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面点(志载冀往二月二龙抬头)
关注“方志河北”,我们一起长知识!
俗话说“过个大年,忙乱半年,正要消闲,赶上种田。”有人认为,过了二月二才算把年过完,也就是说过了十五元宵节和二十五填仓节,就要下地干活了。
二月二是龙头节,也叫春龙节、春农节或农头节。相传远古时期伏羲重视农桑,每年二月二都要亲自扶犁耕地以引导人们开始春耕春种。武王建立周朝后更是大劝农桑,每年二月二举行春耕仪式,号召文武百官都要亲耕,而且形成了一项国策。此时临近惊垫节,中原一带春耕生产渐渐进入高潮,伏羲号为龙师,而龙为百虫之首、部落图腾,人们就祭拜龙而希望天龙下雨,才能播种。《隆化县志》载“农历二月初二民间传说是龙王爷生日,俗称龙抬头。实际是严冬已过,万物复苏,地里活计就要开始了。”
引龙
承德的一些满族地区,有二月二引龙习俗,一般是在太阳未出之前,用草木灰从院外或井边撒一道灰线,灰线弯弯曲曲像龙形,一直通到家,围水缸一周,认为将龙引到家了,以此保佑一家平安。丰宁满族自治县的男孩子则在这灰上打个滚,借助龙抬头会没灾没难。有的人家还会用小草给孩子编一个小草龙挂到胸前。《平泉县志》载“龙抬头 农历二月初二, 1949年前,农村户户皆早起,用灶灰从水缸倒一灰线到井口,用谷糠从井口倒一黄线到水缸,尽处堆成堆为‘龙首’,意为去浊入清。”《丰南县志》载“‘二月二’龙抬头人们多在这天剃头理发。用草木灰从灶口撒到大门口或近水边成一条灰线,叫‘领懒龙’,以期消灭灾害,有利五谷丰登。还有请谷神的迷信活动,如今已摒弃。”蔚县几乎村村都有龙王庙,庙后都有水坑,这是人们天旱求雨的地方。二月二清早,家家都要把自家的水缸挑满,挑水过程中故意洒水,一直洒到家门口,意思是引龙入宫。如果挑的水里有小鱼虾就是接了龙种,将来这家要生龙子,就要召集乡邻庆贺,还要继续养着挑来的鱼虾。这风俗叫喜迎龙抬头。蔚县人还把二月二称做引龙节。
避虫
各户用彩纸剪成公鸡贴于窗纸上,以期消灭害虫,保护五谷。有的是拍打炕沿,边拍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柳蜒无处藏’‘二月二敲炕沿,蝎子柳蜒不见面’‘二月二敲炕尾(读乙音),烧陈柴吃陈米’”的歌诀,意为驱逐害虫。《涞水县志》载“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各户用彩纸剪成公鸡贴于窗纸上,意为使其啄吃害虫,保证五谷丰收。”《兴隆县志》载“龙抬头二月二日,传说为‘龙抬头日’,各种昆虫开始复苏。当天农家多用红纸剪成刀状或公鸡贴在墙上或窗户上,以期消灭害虫,保护五谷。”《安国县志》载“二月二农历二月初二。旧有引龙之俗,今已无。20世纪60年代前,乡间用高梁秸插小鸡,放于窗板、梁擦及房内四隅,谓可避复苏的蝎子、娱蛤等毒虫。清晨早起,上敲房梁,下敲锅底,口诵‘二月二敲房梁,蝎子娱蛤无处藏’‘二月二敲锅底,又有柴又有米’。”《南皮县志》载“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故二月二为‘龙头节’。是日,家庭主妇早起,手执笤帚疙瘩,敲打梁头、炕沿,口念:‘二月二敲炕沿,蝎子,蛐蜒不见面;二月二敲梁头,银子钱财往家流’。”
丰宁满族自治县二月二也有个习俗,称之为燎猪头,也称为烙猪头。燎猪头也有其象征意义,就是烙虫子。二月二以后万物复苏,好多虫子都出来了,烙猪头就寓示着把虫子都烙死了,新的一年就不会有虫灾了。
食俗
二月二在饮食上也是有一定的讲究的,这一天的饮食多以龙为名。下面各种食俗,普遍有迎龙避虫,希望一年平安、健康的含义。
摊煎饼。这是用小米面、玉米面等发酵后搅成稀糊糊,用勺放在煎饼锅中摊熟的。此锅直径大约七八寸,中间高四周低,摊成一张就折在一起,形成半圆状。中间可以放些菜丝、肉丝,叫菜煎饼。它在过年时食用,也在龙头节时食用。有的地方叫龙糕,和龙联系在一起,更有节日特点。《固安县志》载“家家用绿豆面摊煎饼吃,并给小儿理发,俗称‘剃龙头’。”《定州市志》载“现还有吃烙饼(或煎饼)、伙菜(绿豆芽、菠菜、粉条制成的凉拌菜)的风俗。传说烙饼可烙死害虫。”《安国县志》载“是日,人人吃煎饼、摊咸食,谓‘煎蝎子笛儿’。”
摊咸食。在石家庄一带,有“二月二的咸食——多摊”的歇后语,意思是说这时候都要摊咸食、吃咸食的。咸食的原料,一般是白面,或者用杂面,再放些葱丝、菜心丝、红萝卜条,加水在盆中搅成糊糊状。然后在铁铛上擦油,用勺子舀糊糊,再摊抹均匀,一会儿便成为一块咸食。这种东西放盐不放糖,吃起来绵软而不腻。现在城市中,也有些人家早起摊咸食,因为很省事省时间,相当于家庭快餐。《晋县县志》载:“此日,家家吃摊咸食。”《无极县志》载:“当日,家家吃"咸食"。至今,此节仍盛行于民间。”
还有的地方二月二吃饺子、面条等食品。《兴隆县志》载“这天吃饺子称‘龙耳朵’,吃煎饼为‘龙皮’,干饭为‘龙籽’,蒸馒头为‘龙蛋’。”《大城县志》载“当天习惯吃饺子,称为吃‘龙耳’,吃煎饼,谓之吃‘龙皮’。出嫁女回娘家不做针线活,意在怕伤‘龙眼’。”《南皮县志》载“节日食品为杂面汤,谓之吃‘龙须’;吃菜园子,谓之吃’龙蛋’。”《盐山县志》载“改善生活,吃饺子谓吃‘龙耳’,吃馒头谓吃‘龙蛋’,吃面条谓吃‘龙须’。今上述活动已中断,节日仅以改善生活为主。”《辛集市志》载:“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播下香穰保丰收"。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本市家家用粘面(黏米面、江米面或粘高粱面)包糖馅、枣馅或菜馅,经油炸或煎成饼食用,表示祈求丰年。”
吃素食。河北省赵县范庄从二月初二到初四期间一律吃素,连集市上也不许卖肉、做肉食。这样全村人就斋戒三日。在二月二时也普遍吃炒黄豆。《赞皇县志》载“这一日,农妇们要带上小铁锅到菜园里去炒黄豆,称之曰‘炒菜虫’,以期蔬菜不为虫害。现在,人们虽然早已不信迷信,但盼望一年风雨应时的心理依然存在,因此,在农村这些旧时习惯仍然沿袭。”
理发
河北民间有种说法,曰:正月剃头(理发)死舅舅。此说虽无根据,也很荒谬,但影响却极深,因此,有“正月里不理发”的说法在民间流传,在春节前无论多忙,人们都要抽出空来理一次发,然后就要一直等到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了才理发,俗称“剃龙头”,据说在这一天剃了头,便是讨了好彩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一年都顺风顺水,带来一年的好运。《香河县志》载“男人们习惯在‘二月二’剃头,这天剃头匠最忙。”《赞皇县志》载“这一日,百姓理发、剃头,称是剃‘龙头’。”
忌做针线活
妇女们在这一天不能做针线活,因为苍龙在这一天要抬头观望天下,使用针会刺伤龙的眼睛。妇女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青龙满族自治县志》载:“是日忌动刀、针,恐伤龙头、龙眼。”《平乡县志》载:“这天,禁推磨推碾,恐‘研龙骨’,不许用刀,怕切了龙头,妇女,不纺花、不织布、不做针线活。”
服务人民群众
服务领导决策
服务中心工作
宣传河北省情
方
志
河
北
hbdfzxh@163.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