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第一人李存勖(李存勖的骁勇善战)
说到后唐时期开国皇帝李存勖,他骁勇善战、文武双全的属性算是在唐宋历史上出了名的。曾经一度也获得了李唐政权的嘉奖。唐朝末年就跟随父亲为李唐王朝东征西讨,年纪轻轻却能功勋显著,仕途也是平步青云一路高升。
天祐五年(908年), 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重病离世!李存勖承袭了父亲的晋王王位,出任河东节度使。此时的李存勖年仅24岁。
俗话说“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可能李存勖对这句话的感受应该颇有深度了吧。在他承袭了父亲的爵位之后,本该迎来自己人生事业的一个小高峰。然而没曾想这个时候,家族中却有人觊觎起了他的爵位。
李存勖父亲身前有2个养子李存颢、李存实,也曾经因为屡立功绩,获得不少加官进爵的机会,手握重兵也算是为父亲鞍前马后没少效劳。然而可能也正是有这层关系的缘故,导致了后期李存勖承袭父亲爵位之后,引来了两位哥哥的不满。
李存颢和李存实自认为手握大权,年纪也比李存勖年长几岁,心中默认父亲的爵位应该是自己的。这里小编想说,好在后期李存勖平定了这2个哥哥的觊觎之心。要不然自己被搞下去了,这两个哥哥还是会起争斗。
不仅如此,李存颢和李存实还曾经一度怂恿自己的叔父发动叛变,欲求加害李存勖后投奔后梁。
然而这一切都被李存勖沉着冷静地应对化解了。李存勖先是寻找自己的势力,获得了监军张承业、大将李存璋等人的首肯,然后采取先发制人的措施,在府中埋伏重兵,用计诱敌深入擒杀李克宁、李存颢等人,自此李存勖也算是初步的完成了自己政局的稳定,此时的李存勖也才年近24岁。
在后期与朱温争夺中原地盘的角逐中,也是亲自率军出征、沙场杀敌。最终以长途奔袭的方式灭了后梁的诸多势力,使得自己获得了中原霸主的地位。
随着自己队伍的日渐强大,功绩也是日渐颇丰,这个时候的李存勖已经不甘于做一个什么李唐王朝的官员了。他想自己去当皇帝,建立自己的政权。
经过一系列的操作之后,于天祐二十年(923年)四月,在部下的“怂恿”下,李存勖在魏州称帝,沿用“唐”为国号,史称后唐。看着这些事情的发生就是那样的顺其自然。
然而,这位曾经骁勇善战的帝王,只在自己的皇位上做了短短十几年的皇帝,就草草收场了。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我们反观李存勖在位时期的表现,不难发现破绽百出,因为自己的一些爱好或者偏性,导致他所建立起来的王朝加速灭亡。
具体有以下这么几点:
第一点就是对优伶群体的深信不疑。
“优伶”其实用我们现在的话就是戏子或者说演员。在当时是农工商人员等级制度非常森严的封建统治王朝。优伶这个群体本来是属于下三路的群体。这样的一帮势力,可以说即使平民百姓对这部分群体都有一些轻视的态度。
然而李存勖就因为自己的一丝喜好而对他们倍加宠爱。最后导致这帮优伶涉及朝堂,败坏曹刚。
严重的时候他们不仅仅干预朝政,还要上堵下截、中饱私囊。
在排除异己方面也是颇有手段,然而他们排除的所谓异己可都是一些正直的大臣啊。
除夕以外,优伶还往往喜欢和后宫有所交集,与皇后刘氏交往甚密。皇宫中的山珍宝贝也是堆积如山,其实从这一点还看得出来,李存勖对后宫的管理也是毫无建树可言。
后宫和优伶的勾结也导致了里应外合的操作屡见不鲜,破坏后宫秩序的结果也是甚是难堪。
第二点就是对佛教的痴迷
李存勖对佛教的崇拜也是由来已久,虽然宗教信仰不容亵渎。
然而李存勖却把心思给用歪了,因为对佛教的崇拜,他对寺院里的僧侣也是关爱有加。
甚至很多时候,不顾及皇帝身份,对寺庙里的僧侣们卑躬屈膝,以示虔诚。
皇帝作为一国之君都能如此,底下的朝臣以及百姓们,更是争相膜拜了。一时间无论是朝堂之上还是市井之间,对僧侣的参拜行为成为了一种社会风气。这里可以脑补一下,邻里乡亲们见面以前的问候和打招呼,都变成了“今天您参拜了吗?”
这样的风气形成之后,也让庙宇中的僧侣们表现得自命不凡,甚至是得寸进尺。经常以修建或者扩建庙宇为名索要钱财物品。介于对佛教的崇拜,李存勖也基本是对这些僧侣们的要求来之不拒。
最终是僧侣们的势力发展越来越强大,甚至爪牙深入朝堂之中,干涉朝政。好在李存勖的帝王命不长,要不然按照当时的情况,僧侣们坐镇朝堂指点江山也不是没有可能。
第三点就是对手下人过于猜忌。
“同甘共苦,共富贵难”
李存勖算是真正在实践上深入运用了这句话了,在南征北战征讨天下的时候,李存勖可以和将士们同甘共苦,食则同席,寝则同榻。各种以身作则抚恤士卒,在当时也算是赢得了将士们的拥戴,稳定了军心,也使得战斗力保存完好。
然而在自己登基称帝之后,却变得判若两人,整天就是在研究手下将士们的心计。
这个人有没有想叛变的想法,那个人有没有加害于我的念想。
甚至经常朝中大臣或者军中将士们之间,制造一些小矛盾来辨别忠奸。
长此已久下来,是得朝中人人自危,军中爱神咋到。将士们的信心也是大受打击,战斗力也大不如前了。
不得不说后来的“魏博兵变”虽然并完全是李存勖一个人的错,但是他的各种猜疑也是这起兵变的导火索之一了!
这起兵变比较滑稽的就是,起初李存勖是派遣李嗣源去平叛乱军。后来没成想李嗣源评判军没成,还被叛军拥立成为了皇帝,反过来要征讨自己。
李存勖只好又前去讨伐李嗣源,然而此时的军心早已变得人心涣散,战斗力也是大幅锐减。后期郭从谦还趁机发动兵变,李存勖也是死于流矢之中,时年42岁。
纵观李存勖的一生,前半生驰骋沙场光彩夺目,后半生无为于朝政昏昏碌碌。可以说也是个高开低走的帝王了。然而这一切都是咎由自取。都说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
李存勖应该已经是深刻体会到这一点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