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踏入这座古堡你就别离开了(这座城池不是车道)
平城小道今犹在
不见当年策马人
固若金汤的大同古城墙壮丽古朴
它除了重要的城墙以外
还有遍布之上的城楼、瓮城
垛口、马道、女墙、雁塔等建筑
共同构成了这座军事防御要塞
抵御着外敌侵略
守护着城内百万疆土的平安
布局篇·马道
冷兵器作战的古代
是靠什么保护普通士兵
除了厚重坚固的盔甲
战马可是士兵们的好伙伴
脚程快,能驮人
兵戎相见之时辗转腾挪间
躲掉敌人对马背上主人的偷袭
这样宝贵的军用“物资”
那是值得为它们建造
一条专属通道的
比如城墙上的马道
而且不单单是可以让马匹上下城墙
马道还有别的作用
马道就是人或运输物料的马登城墙的斜坡
(图源见水印)
城墙上的马道是古代守城骑兵和步兵上下城墙时专修的一种斜坡通道,一般城池都将马道建在重要路口 、交通方便之处,在古代主要的功能就是运送兵员、粮草和武器。
马道紧贴城墙(城楼)向上,呈15—30坡度直通城墙上方。马道往往两条相对,形为“八”或倒“八”字,不过大同城墙是个特例,每处马道只有一条,宽约数米,青砖铺砌,外侧设女墙。
马道是城墙整个防备体系的一项重要设置,所以建造城墙时,马道位置通常都选在城门附近和靠近军营处,在角楼和控军台的地方也会看到它们的身影。
马道也是城墙上重要的交通节点,城上各方守城部队之间也可通过马道巷路及时、快速地相互传递战报或进行支援。
大同马道遗存现状2009年7月20日,在大同市明代古城墙东段的修复现场就发现了一条马道。歌词中写到:城墙上跑马难回城。意即城墙上的马道由于距离窄,难调头,上去之后无法再走回头路。大同的此处城墙修复后,马道也成为一处遗存被展示。
(2009年正修复的马道)
大同古城的四座城门(包括城墙的四角)都设有登城马道,位于城门右侧。
大同古城墙内侧的
四条马道皆是条形砖砌成
砖平铺或竖铺在地面上
这种陡砖砌法
是利用砖的棱面形成涩脚
便于马匹、车辆上下
看过马道的介绍
我们接着谈下一话题:女墙
好奇的你是否有这样的疑问
女墙是什么
女墙是跟女孩儿有关系吗
为什么是女墙不是男墙
“女墙”,包涵着窥视之义,是仿照女子“睥睨”之形态,在城墙上筑起的墙垛,所以后来便演变成一种建筑专用术语。特指房屋外墙高出屋面的矮墙。
part 1
“女墙”为何叫“女墙”《辞源》
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小墙。
《释名释宫室》
“城上垣,曰睥睨,……亦曰女墙,言其卑小比之于城。”古代的女子,卑微且地位低下,所以女墙就用来形容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小墙。
《古今论》
“女墙者,城上小墙也一名睥睨,言于城上窥人也。”女儿墙又叫“睥睨”,指城墙顶上的小墙,建于城墙顶的内侧,一般比垛口低,起拦护作用。只是“睥睨”一词太过于拗口,不如“女墙”含蓄,所以“女儿墙”叫法流行较广。
part 2
城墙上的“女墙”建在城顶内沿的女墙称宇墙
为了防止从城墙上跌落而建造
建在城顶外沿的女墙也称垛墙
女墙指城墙上内外两侧高起的墙
(图源见水印)
女墙用于
城顶防护和御敌屏障
通常作为
防御敌人的箭孔和护垛
是古代城墙
必备的传统防御建筑
part 3
古诗里的“女墙”刘禹锡 《石头记》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晁说之 《诗一首》
今日道傍谁著眼,女墙犹得掷胡儿。
惠洪 《凤栖梧/蝶恋花》
风度女墙吹语笑,南枝破腊应开了。
文天祥 《行宫》
青天毕竟有情否,旧月东来失女墙。
作为大同人
你对大同城墙的历史
了解多少
你对构成大同城墙的元素
知晓几何
你又看过哪些
由大同城墙构成的美景
……
大同城墙
它是塞外大同这片土地
风云变幻、民族融合的见证者
是北魏京华、辽金陪都、明清重镇
兴衰起落的参与者
更是如今这个伟大时代的亲历者
大同日报融媒体中心
主题策划“这座城池”
将以“历史篇”、“布局篇”、“景色篇”
三个部分
全方位解读大同城墙
敬请关注
(本栏目内容如有纰漏与错误,还请广大网友和读者朋友们不吝赐教、及时指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责编 周建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