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走出来的孩子文案(远山的回响来当)
编者按:
村庄中,汗水滴下种子发芽
远山里,忘我耕耘,希望在茁壮
央广网特别推出系列报道《远山的回响》
第三季《你好!新村民》
记录乡村振兴的奋斗故事
谱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从农场到王婧居住的小院,要走一段乡间小路。
清晨,走在路上,会看到薄雾随太阳升起一点点褪去,闻到微风沾着青草、泥土的清香。
“脚踩在乡村的土地上,会有一种真实、踏实的感觉。”王婧说。
北大法学系毕业的王婧,曾在一家国际组织工作,公司坐落于北京繁华的市中心。朝九晚五的工作,化精致的妆、喝咖啡、组织各类会议是她习惯的生活。
但日复一日的重复也让王婧心底开始有了其他的“渴望”,能不能干点更有意义的事儿?多年食品与环保方面的工作经验,能不能创造更多能与他人连接和分享的价值?琢磨、酝酿、再琢磨……“打造一个生态农场,向人们呈现一种从土地到餐桌的绿色生活方式,带动乡村发展”的想法诞生了。
后来,在旭日初升与落日余晖的时序更换、春生夏长和秋收冬藏的四季交替中,她渐渐感受到土地与自然生发的力量。
建一座有面包窑的农场
夏日的农场充满色彩与生机。一进大门,便是满眼的绿色。黄色的金盏菊、粉色的凌霄花、紫色的牵牛花……点缀其中。城里来的七八个孩子“撒欢”地跑,荡秋千、走原木、玩沙子。院子里充斥着蝉鸣、鸟叫和孩子们的欢笑声。
一棵椿树矗立在主屋前,树下萱草茂盛。王婧戴着一顶卷边的小草帽站在树旁,目光追随着嬉闹的孩子们,笑意盈盈。
她留着短发,素面朝天,能看到脸上的小雀斑。“以前没有,可能这些年总在外面晒的。”宽宽松松的裤脚处沾了些泥土,她随意拍了拍,笑着说:“穿着舒服,防晒。”
王婧带我们穿过篱笆栅栏,来到农场的水循环生态营地,池塘的高低深浅处生长着不同生物。不远处,大片玉米葱郁排列。
眼前这片错落有致、搭配相宜的农场位于北京密云水库南岸的金叵罗村。金叵罗村村域面积7.83平方公里,3000多名常住居民,是密云山前平原地区大村。因村庄周围低丘环绕,形似笸箩,又盛产小米,小米成熟后整个山谷金灿灿的,故名金笸箩。后演变为“金叵罗”,沿用至今。
残垣断壁的砖墙,一人多高的杂草,简易的彩钢板房顶和白墙是这块地留给王婧的第一印象。“之所以选这个村子,就是看中了村里的合作社连续7年不使用农药和化肥。我们来这个村子的第一件事,就是秉持之前的职业习惯,去检测了水和土,发现这里的环境接近自然保护区的标准。”王婧说。
打造基座、铺平炉床、建造拱顶、砌砖头、排线……陌生的工作使王婧焦头烂额。工人的工作方式更是给王婧带来不小的挑战。为了尽快建成理想中的农场,从天亮到夜晚,王婧和她的伙伴几乎住在“工地”。
王婧苦笑着说:“农村的工作跟我们每天有清晰计划的上班是不一样的。你会发现一个工人干了两天活,突然就不见了,因为要回家收麦子。我们也尝试每天给工人开项目会,但后来发现,这不是他们所习惯的工作方式。”
乡土社会总是从熟悉里得到信任。为了工期按时完成,王婧努力摸索他们的工作习惯,逐渐与工人们熟络起来,并请来村合作社的带头人监工,在磨合与碰撞中完成了建设。
王婧在使用“罗马面包窑”烤面包(央广网记者 潘剑 摄)
农场的麦田旁,建了一座罗马式面包窑。这种用石头垒成的面包窑,利用果树剪下的树枝晾干成柴火,再通过热能让食物沾染上柴火香气。
因为刚开始对天然酵母的发酵掌握不好,面团总是发酸,王婧经常连夜重做。“我记得那是8月的盛夏,我在农场储藏间的地板上睡了不到5个小时,每隔2小时就要起身检查一遍重新发酵的面团。”王婧回忆道。
现在,王婧已经可以熟练使用窑烤,还教会了从村里聘请的面点阿姨。每一批次面包都经过超40小时的发酵制作,最后通过网络订单销往全国。
“我们的农场不但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20多名在农场工作的村民,我还是挺骄傲的。”王婧说。
在碰撞中融合的“新老村民”
“能折腾”是王婧留给村民的第一印象。因为坚持生态农业理念,王婧要求农场的土地要符合检测标准,除草尽量用人工,防虫不喷农药,剪枝种树用科学的方法……村民经常问王婧:“树就跟人一样,人得病要吃药,树不打农药不就死了吗?”
最开始,种田新旧理念的冲突时有发生。村民们看着得了病虫害的树,得克制住自己不要打农药,采取一些原始手段进行干预。但随着时间长了,村民们也渐渐认同和理解绿色发展的农业生态理念。
事实上,近些年来,农业方面的方针政策多次强调农业的生态转型和绿色发展,重视农业生态环境效益。
农场蔬菜园里的西红柿成熟了(央广网记者 潘剑 摄)
在农场工作的文文是附近村的村民,她说,能亲眼看着以一种绿色健康、自然和谐的方式让生活的地方变得越来越好,会有一种幸福感。
张姐今年60岁了,来农场工作前一直在外打工。她在酒店干过保洁,餐厅当过服务员。“现在多好,家就在旁边,在农场忙完就可以回家了。”张姐边除草边说,带着朴实的笑容。
待的时间久了,王婧对这些村民也有新的认识。
3月是修剪果树的好时节。每年这个时候,金叵罗村的村民都在自家院里忙着给樱桃树剪枝,盼望丰收的一年。
2003年,金叵罗村从山东引进500亩樱桃品种,建成了樱桃采摘园。一颗颗饱满的红樱桃给当地村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为了让乡亲们科学种植、增加樱桃产量,王婧和她的伙伴邀请来有机樱桃的种植专家李立君,请他开春后给村民们做樱桃修剪培训。
当天一大早,村里的大喇叭广播就开始预告了。刚开始,这些半辈子都与泥土打交道,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大爷大妈们对王婧邀请来的专家半信半疑,觉得就是一个空有理论的大学生。
但当李老师拿起剪和锯,娴熟又专业的操作和娓娓道来的理论知识让乡亲们对请来的这个专家刮目相看。
村民们纷纷举手提问,培训结束后又拉着李立君去自家的果园提意见,几十辆汽车、拖拉机、电动车拉着请来的老师在各家果园来回穿梭。
“他们有自己做农活的一套经验,但对于新知识也非常愿意学习。”王婧这样评价村民们。
不论是修剪花草的大哥还是在农场做面点的大姐,王婧觉得,相处时间越久,越能感受到农民身上那种最朴实的情感。他们工作的智慧来自于他们的生活本身,因为他们的存在,让这个农场充满了烟火气。
乡村清晨的市集,周边农户早早就把地里现摘的野葱、香椿拿出来卖。王婧走在熙攘的集市,停下来,在菜农的摊前买一把青菜、挑几斤小酥梨。
那一刻,王婧觉得自己就是金叵罗村的一员,这里人人亲切又寻常。
“十一队”与“新农村”
“农妇们加油,我在村头儿等你们。”在农场公众号的一篇文章下,一家花园民宿的创始人梁晴给王婧留言。
梁晴也是金叵罗村的“新村民”。2015年来到金叵罗村后,她在这里打造了一家精品民宿。
留言里的“村头儿”是村大队日常开会的场所,也是“十一队”成员碰头开会的地方。大家经常聚在这里,为村子的发展出谋献策。
金叵罗村原编有十个生产队,后来,村委把来村创业的“新村民”列入建制,称为“金叵罗十一队”。
“十一队”的成员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开民宿、经营农场、做农业教育,盘活了村里的闲置住宅,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居民增收,将城乡融合发展落到实处。
从2012年到2020年,金叵罗村的人均年收入从1.5万元提升至2.6万元。全村实现旅游年收入2000万元,旅游就业人数近320人,被评为全国美丽休闲乡村。
王婧与村民在农场的玉米地(央广网记者 潘剑 摄)
金叵罗村第一书记伊书华曾说:“乡村自身力量是有限的,必须以开放心态,引进城市资源,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
王婧眼中的金叵罗村是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乡村建设贯彻着共建共享、融合创新的意识。
“农场建设初期,村合作社集体入资,提供土地、基础设施等建设,村民们也发挥他们对果园管理的优势,对果树进行维护。每年做完财务核算,合作社会拿到四成利润收益,大家一起建设、一起致富。”王婧介绍道。
2018年,刚和村里合作签署协议,王婧与伙伴就以“我要回农村”为主题,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活动期间,吸引了上万市民前来参与,农场实现营业收入50万元,带动农产品销售、餐饮、住宿等,实现农民增收120万元。
在王婧看来,吸引城市中更多人来到乡村,农场的蔬菜和水果只是副产品,在田野里度过的时光才是主产品。
八月的玉米长得挺拔又严密,大片的青绿覆盖了农场。一位城里来的客人走在清晨的田埂,一深一浅。
“我想起了故乡,这个季节的玉米地青纱帐,凉风和轻雾在大平原上升起,能听到‘吱呀吱呀’人们挑着扁担去井边打水的声音,还有奶奶在外间拉着风箱做早饭的喘息。”客人写道。
王婧相信,生活在这片土地,山川河流、城市乡村,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自己有关。农场唤醒的不只是乡村“沉睡”的农田,还有来到乡村的人那一抹记忆深处的时光。
小女孩River在农场长大,今年四岁了。
两岁时最爱唱《送别》这首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每当唱到此句,女孩总喜欢缠着大人问:“什么叫夕阳山外山?”
王婧说,这时候女孩妈妈就会拉着她的小手,走到农场餐厅外,指着层层叠叠的远山和夕阳的金光说,“那就是夕阳山外山。”
农民富、产业兴、乡村美,未来在孩子美好的想象里,也在宜居宜业的乡村里。
来源:央广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