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笔法及其特点(9.兰亭序右字笔法解读)

9.《兰亭序》“右”字笔法解读

自在老蛙

2022.3.19

运笔的方法,有中锋运笔与侧锋运笔之分。这两种笔法的书写效果,各有优点,要根据书写的需要,以及表达效果的需要而定。

中锋运笔,是指要将毛笔的笔锋尽可能地让其在笔画的中心运行,笔腹部分则在两侧运行。这样写出来的字含蓄内敛。是书法中最为常见的运笔方法。

侧锋运笔,则是指毛笔的笔锋在笔画的一侧运行,而笔腹则在另一侧运行。侧锋行笔的书写效果,显得外放而大气。

今天要分析的这个“右”字,就是侧锋运笔。且,笔者临习的感觉,以为几乎每一笔皆为侧锋。

请看原帖:

兰亭序笔法及其特点(9.兰亭序右字笔法解读)(1)

再看笔者的临习作品:

兰亭序笔法及其特点(9.兰亭序右字笔法解读)(2)

笔者临习了66遍,分两次完成。左侧3列是最后临的,其他为第一次临的。

先说结构法。

1.这个字的结构比较简单,整体上每个笔画都比较粗壮,且大体呈向右上倾斜状。

2.左侧横画与撇的尖齐。

3.右侧横画与口字的横折齐。

兰亭序笔法及其特点(9.兰亭序右字笔法解读)(3)

兰亭序笔法及其特点(9.兰亭序右字笔法解读)(4)

结构上特别注意一下字的下边,右侧的口字要比左侧的撇的收笔部分低。且口的左竖是全字最低。

兰亭序笔法及其特点(9.兰亭序右字笔法解读)(5)

再说笔法。

这个字每个笔画都很粗,用笔都很重,几乎每一笔都是侧锋运笔。笔者临习时的感觉是,每一笔起笔之后,不需要很细致地将笔锋归理到笔画中心,只要起笔行走,笔画就成了。比如口字的横折这一画,顺锋起笔,向右下顿笔,转右上行笔,右下顿笔,直接就向左下行笔,笔锋几乎就在一侧运动。全为侧锋。

只有口字的左竖有点中锋运笔的味道。

兰亭序笔法及其特点(9.兰亭序右字笔法解读)(6)

特别讲一下这个字的横与撇。

这个“右”字到底是先写横,还是先写撇?您不妨分析一下。

我查了一下名家们写的右字的行书或草书作品。发现先横先撇都有。而以先写撇为大多数。那么这个右字如何呢?

这个字最为突出的一个细节是,横起笔有个小小的向左下的轻点的一笔。而撇是从左上向右下顺锋较重地顿笔起笔。这两个地方,横画开头出现一只小鸟,撇画开头是一只大鸟头的形状,十分生动形象。如果能写出这种效果,这个字就写到位了。

大家找一下笔者临习的作品,其中的鸟儿,几乎没有写到位的。

兰亭序笔法及其特点(9.兰亭序右字笔法解读)(7)

上面剪的几个字,看得还有点意思,但与原帖相比,还是差远了。

这个横画的小鸟,其笔法是,从右上向左下起笔,轻轻一顿,立刻向右下几乎是横着切入的,像刀一样地切入,干脆利落。这里的要领,一是起笔那一顿,一定是“轻轻地”,二是轻顿后的切入要果断而快速。

兰亭序笔法及其特点(9.兰亭序右字笔法解读)(8)

哪么到底是先横还是先撇?笔者两种都试了一下,试的结果是以先撇为好。

本以为,横的那只“小鸟”那么轻小,刚开笔时,笔锋是拢得很尖的,应该先来这一笔才好。但实际情况是,刚开笔时,虽然笔锋拢得尖,但含墨较重,很容易将这一笔写重。请看下面笔者左侧这些字,即如此:

兰亭序笔法及其特点(9.兰亭序右字笔法解读)(9)

而先写撇,因侧锋运笔,笔画较重,到撇收笔时,锋尖呈现扁状,接着写横的这只“小鸟”,正好将扁了的笔锋又拢了一下,且笔尖的墨也少,反到容易写出这种效果来了。

兰亭序笔法及其特点(9.兰亭序右字笔法解读)(10)

请看这几个字,鸟鸟还不少吧。

一得之见,欢迎爱好者批评指正。也欢迎大家点评交流。以后会陆续介绍,争取能讲个全本。您的赞赏与肯定,是俺坚持写下去的动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