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诗词水平(王力的诗词格律值得一读)

王力诗词水平(王力的诗词格律值得一读)(1)

2019年冬,我手捧《梅山诗刊》第三十六期仔仔细细读了一遍,并作了有关方面的统计。比如,“会员诗词”有作者共190人,其中在押韵、平仄、对仗三个要素方面存在问题的有97人,占作者总数的51%,这还是经过编辑们修改校对以后的情况,如果在没有修改前我估计占的比例可能更高,说不定高达60%至70%以上。至于主旨不明、构思紊乱、生造词语、句子不顺、失粘、孤平、凑韵等另一个层次的问题就姑且不说了。我想,梅山诗刊》从创刊至今走过了三十八年,为弘扬国粹、发展安化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吸引了不少诗词爱好者,如今会员近千人,可见成绩是十分重大的。但是对其中不少会员来说,除了多读书尤其是多读古典诗词以提高文化功底之外,认真学习诗词格律知识也是十分必要的。于是,我想起了王力教授的《诗词格律》。

王力诗词水平(王力的诗词格律值得一读)(2)

王力(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县人。中国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诗人,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1956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他在语言学方面的专著有40多种,论文近200篇,共约1000万余字,内容几乎涉及语言学各个领域,有许多具有开创性。其代表作有《中国音韵学》《中国现代语法》等等。 他对诗词格律也很有研究,代表作有《汉语诗律学》、《诗词格律》 、《诗词格律十讲》等。虽然有现代学者指出他的《诗词格律》和《诗词格律十讲》至今已显示出它的负面影响,产生了唯格律是尚的流弊。但同时也说:他出版的《诗词格律》及《诗词格律十讲》等书曾风靡一时,对普及诗律起了很重大的作用,这个功劳是应该肯定的。现在我们诗社不少社员对于“诗词格律”还处在启蒙和普及阶段,因此我对王力的《诗词格律》力主推荐。

王力的《诗词格律》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是关于诗词格律的一些概念。包括韵、四声、平仄、对仗四个小节。须知格律诗词的三个要素是韵(即押韵)、平仄和对仗,而正确辨别每一个汉字的四声是确定能否押韵、合不合平仄、是否对仗的关键。作者在此章中论述了凡是同韵母的字都是可以押韵的。关于四声,是辨别平仄的基础。普通话为阴阳上去,古汉语是平上去入,普通话已没有入声字,古入声字分别变成了阴平、阳平或上声,怎么区分?文中有具体的论述和方法。四声问题解决了,区分平仄则不难,普通话的阴阳二声为平声,上去二声为仄声;古代汉语平为平声,上去二声为仄声,入声有专门的入声字表,可查阅。关于律诗的对仗,文中也有具体的论述,其中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上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下句是平平仄仄仄平平。弄清了汉字的平仄,平仄相对也就没有问题了。

第二章是讲的诗律,共六节。第一节是讲诗的种类,分古体和近体,五言和七言,分析了它们的演变、特点和区别。第二节是讲律诗的韵,专门的韵书有《诗韵集成》、《诗韵合璧》(清代极为流行的韵书)。共有106 个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与《平水韵》相同》)。韵有宽窄。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有它的严格性。但王力主张:“今天我们如果写律诗,就不必拘泥古人的诗韵,不但首句用邻韵,就是其他的韵脚用邻韵,只要朗诵起来谐和,都是可以的。”第三节是讲律诗的平仄,具体分析了五律、七律的平仄格式和有关粘对、孤平的忌讳、特定的平仄格式、拗救、“一三五不论”、古风式的律诗等等。第四节是讲律诗的对仗,包括对仗的种类、对仗的常规、首联对仗、尾联对仗、少于两联的对仗、长律的对仗,还有对仗的讲究,包括工对、宽对、借对、流水对等。第五节是讲绝句,包括律绝和古绝。律绝有五言和七言,有固定的格式,如平起式与仄起式。古绝用仄韵,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时还不粘、不对。第六节是讲古体诗,分析了古体诗的韵,可以换韵,有每句押韵的柏梁体,还讲了古体诗的平仄对仗、长短句(杂言诗)和入律的古风等。

第三章是讲词律,共三节。第一节是讲词的种类。先讲词牌,词牌就是词的格式名称,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词牌名称有几种来历,其中有的就是古代的乐曲名称。词大致可分三类:小令、中调和长调,这是根据字数而定的。词有单调、双调、三迭、四迭。单调词往往就是一首小令,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阕,两阕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相同。三迭就是三阕,四迭就是四阕。第二节是讲词韵、词的平仄和对仗。词韵特指清戈载的《词林正韵》,它把平上去三声分为十四部,入声分为五部,共十九部。这十九部不过是把诗韵大致合并,和古体诗的宽韵差不多。词的特点之一就是全部用律句或基本上用律句。最明显的律句是七言律句和五言律句。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八字句、九字句、十一字句,也多数是律句。词的对仗,有固定的,有一般用对仗的,有自由的。有两点和律诗不同。第一,词的对仗不一定要以平对仄,以仄对平。第二,词的对仗可以允许同字相对。除了这两点之外,词的对仗跟诗的对仗是一样的。第三节是讲词谱,每一词牌的格式,叫做词谱. 依照词谱所规定的字数、平仄以及其它格式来写词,叫做“填词”。“填”,就是依谱填写的意思。《词律》在词牌下面注明规定的字数,词牌的别名;在词中注明平仄和叶韵。凡平仄均可的地方,注明“可平”、“可仄”;凡平仄不可通融的地方就不加注等等。

第四章是讲诗词的节奏及其语法特点,因为诗词的节奏和语句的结构是有密切关系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和语法有密切关系,共两节。第一节是讲诗词的节奏,有一般节奏和特殊节奏。一般节奏,也就是律句的节奏。律句的节奏,是以每两个音节(即两个字)作为一个节奏单位的。如果是三字句、五字句和七字句,则最后一个字单独成为一个节奏单位。节奏单位即声律单位,一般来说它和意义单位常常是结合得很好的,多数情况二者在诗句中是一致的。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意义单位)也有不一致的时候,如“须--晴日”、“雨后--复--斜阳”、“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纔能--没--马蹄”等。但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一致是常例,不一致是变例。我们把常例和变例区别开来,节奏的问题也就清楚了。特殊节奏是非律句的结构,如一字逗加四字句,后面跟着对仗。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看万山红徧,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再看毛主席《沁园春。雪》:“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领字“看”与“望”后面的词句对仗,称扇面对。此类句子的节奏即为特殊节奏。第二节讲诗词的语法特点,包括不完全句(省略句)、语序的变换(谓语前置等)、对仗上的语法问题(只要求字面相对)和炼句等。由于文体的不同,诗词的语法和散文的语法不是完全一样的,在语法上比较自由,这种语法上的自由,不但不妨碍读者的理解,而且有时候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艺术效果。

王力诗词水平(王力的诗词格律值得一读)(3)

以上文字是对《诗词格律》内容的简要介绍,让读者了解全书的梗概。作者王力教授在各个章节中,例举了大量的历代名家诗词对诗词格律每一个知识点做了深入浅出的阐述与说明,即具知识性,又有可读性,这对于诗词格律尚不熟悉的诗词爱好者来说,不失为一本好书,值得一读。

(注:有电脑或有智能手机的同志,可在百度中搜素到《诗词格律》,下载后即可阅读。)

2021年9月25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