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楼古诗李商隐(李商隐安定城楼)

安定城楼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有的版本作“忌”)鸳雏竟未休。

北楼古诗李商隐(李商隐安定城楼)(1)

图片来自网络。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

这首诗在冯浩的《玉溪生年谱》、张采田的《玉溪生年谱会笺》中,都被编入文宗开成三年。(公元838年,这一年日本派遣了两个使者到唐朝,其中一个是僧人;这一年太子的母亲被其他妃子谗言迫害致死,太子也差一点儿被废;这一年河北一个节度使因病去世之后,他的部下想让他的儿子继任,但因去世的节度使及朝廷的意思,为避免潘镇割据局面,朝廷将他命为山西节度使,河北节度使另择他人担任,因此发生了一次军乱;这一年皇帝命令神策军变更军中官员的职位必须上告皇帝,试图压制宦官权力,关于神策军在唐朝廷的地位可参考访问以下链接进行了解:http://www.sohu.com/a/14118755_111230;这一年,在位三十年的吐蕃首领因病去世,内政出现变动,吐蕃开始衰败;这一年,有三十个人考上了贡院,成为了进士举人;这一年,华严寺的一个高僧澄观死了,他曾与白居易、李吉普、韩愈等人有过交往;这一年宰相李石被神策军仇士良忌害;这一年宰相李固推荐提拔了杨嗣复、李钰两个人拜相;这一年杨嗣复想提拔李宗闵,怕郑覃等人阻止事先跟皇帝说明,皇帝议朝自己提出要重新任用流放多年的李宗闵,果然遭到郑覃等人的反对,杨嗣复于是拿出早就想好的对策,说和李宗闵一起遭流放的李德裕都已经被重新任用了。双方互相诋毁对方,为朋党;这一年,宁夏宁武的节度使贪污,被流放到广东;曾出使回纥,与士民同甘同苦,关心百姓疾苦的殷侑去世,他是一个清官,他是一个河南人;这一年八月,河南、湖北、山东三省部分地区发生了水灾,淹掉了庄稼;这一年,履历战功的河北节度使年仅三十九岁去世。)

这一年,李商隐考应博学鸿词科没过通过,于是回到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幕府,地点在关内道泾州。(关内、京畿二道同治长安,关内道属贞观十道、开元十五道之一。领“陇、泾、原、宁、庆、鄜、坊、丹、延、灵、威、会、盐、夏、绥、银、宥、胜、丰,和安北都护府、单于都护府,共21个府州(2个都护府)”。道,唐代地方行政区名,在隋唐属于监察区名称,在唐前期是监察机构而非正式行政机构。安史之乱后,地方割据兴起,道成为事实上的地方行政机构,并伴随各地节度使,成为藩镇割据的开始。泾州,今甘肃泾川北,于北魏大约430年设置。)

因唐朝的泾原在隋代被称为安定郡,因此这首诗称为安定城楼。

迢递:形容楼高而且连续绵延。

汀洲:汀,水边之地;洲,水中洲渚。

贾生:指西汉人贾谊。

王璨:东汉建安七子之一。

永忆句:指春秋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掉吴国之后才归隐江湖。

不知句:婉雏,传说中的一种鸟;在《庄子·秋水篇》中曾有提及,“南方有鸟,其名为婉雏。......发于南海而飞行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chi)得腐鼠,婉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贾谊、王璨都是少年不得志的人,范蠡虽然淡泊功名但归隐前还是做出了一番事业,婉雏(其实就是凤凰)非梧桐树不栖止,非练实(360百科注,为竹子开花后的果实)不吃,非甘甜的水不喝,对比以腐烂的老鼠为食的猫头鹰来说,实在高洁不知多少倍,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当然,联系作者当时的处境,因为受牛李朋党之争的牵连而考试失利(李商隐和王茂元亲近,甚至被后者招为女婿,王茂元属李党。),而李商隐的这番告白,将自己比作凤凰,将其他人比作鸱鸮,竟然没被视作无用的抱怨或阴阳怪调的讽刺,甚至被视为一种正能量而被高度评价,甚至流传青史,时至今日仍被人细细品读,可见李商隐的“抱怨”功夫还是非常厉害,值得参考借鉴。

参考链接: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YHtZANZnyX.html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