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性名茶推荐(皖南名茶清香自田间浮)

温性名茶推荐(皖南名茶清香自田间浮)(1)

敬亭山茶场采茶工人采集夏茶。新华网陈俊松 摄

新华网宣城6月8日电(陈俊松)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这座“江南诗山”引以为傲的,除了李白、谢朓等大诗人挥笔留下的千古名句,如今还有安徽三大名茶之一——敬亭绿雪。

官方资料显示,皖垦茶业集团年产敬亭绿雪系列名优茶266吨,绿魁牌大宗出口茶9000吨。而敬亭山茶场就是该集团下辖的四个国有农场之一。

温性名茶推荐(皖南名茶清香自田间浮)(2)

采茶工人采集夏茶。新华网陈俊松 摄

皖南气候适宜,若太阳还没能越过云层,敬亭山茶场就是一幅典型的江南水墨画。尽管海拔不高,敬亭山茶场的茶叶从5月到10月可采集4茬,大约40天一个采茶周期。工作人员介绍说,茶叶分为名优茶和大宗茶,大宗茶由机器采茶,名优茶一般都是人工采集,并只采集顶部一颗嫩芽。茶场多是茶农承包,一些茶园会散放着家禽,“鸡可以吃草、吃虫,留下有机肥,同时鸡爪也在不停地帮茶园松土”。

温性名茶推荐(皖南名茶清香自田间浮)(3)

采茶工人采集夏茶。新华网陈俊松 摄

敬亭山茶场位于城郊,背靠敬亭山公园,白色、马头墙外观的职工房屋散落其中。当地正在建一些民宿,希望把休闲农业融入茶场之中,成为茶场的另一条增收渠道。

温性名茶推荐(皖南名茶清香自田间浮)(4)

采茶工人采集夏茶。新华网陈俊松 摄

温性名茶推荐(皖南名茶清香自田间浮)(5)

茶场工人正在炒茶。新华网陈俊松摄

工作人员介绍说,炒茶是为了脱去茶叶中的水分,通常四斤到四斤半采下来的茶叶能炒一斤干茶。“茶叶的水分比例和人体差不多。” 炒茶工人一次只能放一手能够抓起的量,“差不多在半斤,手大的也不过六两。”

温性名茶推荐(皖南名茶清香自田间浮)(6)

茶场工人翻炒茶叶。新华网陈俊松摄

炒茶的“锅”温度一般设定在140℃左右,熟练的师傅只抓上层茶叶,不会碰到锅本身,但茶本身也可高达80℃。

脱除水分需要炒两回,第一回20分钟,回炉时则大概需要15分钟。

温性名茶推荐(皖南名茶清香自田间浮)(7)

敬亭山茶场的炒茶区域。新华网陈俊松摄

温性名茶推荐(皖南名茶清香自田间浮)(8)

两位茶农正在为白茶松地施肥。新华网陈俊松摄

敬亭山茶厂的茶园多由茶农承包种植,采摘后由茶场完成加工等剩余的流程。

图中两位茶农种茶、采茶已近三十年,他们承包了二十余亩茶园,既包括“敬亭绿雪”,也有新引进不久的白茶。

敬亭茶场的茶园不允许使用化肥,只能使用有机肥。茶农脚下数米外的几个黄色蛇皮袋,就有从山脚下带上来的农家肥——鸡粪。他们说,种茶真的需要“起早摸黑”,这一小片白茶林就需要三四十袋这样的肥料。“(比起用化肥,)累是累了很多,不过茶确实比较好。”

温性名茶推荐(皖南名茶清香自田间浮)(9)

茶农正在为白茶园松地施肥。新华网陈俊松摄

二十余亩茶园中,白茶去年才种上,一年采一茬,绿茶则能采三到四茬。两位茶农在农闲时则会外出打些临工,他们对茶园的未来有些担忧,因为年轻人不愿像他们一样将全身的气力放在家门前的丘陵上。

得知记者的身份后,他们停下锄头,笑着说道:“‘敬亭绿雪’真的是好茶,就是太缺少宣传了,你们能帮忙让更多人知道就太好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