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如何选择(内外兼修谈控糖)

本文分享1个口服降糖药(OAD)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老年患者使用起始胰岛素治疗的病例,邀请到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老年病科韩丽萍主任医师进行病例点评,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如何选择?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如何选择(内外兼修谈控糖)

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如何选择

本文分享1个口服降糖药(OAD)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老年患者使用起始胰岛素治疗的病例,邀请到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老年病科韩丽萍主任医师进行病例点评。

天津医科大学

朱宪彝纪念医院

韩丽萍 教授

病例:老年妇女,2型糖尿病(T2DM)2年,OAD治疗血糖控制欠佳,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已出现2型糖尿病合并痛性周围神经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通过起始胰岛素治疗有效平稳控制血糖,改善胰岛功能

病 例

病例讲述人

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

内分泌科 陈碧霄医师

患者资料

向上滑动阅览

女,71岁 主诉:口干、多饮、多尿2年,头晕1月

现病史:2型糖尿病2年,入院前应用伏格列波糖,二甲双胍口服药降糖治疗,一月前出现头晕症状,未予重视。一周前自测空腹血糖16mmol/L,餐后血糖19mmol/L,一天前于我院门诊就诊

既往史:久居天津。吸烟近50年,不饮酒

家族史:父母有高血压史、长子患有糖尿病

患者查体

向上滑动阅览

体格检查

T

P

R

BP

36.5℃

80 次/分

16 次/分

150/90 mmHg

H

W

BMI

_

155 cm

61 kg

25.4Kg/m

_

心肺腹无阳性体征,双侧足背动脉搏动良好

实验室检查

HbA1c:9.8%

空腹血糖(FPG):10.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4.5mmol/L

胰岛素10.62mIU/L

C肽:2.33ng/mL

尿常规:正常

其它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均未见异常

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筛查

大血管并发症:无

微血管并发症:无

临床诊断

向上滑动阅览

主要诊断

2型糖尿病合并痛性周围神经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眩晕症

高血压2级(极高危)

高脂血症、脂肪肝、腔隙性脑梗死

病例特点

1.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病史2年,2种口服药控制不佳,近3个月内血糖控制不佳

2.有糖尿病家族史,有吸烟等不良嗜好

3.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已出现2型糖尿病合并痛性周围神经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治疗目标

严格控制血糖,并发症对症治疗、延缓并发症进展

住院治疗方案

向上滑动阅览

降糖治疗方案

甘精胰岛素U300、二甲双胍缓释片、伏格列波糖

方案依据

患者年龄较大,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空腹及餐后血糖均高,并且合并大血管并发症,需加强血糖管理,减少低血糖事件发生。甘精胰岛素U300降糖疗效确切,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1],剂量调整灵活

血糖监测值及治疗方案

向上滑动阅览

临床思考

1.胰岛素治疗方案选择应以患者为中心,充分考虑多方面情况;在尽可能减少低血糖风险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确定可行的胰岛素品种与用药方案。

2.基础胰岛素是糖尿病个体化治疗的基石,贯穿全程。

3.甘精胰岛素U300是胰岛素起始治疗更为理想的选择:实现平稳控糖的同时低血糖风险更低,可兼顾疗效及安全性,且调整更为灵活便捷,患者体验度高。

专家点评

天津医科大学

朱宪彝纪念医院

韩丽萍 教授

本期所述病例为OAD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71岁老年女性,空腹及餐后血糖均高,并且合并大血管并发症,需强化血糖管理,减少低血糖事件发生。治疗期间,在OAD基础上起始胰岛素治疗,每日调整剂量,使患者血糖平稳达标。胰岛素治疗方案选择,应以患者为中心,充分考虑多方面情况。首个甘精胰岛素U300和德谷胰岛素头对头随机对照研究BRIGHT[2]证明,甘精胰岛素U300较德谷胰岛素,降糖疗效相当,但起始调量期的低血糖风险显著降低。《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3]指出,老年糖尿病具有患病率高,认知功能差,个体差异大,低血糖风险高的特点。对于老年患者要综合评估医学、心理、自我认知和社会领域四个维度,以此来判定老年糖尿病的治疗目标和方式。在老年人强化降糖中一般推荐基础 餐时的治疗模式。基础胰岛素应该首选半衰期长,波动小,能尽可能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的药。

甘精胰岛素U300作为新型长效基础胰岛素,采用皮下储库微沉淀技术实现平稳缓释,CGM研究证实甘精胰岛素U300血糖变异度及低血糖风险更低,可使血糖平稳达标。BRIGHT亚组分析[4]:在老年患者中,甘精胰岛素U300降糖疗效优于德谷胰岛素。

真实世界研究(DELIVER-2 study)[5]:共纳入了6033例基线期至少有1次BI处方记录的T2DM患者,通过对转换为来优时或其他基础胰岛素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旨在对比来优时或其他一代基础胰岛素的降糖疗效和安全性以及治疗成本等。与其他基础胰岛素治疗相比,来优时转换方案可实现相似的血糖控制,并显著减少低血糖事件率和发生率。

甘精胰岛素U300剂量调整更为灵活便捷[6-13],甘精胰岛素U300可采用多种剂量调整方案,包括每天、每3天和每周调整,而德谷胰岛素大多采用每周一次的剂量调整。

此外甘精胰岛素U300还有允许更自由的注射时间等优点,现已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因此,对于OAD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而言,甘精胰岛素U300是胰岛素起始治疗的理想选择。

参考文献:

[1]Rosenstock J, et al. Diabetes Care 2018, 41(10):2147-2154.

[2]Rosenstock J, et al. Diabetes Care 2018, 41(10):2147-2154.

[3]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01):14-46.

[4]Bernard Charbonnel, et al. Presented at: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Scientific Sessions 2019,131-LB

[5]Zhou FL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18 May;20(5):1293-7.

[6]Riddle MC, et al. Diabetes Care 2014, 37(10):2755-62.

[7]Yki-Jarvinen H, et al. Diabetes Care 2014, 37(2):3235-43.

[8]Bolli GB,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15, 17(4):386-94.

[9]M Davies et al. J Diabetes Sci Technol. 2019, 13(5):881-9.

[10]Gerstein HC, et al. Diabet Med 2006, 23(7):736-42.

[11]Philis-Tsimikas A, et al. Adv Ther 2013, 30(6):607-22.

[12]D Russell-Jone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19, 21:1615–24.

[13]Rosenstock J, et al. Diabetes Care 2018, 41(10):2147-54.

MAT-CN-2123178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