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看变化促发展(走基层看变化话发展)

走基层看变化促发展(走基层看变化话发展)(1)

齐鲁网菏泽7月11日讯“哪怕只上一个项目,也要加快学校建设;哪怕只进一名财政供养人员,也要留给教师;哪怕只有一元钱投入,也要花在孩子们身上。”--这是菏泽市委书记孙爱军常讲的话。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菏泽市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全面改薄”等重点教育工作列为民生工程,使每个适龄儿童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

菏泽市政府于近日出台意见,要求加快推进全市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到2020年底前全面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实现全市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全覆盖。

武汉路小学是菏泽市开发区为缓解上学压力,打造优质教育资源,解决大班额而实施的重点建设项目,与开发区实验小学采取共建模式,共享教育资源,计划总投资3200万元,规划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设计小学教学班36个和1所幼儿园,可容纳学生1620人。学校音体美、计算机室等各类功能教室一应俱全,配套建设有标准化操场、绿化亮化工程。

走基层看变化促发展(走基层看变化话发展)(2)

“我们计划是在7月底竣工,9月份学校正常开学。整个项目目前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加快施工进度,3栋教学楼和幼儿园已经完工。”开发区社会事业发展局局长张言国对记者说:“武汉路小学投入使用后,将有效解决附近的学校大班额问题,为附近的儿童带来优质的教育。”

按照“全面改薄”工作规划,从2014年至2018年,菏泽规划总投入资金104.86亿元,校园校舍建设规划面积555.25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室外运动场项目面积为843.82万平方米,规划购置设施设备资金19.41亿元。2018年菏泽市需完成新建改扩建144处义务教育学校的建设任务,截至今年5月份,“全面改薄”已完成投资98亿元,校舍建设506.12万平方米,运动场建设819.23万平方米,占规划运动场建设的97.09%;完成设备购置19.19亿元。从统计数据看,除部分校园建设类项目未竣工外,已基本完成“全面改薄”任务。

合理分配教师资源 确保城乡均衡发展

“全面改薄”不仅要改善义务教务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也要为学校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菏泽市每年都会面向社会公开招录一大批教师,优先补充到农村教学第一线,2014-2017年菏泽市累计补充中小学教师14000余人,2018年公开招聘教师计划3502人,新补充教师70%分配到农村中小学任教。进一步优化了农村教师的专业结构,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真正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了城乡的每一所学校。

走基层看变化促发展(走基层看变化话发展)(3)

为稳定农村教师队伍,菏泽市制定下发了《菏泽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细则》,加快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解决好偏远乡镇教师生活问题。2016-2017年全市共完工乡镇118个,新建、改建完工项目193个,竣工面积52.94万平方米,完成投资6.61亿元。

不办浅教育 不办空教育

曹县职业教育中等专业学校的前身是曹县卫校、曹县技工学校、教师进修学校三所学校,经政府整合三校合一后,填补了曹县多年来职业教育的空白。该校以培养新技术人才为办学目标,围绕该县六大主导产业升级,先后与华中师范大学等十余所高等学校开展了全方位的合作,围绕该县产业现状开设了电子商务、机电制造、智能家居制造等20多个专业。

走基层看变化促发展(走基层看变化话发展)(4)

“我们围绕省市重点项目,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项目定向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校长刘峰对记者说:“学生头两年在学校学习、第三年前往企业实习,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

随着“全面改薄”工作的扎实推进,菏泽市教育事业正日新月异,既扩大了教育规模,更优化教了教育布局,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菏泽市正从“少有所学”大步迈向“少有优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