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流域人类最早文明(人类最早文明之一的两河流域文明)

我们打开世界地图,在波斯湾北部,有一片由历史上著名的两大河流——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所围成的平原,希腊人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流域)。大约6000年前,苏美尔人最早在两河流域南部定居下来,建立了人类最早的城市文明。

历史背景

苏美尔人的活动范围主要在美索不达平原南部,公元前4000年代末至3000年代初,苏美尔地区形成了众多城市国家,如埃利都、乌鲁克、乌尔、拉尔萨、拉格什、尼普尔。苏美尔人属于哪一个种族,以及他们经由哪一条路线到达苏美尔,至今仍是一个谜。

两河流域人类最早文明(人类最早文明之一的两河流域文明)(1)

从遗物进行判断,苏美尔人一般的形象是:矮胖,鼻子高而直——和闪米特人大不相同,前额微向后倾,眼略斜向下。男人大部分蓄须,刮光的人也有。在蓄须者中,大部分均把上唇胡须剃掉。苏美尔人的衣服,大多是羊毛制品。妇女,仅左肩穿衣服。男子在早期时,仅腰部以下有衣服;其后,才兴上装。但奴仆,不分男女,在室内时,自腰部以上均裸露于外。不论男女,通常均头戴便帽,足趿拖鞋。苏美尔的贵妇,和近代美国妇女一样,是丈夫财富的象征。她们除穿软皮鞋外,还佩戴手镯、项链、戒指、耳环及踝饰。

苏美尔人的历史,可以说就是和北方的闪米特人的战争史。各邦又为争夺霸权长期混战,公元前2006年,埃兰人灭亡乌尔第三王朝,标志着苏美尔人在政治舞台上的终结。此后苏美尔地区长期被外族统治,成为其他区域强权的一部分。

两河流域人类最早文明(人类最早文明之一的两河流域文明)(2)

苏美尔人

两河流域人类最早文明(人类最早文明之一的两河流域文明)(3)

埃利都港复原图

政体

苏美尔人的政治体制相当于我国先秦时期“小国寡民”的城市国家,每城一王,不相统属。这些王或称天子(Patesi),或称教皇(Priest-king),顾名思义,均极富神权色彩。到了公元前2800年,由于商业发达,这种各自为政的局面一变而成集若干城市为一“帝国”的形态。帝国的国君,成为各城之共主。

两河流域人类最早文明(人类最早文明之一的两河流域文明)(4)

类似于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为争夺霸权,苏美尔各邦进入混战时期,先后取得霸主地位的有基什、拉伽什、阿卡德、乌尔等。

文学艺术

苏美尔人的文字为楔形文字,出现年代约在公元前3600年最初刻在石头上,约前3200年泥板出现后,又刻在泥板上。泥板上的文字,以其笔画若楔,故称楔形文字。这些文字不单是宗教、商业之用,而且还能作成诗文,表达极其复杂的感情及思想。著名史诗《吉尔迦美什》和《坦木兹》就是其代表作。

两河流域人类最早文明(人类最早文明之一的两河流域文明)(5)

刻在泥板上的《吉尔伽美什史诗》

在苏美尔人的诗文中,还有关于创世、乐园与洪水泛滥的篇章。洪水为什么泛滥?他们的解释一般是由于一位古代帝王得罪了上天。苏美尔的洪水之说,传至巴比伦,再传至希伯来,最后变成《圣经》的一部分。

宗教信仰

苏美尔人信奉多神教,城有城神,国有国神。人类的每项活动,可说均由神做主。

沙玛什(Shamash)大神是苏美尔人的光明之神,每天夜里,他从遥远的北方赶来,天明即把光明赐给人间。他乘坐一辆火轮车行过天空,太阳即火轮车的一个轮子。它还是法律和秩序之神,传说沙玛什大神之赐给了乌尔恩格王法律,加强其统治。除此之外还有爱与美之女神伊里尼(Innini),慈悲之神神多洛罗沙(Dolorosa),等。

两河流域人类最早文明(人类最早文明之一的两河流域文明)(6)

光明之神沙玛什

两河流域人类最早文明(人类最早文明之一的两河流域文明)(7)

带给人类光明和秩序的沙玛什(右一)

两河流域人类最早文明(人类最早文明之一的两河流域文明)(8)

齐格拉特神庙,月亮女神娜娜的婚礼圣殿

大多数的神均供在庙里。在修建神庙上,苏美尔人很舍得花钱。没有石头,从外方运来。用做梁柱的巨石,顶、底、腰部位还饰以铜及其他贵重的金属。在苏美尔地区,每个城中最主要的神庙,多为三四层至六七层的“Z”字形楼子。这种楼子不但建于一城的最高处,而且还设有盘旋而上的护梯。这是一种很巧妙的设计。城市有了这种建筑,平时可作团结人心的象征,战时可作守御城池的堡垒。

四、总结

就我们目前所知,在许多方面,苏美尔文明都是人类文化的开端。人类文明的象征:国家、农业,文字,法典,学校、宫室庙宇等,都是始于苏美尔。另外,奴隶制度、专制政治、教会统治、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等也都是始于苏美尔。

两河流域人类最早文明(人类最早文明之一的两河流域文明)(9)

苏美尔人的学校

苏美尔人的生活,可分强弱两大阶层。强者穷奢极侈,弱者困苦不堪。可以简单概括为:阶级分明,活动庞杂,资源丰足,分配不均。苏美尔所显示的,可以说是整个人类历史的基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