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理综206分都是哪些题(理综高考675掌握高考规律)
今天继续分享高中学习方法~如果你也想成为黑马,就认真看完这篇文章吧!
十八线小城市,高一成绩还可以,高二比较贪玩,导致成绩一落千丈!最后班主任找我谈话,最终悬崖勒马!但此时高二马上就要结束了!时间紧迫,痛定思痛之后,我开始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
首先改变的就是自己的作息时间,事实证明,有效的时间管理,为我的逆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的成绩有了质了飞跃,从300分到400分。。。渐渐稳定在550-600之间!
逆袭的第一步就是超强的时间管理!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作息时间:
5:30起床、洗漱
5:50吃早饭
6:10出发上学
6:30早自习(一般写作业、复习前一天知识点、做练习册)
7:30早自习下课(困但睡不着,看风景、复习知识点或者和同桌说说话)
8:00——11:20上午上课,课间一般是复习生物知识点(以前都是写作业的,后来老师建议下课看生物书)
11:40——11:50吃午饭
11:50——12:30写作业(一般是英语作业)
12:30——13:20睡午觉(一般睡不着)
13:30出发去学校
13:50——17:10下午上课,课间一般复习生物知识点(大课间会和同桌出去溜达或者坐着唠嗑)
17:20——17:50吃完饭
18:00——18:30晚自习前的小自习(一般是写作业)
18:30——21:00晚自习(整理知识点,写作业,一般先写英数理化生,后写语文)
21:00——22:00回家了,吃吃喝喝一小时,喝牛奶、吃面包、吃零食,和父母唠唠嗑
22:00——23:00学习(一般是写没写完的作业、做练习册或者背古文、单词)
23:00——次日5:30睡觉(有效睡眠时间六个小时左右吧,感觉很不错啦)
刚开始确实不习惯,坚持一个星期之后就不会再反感了,此时距离高二结束还有三个月,我利用两个月的时间探索高效各科学习方法,中间走了很多弯路,最后成绩给了一个定心丸,以下是我的学习方法:
一、语文
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强的基础课程,它要求考生以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和感受来表达自己的收获,主要考查的就是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以文言文阅读为例,一般靠的就是我们对实词、虚词的理解,并成功翻译出来。
实词的题目就比较简单,但需要把这个翻译带到原文里面去,不能断章取义。如果意思都合理的话,有时候需要考虑一下是否有通假字或者词类活用之类的。
而虚词的题目就需要牢牢记住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运用好课内的文章,如《劝学》中“而”的用法,《谏太宗十思疏》中“则”的用法,等等。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二:表假设因人之力而敝之; 二:连词,表转折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二:因此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二:表递进昔取之而有余; 二:修饰
只有当把课内的那个虚词判断正确了,才可以比较课内和课外这两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否一样。
还有一些情况下,虚词不能只从选项中这半句的的意思来判断需要回归原文中读整个句子。
比如《马说》中的“其真不知马也”,单拿出这半句你很难判断这个“其”的意义和用法,但我如果拿出整句“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你就立马能反应过来它是“是......还是......”的意思。
把课内的实词虚词牢记之后,比如:徒、特、学者、执事......还有很多很多,在翻译的过程中,就需要遵循“留删换调补”原则,要有古今异义意识和特殊句式意识(它们经常会成为踩分点!!)
比如必修三课本中的《蜀道难》
1. 危乎高哉 危 古意:高 今意:危险2. 但见悲鸟号古木 但 古意:只 今意:表转折,但是3. 尔来四万八千岁 尔 古意:那,这指开国之初 今意:你,如此4. 连峰去天不盈尺 去 古意:相隔 今意:到
其他类型题目也可以按着这个模式来
二、数学
很多同学在写数学试卷时都会遇到这两个问题:
1. 拿到题目,不知道从何下手,从哪寻找突破口2. 做题速度太慢,后面的大题没有时间思考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除了知识没有学习扎实、平时做题太少,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平时没有思考归纳出一些答题的技巧与方法,造成了答题速度慢,解题方法单一、有效性差,自然在考试中也就很难提升。
我自己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一般会按照以下步骤操作,这也是我自己调整了很多次学习流程才得出对我自己学习帮助比较大的方法,大家可以借鉴下:
具体操作流程:
先按课本章节/小讲进行划分,把里面的知识点汇总在一起,比如立体几何的,我是将知识点分为三视图、直观图、常用结论和常用公式来划分,需要用到哪个知识点的时候一目了然!
如果可以,建议在知识点汇总页的右上角贴个索引贴,这样下次找知识点的时候就不用一页页去翻看,直接找对应的索引贴,就跟课本的目录一样。
总结完知识点后,一定要把它背得滚瓜烂熟,然后再去把这个章节里面的题型一道一道的做,做完做完所有题后,紧接着就是要整理错题锦集。
把解题关键点类似的题目放一起,当成一类题型,找它们题目的特征,归纳好他们的题目特征和解题方法,最后是要把它记住。
三、英语
英语最重要的就是词汇积累,而高中英语单词总共需要背诵就有3500个,但如果一个个死记硬背的话就真的太难了,但是要是找到英语单词之间的各种连结,把单词连缀起来,背诵就会容易很多,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法:
1. 用词根、词缀来分组记忆
例如uncomfortable这个词。
un-是前缀,表示否定;-able是后缀,代表这是个形容词;comfort是个词根,意思是舒适。
所以,uncomfortable就是形容词,表示不舒服的意思。
我们平时可以根据词根词缀将单词分组来记忆。
用词根分组:produce, product, production, producer, productive, productively。用前缀分组:bicycle, bi-monthly, biannual, bilingual。
用后缀分组:friendship, partnership, membership。
2. 同义/近义词、反义/相对词捉对记忆
这个有专门的词典可供查询,日常学习中也要注意积累。
比如,下面这些可以一起记:同义awful/terrible,stop/cease;反义ugly/beautiful,urban/rural 。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词虽然同义,但用法有区别,要辨别清楚才能更准确地使用。
上面所提的stop和cease都是停止,但后者就更加正式。
有些词看似同义,实际上却不同。比如,economic 和economical都是经济的,前者是有关经济学的,后者是节省的。
3. 同类/相关词发散记忆
有些时候,我们可以以某个词为中心,发散出一组词一起来记。
比如car,让你想到什么?我会想到车的部件:engine,brake,hand brake,clutch,steering wheel,boot;车的类型:saloon,hatchback;与加油相关的:diesel,petrol,unleaded,gas station,等等。
有时,我们也可以把有相同语法属性的词放在一起记忆。比如child、tooth、ox,它们的复数形式都是不规则的,分别是children、teeth、oxen,这样的词还有mouse、goose、foot、phenomenon等,复数分别是mice、geese、feet、phenomena。
4. 熟知固定搭配和用法,结合语境记忆
比如,将名词放在词组里来记:in contact with,a train set,shades of opinion.
比如,将名词和形容词搭配记忆:royal family,rich vocabulary.
比如,动词放在词组中与相关名词一起记:to express an opinion; to make a mess; to add to our knowledge of the subject.
比如,记住介词和固定搭配: at a high level; by accident; on purpose.
记单词最忌讳的就是孤立地硬记,即使当时记住了,事后也很容易遗忘。
四、物理
力学是高中物理所学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基本每年高考都会考到,但很多童鞋做受力分析时做得一塌糊涂,包括我自己刚开始也是,对共点力平衡的题目根本就无从下手。
但后面理解透彻之后,其实按照下面几个步骤就可以解决大部分受力题目:
1. 找力:先找出研究对象,只考虑它受到的力。分析力的顺序一般按照“一场力,二弹力,三摩擦力”的顺序进行分析,以免遗漏。但有时为了使问题简化,出现一些暗示的提法,如“轻绳”、“轻杆”表示不考虑绳与杆的重力;如“光滑面”示意不考虑摩擦力。
2. 画图:根据分析寻找,一边做出受力图,注意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作为物体所受的力。
3. 验证: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等验证所做是否正确
五、化学
1. 特例记忆法:特殊反应,特殊关照
有些特殊的、不符合一般规律的反应,往往成为高考的最爱,常考常新,所以这类反应就需要我们的特殊关照,特别记忆。记忆时对其多联系、多分析,知道它们的特殊所在,就有助于加深我们的记忆。
例如: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按照一般的规律金属是不能和碱溶液反应的,铝为什么能反应呢?
为了更好的说明原因,其过程可分解为两步:
第一步:2Al 6H2O=2Al(OH)3 3H2↑,这一步符合活泼金属与水的反应规律。
第二步:Al(OH)3 NaOH=NaAlO2 2H2O,这一步符合氢氧化铝的两性,氢氧化铝溶解生成了易溶的偏铝酸钠,金属铝裸露出来就可以继续与水反应了。
两个方程式经过相加,消去两边相同的Al(OH)3即可得到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方程式:2Al 2NaOH 2H2O=2 NaAlO2 3H2↑。
知道了这两步反应过程,学生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从而有助于加深记忆。再比如,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也是分两步进行的,道理一样,这儿不再赘述。
所以,对于这些特殊的化学反应,我们采取“特殊关照”的方法,对其多联系多分析,挖掘其“特殊”背后的东西,搞清其“特殊”背后的“不特殊”,我们的记忆就会变得更加深刻。
2. “混个脸熟法”:常见面,反复练
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见面是“仁兄”,此话有道理,任何事情或个人碰到的次数多了也就变的熟识了。所以“多次见面,混个脸熟”对记忆化学方程式也不啻是一个好的方法。多次见面重复记忆有助于把暂时记忆转化为永久记忆。
怎样“混个脸熟”呢?一句话:常找零碎时间,反复练习。
具体做法:
(1)完形填空法:把高中所有的化学方程式只列出反应物,其余留空。你要做的就是“完形填空”:注明反应条件、写出生成物并配平方程式。这种形式的练习可以集中时间集中来做。
(2)卡片练习法:在“完形填空”的基础上,筛选出那些自己易错,难以记忆的方程式做成卡片,每张卡片包含三到五个方程式。卡片准备好后,随时随地都可以练习,也不太占用时间,今天三五个,明天七八个,久而久之,与方程式见面的机会就多起来,混个脸熟也不成问题啦!
六、生物
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和记住知识结论是必要的,但这些知识如果不纳入到相应的认知结构中去,那么你获得的只是孤立的、没有联系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是缺少应用价值的。
我一般会采用「核心辐射法」来构建生物知识结构
通俗点说就是抓住一个核心的知识内容,然后围绕这个核心知识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联系, 使之形成由点到面的知识结构。这个核心的内容可以是一个概念、 一个原理、一个图解、 一个实例。
例如,光合作用的相关内容,可抓住课本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来构建:
光合作用需要光,主要吸收的是什么光?怎么设计实验证明? 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光的强度,光照时间, 光环)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不同光谱的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怎么证明? 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来自于原料中的何种物质? 又有什么办法进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哪些? 如果光合作用合成了淀粉, 如何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的结构是怎样的? 有什么特点? 成分包括哪些? 有什么特点? 这些成分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这种分布与功能怎么联系? 只有叶绿体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吗?叶绿素是光合作用中的重要色素。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叶绿素的合成与分解? (联系光、 矿质元素、 温度等的影响)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途径是怎样的呢? 如果将一植物从光下突然移到暗处, 会发生什么变化? 如果将一株植物突然不给二氧化碳,结果会如何?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呢? (光能的吸收、传递、转化过程)环境条件对光合作用的效率有什么影响? (光的影响; 二氧化碳的影响; 矿质元素的影响等)光反应与暗反应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我用这些方法,早高二期末考试成绩大幅度提升不再是班级的倒数!
高三之后,我用这种方式继续学习,成绩基本可以稳定在600分了,此时,我发现自己想要突破很难!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把做过的历年数学真题放在一起观摩的时候发现,每年考察的知识点是固定的!比如数学的数列板块,往往只考察一道等比和一道等差、三角形和三角函数板块等!在比较完其他学科之后,我更加确信高考是有规律的!而规律就藏在真题里面!
因此,我花费了时间总结整理了这些答题模板,事实证明这些都是争取的!我现在还记得当时查分时候的情景:
告诉自己镇定,但是很是忍不住,已经一点半了,我还坐在电脑旁。耳边早就响起了我妈的呼吸声。我手脚冰凉,每隔十五分钟就试一次,每隔十五分钟把心提到嗓子眼一次。
不知道多少次之后,我都已经麻木了。
再试一次吧,这次不行我去睡觉。
虽然我每一次查都是这样说的。
只是这次……打开了……
我愣住了,盯着屏幕好一会儿,颤巍巍地输入准考证号,输入密码。我早已经老泪纵横,头脑一片空白,嗡嗡地,有响声,像是脑子里放了个锣。
我看到成绩了,又一次哭了。我坐的时间太长了,腿脚有点发虚。我想:我先睡觉,明天我妈让我查成绩,我就得意地告诉她。
然后我就把我妈拍醒了……
我妈抱着我也哭。
我的成绩比我预期的高不少。
高考查分,几家欢喜几家愁。
我家不至于狂喜,挺高兴的。
为了庆祝,半夜三点钟,我妈给我煮了方便面,加了两个(注意是两个)鸡蛋,全家人看着我吃。真的是最高礼遇。
现在想想,也不太懂自己当时为啥一直哭,太没出息了,哭了不知道多少次,还挺刺激的!
文件家里面都是我的宝贵心血,希望可以帮到学弟学妹们!一起成为班级里面最黑最黑的黑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