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世界名城规划调整(淮南蔡楚故地宜居之城)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如果说李白《白毫子歌》中的“夜卧松下云,朝餐石中髓。小山连绵向江开,碧峰巉岩绿水回”,写出了淮南青山绿水之美,那么刘禹锡的《寄杨八寿州》“八公山下清淮水,千骑尘中白面人。桂岭雨余多鹤迹,茗园睛空似龙鳞”,则将淮南的余地山川、风俗形胜刻画得生动形象。
2100多年前,汉淮南王刘安在这里招贤纳士,著书论道,编著了天下奇书《淮南子》。历经千载,八公山留下了许多神话传说与成语故事,平添无限神韵。
八公山:千载文明,山水造化
淮南旅游的第一站,就从闻名于世的八公山出发吧。八公山,古称淝陵、北山、紫金山,方圆120余平方公里,大小山峰四十余座。淮河流经群山文化,曲折环绕而东下,淝河也飘然而来,傍依南麓注入淮河。
八公山景区。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走进八公山,“淮南鸿烈”四个隶书大字引人入胜。九尊栩栩如生的人物石雕像矗立眼前,有的怀抱乐器,有的手持书本,一派文人墨客谈经论古情景清然而现。汉王朝一统天下之后,建淮南国,淮南王刘安礼贤下士,把天下英气之士,团结在八公山上,与苏非、李尚、田由、毛被、晋昌、雷被、伍被、左吴等“八公”聚集于此,让他们各展才华,各显本领。汉武帝时候淮南王刘安与他的八位门客才人编著的《淮南子》被梁启超称为:“其书博大而又条贯,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也。”
八公山重峦叠嶂,地势险要,山中有峡谷盆地可据,又有湖泊溪涧进退,龙藏虎卧,草萋鹤鸣。独特的地势不仅成为历来兵家的争雄之地,也为八公山“蓝色生命的起源地”称号增添一份佐证。
八公山秋景。淮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作为淮南的一张名片,牛肉汤是每一个淮南人心中不可动摇的一道美食,应该这样说,一千个淮南人心中便有一千碗最好吃的牛肉汤,许多在外地的淮南人,回到淮南第一件事,就是喝一碗淮南牛肉汤,这个味道是离家的游子对家乡的记忆。油酥烧饼色泽金黄,薄层重叠,内外焦脆,香酥可口,搭配牛肉汤简直人间美味!
牛骨炖好的浓汤,几片薄牛肉,一把淮芋粉,几块八公山千张豆皮,还有用绿豆制成的豆饼,一碗三掺,是获取美味的正确密码。就着热汤,囫囵吸着粉丝、牛肉、豆饼、千张,这过程绝对让你对酣畅淋漓有着具象化的认知。此时,再来一个热乎乎的烙馍,往汤里一蘸,像海绵一样与热汤合二为一,口味就像淮南人讲话的分贝一样实在!
淮南牛肉汤。张倩莹摄
吃完热腾腾的牛肉汤,下午就能去焦岗湖欣赏水上美景。焦岗湖位于毛集综合实验区内,北距毛集镇1公里,由18条河流汇集而成。在这个美名远扬的“华东白洋淀”散步,看万亩芦苇荡层层叠叠,像浪花朵朵奔向远方,一浪接一浪的前赴后继,跳起热烈的生命之舞。除了芦苇荡,这里湿地植物丰茂,宛如天赐碧玉。湖中荷花沐日扶风,秋雨来时淡淡而落,欣赏残荷净立,也不失为别样的美。
寿县古城:底蕴深厚,流连忘返
一山、一水、一城墙。看过八公山,第二天从淮南市驱车一个小时便可以到达寿县,去这里的古城墙走一走。
寿县古城墙是全国七大古城墙中唯一保存较完好的一座宋代城墙,砖壁石基周长7147米。“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公元383年前秦与东晋的淝水之战,就发生在这里。
登东门宾阳门,了解寿县古城墙历史。伫立在寿县的靖淮门下,抬头仰望,仿佛看到,守城将士们把持着一个个垛口,手持弓箭,剑拔弩张;烽火台上,烟火熊熊,台台相连,随时在向守城官兵发出预警的信号;城门头之上,旌旗猎猎,号角嘹亮;两军厮杀,音犹在耳,历史上的数次古城保卫战如在眼前。
寿县古城墙。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了解一座城市的最快的办法就是到它的博物馆看一看。走过寿县古城墙,便可以去西大街的寿县博物馆走一遭。作为安徽省建馆最早的博物馆之一,它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寿县博物馆以收藏寿县域内出土的历史文物主为,侧重收藏楚文化体系文物。
漫步馆中,古朴文物一件件陈列,仿佛看到时光荏苒,时空变幻。 "越王者旨于赐"剑、羊首尊、牺首鼎、楚金币以及金棺和银棺等,都是镇馆之宝。其中,"越王者旨于赐"剑在发掘时就带有一丝神秘色彩:剑身正反两面分别刻着“越王越王,者旨于赐”八个大字,字文为用绿松石镶嵌成的极有装饰韵味的鸟篆书写,专家根据剑上文字及历史记载,一致认为该剑应是越王勾践儿子使用的剑。当年曹丕在诗中赞其“越民铸宝剑,出匣吐寒芒”,沧桑两千余年后,细细观之,似乎丝毫不减当年之锐,让人不禁神思,我国古代的兵器铸造工艺究竟发展到何种地步了呢?
走几步就能到报恩寺。它坐落于寿县城内东北角,据《寿州志》记载,报恩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其规模之大,建筑之雄伟,在江淮大地上可谓首屈一指。寺内两株千年银杏栽植于唐贞观九年,树龄已有一千三百余年。
每到11月底,驻守于寺内的两株参天银杏摇曳金黄。两株银杏一雌一雄,叶黄叶落期一先一后,苍劲枝干迎风簌簌,高入云天,金黄叶片神光崭然,好似龙鳞金甲。轻风拂煦,飘然谢落,满地碎金,铺洒在净地之上,像平铺的金色地毯,像散落的金色古书。碧云天,秋风过,片金洒,这是古城土地的朴实繁华。
上善若水,大美古塘。位于寿县城西南的安丰塘,古称芍陂,比李冰父子兴建的都江堰还要早300年。2500多年,前春秋时代楚国相国孙叔敖主持修筑了这个大型水利工程,充沛的安丰塘水屯田济军,滋养万民,奔流至今。
坝上白水天边起,坝下苍翠望无际。这个“天下第一塘”蓄水量最高达1亿立方米,灌溉面积达63万亩。塘内盛产银鱼、河蟹、鳊鱼、青鱼等,尝尝当地的河鲜,滋补又美味。孙叔敖纪念馆在安丰塘北岸静默伫立,这个始建不晚于北魏的祠堂为了纪念孙叔敖造芍陂而建。漫步殿中,历代安丰塘碑记、安丰塘灌区图示成列其中,前人的接续努力从未间断。还清阁、崇报门、明清碑刻等扔保存完好,古朴的印记就好像安丰塘水,默默不语却泽被万物,随时光向前奔走惠及后人。
走在寿县这座千年历史的城市里,游客总是无可避免地寻着豆腐香四处张望。一天的游玩下来,怎么着也得坐下好好品尝一下豆腐宴。吃货说,寿县的豆腐离了这里的泉水便不是同一物,寿县当地人则说,离了玛瑙泉便没有他们挚爱的味道。
豆腐宴。张倩莹摄
自淮南王刘安无意中发明了豆腐,整个中国人的餐桌便再也离不开这位清丽“佳人”。豆腐的脾性,圆融而通达,不争而包容,因而世人用尽十八般武艺创造了各式各样的豆腐佳肴,享尽其柔滑细腻之美。古籍中记载,“泉水从井底冒出,太阳一照。流光溢彩,光彩夺目,如同玛瑙而得名玛瑙泉。”它源源不断地滋养着世世代代的寿县人,水质上佳被用于制作豆腐。寿县人认为这口井里涌出的甘甜井水是做出上好水豆腐的关键。而玛瑙泉豆腐宴,当地人更是日日相对,难以割舍。
麻婆豆腐、虾仁豆腐、菊花豆腐、千页豆腐、蘑菇豆腐羹、雪液银球、燕归巢等二十多道菜组成了一桌豆腐宴,是淮南人办大事宴请宾客时首先想到的最高礼遇。
如今,寿县豆腐宴从寿县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丰富和发展了寿县的豆腐文化,也让玛瑙泉豆腐宴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周文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