在2012年,德国汉堡的一位老人就曾在报纸上替自己刊登“乔迁新居”的广告,然而新居的地址却是一个公墓。这位88岁的老人邀请各位亲朋好友前往参加庆祝,并特意强调希望所有人在过程中都能保持开心。其实这位老人已经于月前逝世,而刊登在报纸上的讣告则是他提早为自己准备好的。
透过死亡才能更深地理解生命
西方人对于讣告的乐观心态,葬礼上的温情流露,都展现了对于死亡的思考:他们认为生存与死亡并非绝对的二元对立,拥有与失去则发生在人们的心里。
西方世界中,生与死的对立观念在法国大革命之后的巴黎开始松动,医学家欧柏力指出,对死亡的了解始于临床医学上发生的重大变化。临床医师透过病理解剖来理解疾病的症状与分类,通过死后的尸体变化去理解病人生前的症状,甚至透过病理变化理解生理功能。在这个过程中,病变就是大自然对生物所进行的实验,死亡就是对生命最深刻的分析。由此,死亡不再只是生命的否定与无意义的事物,相反地,在知识论上,只有透过死亡才能更深地理解生命。
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美国对孩子进行普遍的死亡教育,希望可以让孩子从小接受正确的死亡观念。当家人离世,大人会直接告诉孩子这个“坏消息”,坦白说明亲人不会再回来了,但同时告知小朋友,仍可以用很多方式纪念。这个过程让孩子学习面对与承担,并且毫无阴影地面对死亡。美国式的观念中,不会因为孩子太小而对死亡的事实闭口不谈,担心吓坏孩子,并且一味把灾难、恐怖和黑暗隔绝在世界之外,家长们更希望孩子没有阴影地面对生死,通过掌握健康的观念来提高生活品质。
在美国的幼儿园和中小学,甚至开设了专门的“死亡教育”课程。课堂上,老师会依据生活中的事例,如幼儿园饲养的小动物死亡等,来告诉孩子们死亡无法逆转,而生者则要学会面对自己悲痛的情绪。专业的殡葬人员和医护人员也会适时走入课堂,分享工作的经验,毫无避讳地通过真实案例,唤起孩子们对当下的感恩与珍惜。
与此同时,2011年的英国也开始出现“死亡咖啡馆”,老板Jon Underwood因为阅读了报纸上人们对死亡态度的报道,希望人们能从精神上更放松地面对生死。他开始不定期寻找场地,举办两小时的长桌对谈活动。他表示,给大家营造轻松谈论生死的环境,让亲人朋友聚在一起用健康、正面的态度谈论生命与死亡非常重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